感应式荧光灯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006101 阅读:2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感应式荧光灯结构,其主要包括:一透光的灯体及一耦合器;该灯体内具有一密封的容置空间,于该容置空间内填充有由惰性气体及水银蒸气组成的工作气体,且于灯体内壁设有一荧光材料层,该耦合器包含至少一套接于该灯管上的环状铁芯,及缠绕于该环状铁芯上的感应线圈,该感应线圈可接受外部交流电力输入,并透过该环状铁芯对该灯管内建立一感应磁场,藉由该感应磁场可激发所述工作气体而辐射出一紫外线,且该紫外线可为所述荧光材料层所吸收,进而向灯管外释出可见光,以提供较广泛的照明用途。(*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有关于一种感应式荧光灯结构,尤指一种可有效改善整体照明效果、 降低使用成本且具有可产生不同颜色可见光规格,以提供不同需求的感应式荧光灯结构。
技术介绍
传统的白炽灯(或类似的卤素灯)结构,其系利用电流通过二电极之间的灯(鹤)丝而可产生可见光,由于其有较大部分的能量以热量对外发散,因此不但其整体光转换效率难以令人满意(约为15 Lm/W),亦容易影响周侧的环境温度,且其灯(钨)丝亦会因材料蒸发而变得脆弱,造成断裂或损坏情形发生,使其使用寿命无法有效地被延长。另有以目前较热门的发光二极管(L E D)作为光源的照明结构,虽然其系以低耗能为主要诉求,但由于发光二极管(L E D )先天具有功率小、光转换效率低、光衰大且发热量大、成本高昂的特点,致使其于实际应用上,仍难以满足一般功能性的照明需求,而只能适用于各种显示照明(如交通信号灯、汽车尾灯、电子广告牌或公路诱导照明等)环境,实难以普及于一般广泛的照明需求,同时,为发散该发光二极管(L E D)发光时所产生的热量,由于各发光二极管(L E D)单位颗粒的功率较小,因此一般的使用上,多系以大量的发光二极管(L E D)集中使用,方得以产生预设的显示照明效果,故而一般发光二极管(L E D )照明装置皆需附设大型散热机构,此亦造成整体成本及体积的增加,形成一应用上的限制。再者,由于白光照射具有较佳显色性,与太阳光有八成以上的接近度,因此较广为一般照明装置所泛用,但于实际应用上,白光有时在照射用途上具有其使用范畴的限制,例如在夜晚的雨中行车,一般车头灯为白灯,白光的投射会被雨、雾给分散,因此降低眼睛所能辨识的程度,此时则必须打开黄色的雾灯,以增加照明的效果,因人的眼睛对黄色光源较为敏感,且黄光相较于白光更适合在雨中、雾中照明;另外,专家研究发现,长时间在白色光亮环境下工作和生活的人,视网膜和虹膜都会受到程度不同的损害,视力急剧下降,白内障的发病率高达45%,还会使人头昏心烦,甚至发生失眠、食欲下降、情绪低落、身体乏力等类似神经衰弱的症状,此即为白亮污染。因此,如何能研发出一种低成本、低耗能且具有较高光转换效率及较佳的各种照明特性,乃为相关业者所亟待努力的课题。有鉴于此,本设计人遂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特潜心研究并配合学理的运用,尽力改善并增进效能,终能提出一种设计合理且有效的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感应式荧光灯结构,其具有较佳的光转换效率及各种照明特性,可有效改善整体照明效果并降低使用成本。本技术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感应式荧光灯结构,其可产生各种有色的可见光,以提供不同应用范畴的需求。为达成上述目的及功效,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感应式荧光灯结构,其包括一透光的灯体,于该灯体内具有一密封的容置空间,于该容置空间内填充有工作气体,且于灯体内壁布置有一荧光材料层;一邻接于该灯体上的耦合器,该耦合器可接受外部交流电力输入,并在该灯体内建立一感应磁场,藉由该感应磁场激发所述工作气体而辐射出一紫外线,且以该紫外线作用于所述荧光材料层,进而向灯体外释出可见光。该耦合器包含至少一套环状铁芯,及缠绕于该环状铁芯上的感应线圈,该感应线圈可接受外部交流电力输入,并透过该环状铁芯在该灯体内建立一感应磁场。该工作气体由惰性气体及水银蒸气所组成。该灯体表面成型有一中空且与所述容置空间相连通的汞脐部,于该汞脐部内设有固态水银。该荧光材料层为可释出白色光或非白色光的荧光粉。该耦合器电性连接于一镇流器的输出端,且由该镇流器供应该感应线圈所需的交流电力。该耦合器受一支撑壳架以其预设的罩盖所包覆。该灯体为相对耦合器的两侧形成对称型态或非对称型态。该灯体为相对耦合器的两侧形成几何型态或非几何型态。该灯体为一环状管或一球泡状或一弯管状或一直管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接受由镇流器输出的交流信号经耦合器在该灯体的容置空间内建立一感应磁场,藉由该感应磁场可激发工作气体而辐射出一紫外线,且该紫外线可为荧光材料层所吸收,进而向灯管外释出可见光,以提供较广泛的照明用途,且本技术具有较佳的光转换效率及各种照明特性,可有效改善整体照明效果并降低使用成本。附图说明图1系本技术立体结构图。图2系图1的平面剖视图。图3系图1的应用实施例图。图4系本技术另一可行实施例的立体结构图。标号说明1、10....灯体;11···.容置空间;12. · · ·工作气体;13、103. ··汞脐部;14....荧光材料层;2……耦合器;21....环状铁芯;22···.感应线圈;3、30....支撑壳架; 31...罩盖; 4..镇流器 5.·灯罩。具体实施方式有关本技术详细说明及
技术实现思路
,将配合图式说明如下,然而所附图式仅作为说明用途,并非用于局限本技术。请参图1至图3,可知本技术结构主要包括灯体1与耦合器2 二部分,其中该灯体1于图示中为一封闭的圆形环状透光壳体,但不以此构形为限制,于该灯体1内形成有一密封的容置空间11,于该容置空间11内填充有工作气体12,另于该灯体1表面设有一中空且与所述容置空间11相连通的汞脐部13,于该汞脐部13内设有固态水银,上述工作气体12由惰性气体及水银蒸气所组成,其中该惰性气体可为氦气、氩气、氖气、氪气或氙气等,但不以此些气体为限制,而该水银蒸气则由该汞脐部13内的固态水银受激发产生,采用固体水银是为了便于回收,以避免传统光源采用的液态汞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于该灯体1 的内壁布置有一荧光材料层14,该荧光材料层14是一种束缚能很小的物质,其原子极易被游离成为高能阶激发态,当这些激发态原子回到原有的低能阶稳定态时,便会辐射出不同于该紫外线波长的有色光能量,而能被人体肉眼所见,就是所谓的有色可见光,且该荧光材料层14除了一般常见的可产生白色光的荧光粉外,亦可分别为可产生红色、绿色或蓝色光的荧光粉,或上述三种荧光粉的任意混合,藉以产生其它不同的可见光颜色,耦合器2为一近接于该灯体1上,且可接受外部交流电力输入,并对该灯体1内建立一感应磁场的装置, 其一可行实施例为该耦合器2包含至少一套接于该灯体1上的环状铁芯21,及缠绕于该环状铁芯21上的感应线圈22,该感应线圈22电性连接于一镇流器4的输出端,由该镇流器 4供应该感应线圈22所需的交流电力。于实际应用时,由镇流器4输出的交流信号经感应线圈22透过该环状铁芯21在该灯体1的容置空间11内建立一感应磁场,该感应磁场除了可激发汞脐部13内的固态水银而产生水银蒸气扩散于容置空间11内之外,且该惰性气体原子中的电荷受该磁场激发时,该电荷会加速,原子受到加速电荷的撞击,原子外层的电子会被撞击出来而游离,形成带负电的电子与带正电的离子,两者在该磁场作用下会继续加速,并继续去撞击其它原子, 如此过程循环而产生大量可导通的电子,也就形成大量的电流,而该水银蒸气在与加速电荷的碰撞过程中,会使得水银蒸气原子吸收电子的部分动能,而转换成较不稳定的激发态, 此时水银蒸气原子会藉由辐射出一紫外线以重新分布能量,而恢复为原来最稳定的状态, 此向外辐射出的紫外线可为所述荧光材料层14所吸收,进而向灯管1外释出可见光。上述荧光材料层14除为可产生白色光的荧光粉外,若为可产生红色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感应式荧光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透光的灯体,于该灯体内具有一密封的容置空间,于该容置空间内填充有工作气体,且于灯体内壁布置有一荧光材料层;一邻接于该灯体上的耦合器,该耦合器可接受外部交流电力输入,并在该灯体内建立一感应磁场,藉由该感应磁场激发所述工作气体而辐射出一紫外线,且以该紫外线作用于所述荧光材料层,进而向灯体外释出可见光。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启彰
申请(专利权)人:上一国际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