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缆下线导线机构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999738 阅读:2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线缆下线导线机构控制装置,它包括底架装置,设在底架装置上两端的支撑架,该支撑架通过装在其上且呈阶梯排列的长滚轴相连,底架装置上一侧竖直布置有与长滚轴平行的框式固定架,该框式固定架框体间竖直方向并列布置多个短滚轴,长滚轴与短滚轴上分别套有长滚筒与短滚筒,相邻两个短滚轴之间的正上方均设有一个竖直固定在框式固定架上端的线号柱。本装置可有效地防止线缆混淆及套错线号,提高线缆下线精度,增加工作效率,节省原材料。(*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线缆下线导线机构控制装置,尤其用于各种电力机车下线, 也可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线缆下线。
技术介绍
现有的线缆下线导线机构装置焊接在下线台面上,不能方便的移动,且导线机构 上方没有设置线号柱,操作者在下线时容易套错线号,加之线缆较多,同时下线时线缆两端 线号容易套错,下线效率低,工作时间长,线缆制作准确率不能保证,而且经常造成线缆浪 费及作业返工。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机车线缆数量较多,现有下线装置容易造成线缆错乱及套错线号的缺陷,本 技术旨在提供一种线缆下线导线机构控制装置,能够在下线时避免线缆错乱及套错线 号的现象发生。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线缆下线导线机构控制 装置,包括底架装置,其结构特点是,设在底架装置上两端的支撑架,该支撑架通过装在其 上且呈阶梯排列的长滚轴相连,底架装置上一侧竖直布置有与长滚轴平行的框式固定架, 该框式固定架框体间竖直方向并列布置多个短滚轴,相邻两个短滚轴之间的正上方均设有 一个竖直固定在框式固定架上端的线号柱。所述底架装置包括底架支撑,设在底架支撑之间的横梁,置于横梁上的支撑梁,以 及装在支撑梁上的中间板。所述长滚轴与短滚轴上分别套有长滚筒与短滚筒,以便减小摩擦和防止在下线过 程中线缆被磨破,其中长滚轴优选为2根,线缆穿过两根长滚筒之间,然后在分布到各短滚 筒之间下线。所述支撑梁和中间板之间,中间板和支撑架之间,以及中间板和框式固定架之间 均通过螺栓连接。所述长滚轴两端分别与支撑架螺接,框式固定架框体间的短滚轴一端分别与中间 板螺接。所述横梁、底架支撑及支撑梁优选为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的槽钢。本控制装置采用滚轴与滚筒相结合的方式,线缆从相邻滚筒之间穿过,减小了线 缆在拉扯时的摩擦系数,线号套在相应缝隙上的立柱上,防止线缆混淆及套错线号,提高了 线缆下线精度,增加了工作效率,线号柱方便了线号的定位放置,避免了线号套错现象的发 生。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装置可有效地防止线缆混淆及套错线号,提高线缆下 线精度,增加工作效率,节省原材料。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的线缆下线导线机构控制装置正视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图3为图1的左视图。在图中1-长滚筒, 2-横梁, 3-长滚轴,4-支撑架, 5-底架支撑,6-中间板,7-框式固定架,8-线号柱,9-短滚筒,10-短滚轴,11-支撑梁。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一种线缆下线导线机构控制装置,包括底架支撑5,设在底架支撑5之间的横梁2, 置于横梁2上的支撑梁11,以及装在支撑梁11上的中间板6,设在中间板6上两端的支撑 架4,该支撑架4通过两根装在其上且呈阶梯排列的长滚轴3相连,中间板6 —侧且平行于 长滚轴3竖直方向布置的框式固定架7,该框式固定架7框体间竖直方向并列布置多个短滚 轴10,所述长滚轴3与短滚轴10上分别套有长滚筒1与短滚筒9,以便减小摩擦和防止在 下线过程中线缆被磨破,在相邻两个短滚轴10之间的正上方均设有一个竖直固定在框式 固定架7上端的用4号钢筋制成的线号柱8,通过对其表面进行打磨平整,用来标记线缆另 一端的线号。所述支撑梁11和中间板6之间,中间板6和支撑架4之间,以及中间板6和框式 固定架7之间均通过螺栓连接,便于更换。底架支撑5与支撑梁11采用焊接而成,在焊接后进行调平调直和去应力退火,然 后对所有的支撑梁11和底架支撑5的上平面和宽度进行加工,将底架支撑5的宽度控制在 合适的公差范围内,同时保证底架支撑5的平面度。所述长滚轴3两端分别与支撑架4螺接,框式固定架7框体间的短滚轴10 —端分 别与中间板6螺接,便于检修和更换。所述横梁2、底架支撑5及支撑梁11为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的槽钢,所 述中间板6用结构稳定的3号钢板制成的。权利要求一种线缆下线导线机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架装置,设在底架装置上两端的支撑架(4),该支撑架(4)通过装在其上且呈阶梯排列的长滚轴(3)相连,底架装置上一侧竖直布置有与长滚轴(3)平行的框式固定架(7),该框式固定架(7)框体间竖直方向并列布置多个短滚轴(10),相邻两个短滚轴(10)之间的正上方均设有一个竖直固定在框式固定架(7)上端的线号柱(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下线导线机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装置包 括底架支撑(5),设在底架支撑(5)之间的横梁(2),置于横梁⑵上的支撑梁(11),以及装 在支撑梁(11)上的中间板(6)。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下线导线机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长滚轴(3)与 短滚轴(10)上分别套有长滚筒(1)与短滚筒(9)。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下线导线机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长滚轴(3)为 2根。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缆下线导线机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梁(11) 和中间板(6)之间,中间板(6)和支撑架⑷之间,以及中间板(6)和框式固定架(7)之间 均通过螺栓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线缆下线导线机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长滚轴 (3)两端分别与支撑架(4)螺接。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缆下线导线机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式固定架 (7)框体间的短滚轴(10) 一端分别与中间板(6)螺接。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缆下线导线机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2)、底 架支撑(5)及支撑梁(11)为槽钢。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线缆下线导线机构控制装置,它包括底架装置,设在底架装置上两端的支撑架,该支撑架通过装在其上且呈阶梯排列的长滚轴相连,底架装置上一侧竖直布置有与长滚轴平行的框式固定架,该框式固定架框体间竖直方向并列布置多个短滚轴,长滚轴与短滚轴上分别套有长滚筒与短滚筒,相邻两个短滚轴之间的正上方均设有一个竖直固定在框式固定架上端的线号柱。本装置可有效地防止线缆混淆及套错线号,提高线缆下线精度,增加工作效率,节省原材料。文档编号H02G1/00GK201639192SQ201020032068公开日2010年11月17日 申请日期2010年1月13日 优先权日2010年1月13日专利技术者何永川, 陈莹莹 申请人:南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线缆下线导线机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架装置,设在底架装置上两端的支撑架(4),该支撑架(4)通过装在其上且呈阶梯排列的长滚轴(3)相连,底架装置上一侧竖直布置有与长滚轴(3)平行的框式固定架(7),该框式固定架(7)框体间竖直方向并列布置多个短滚轴(10),相邻两个短滚轴(10)之间的正上方均设有一个竖直固定在框式固定架(7)上端的线号柱(8)。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莹莹何永川
申请(专利权)人:南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