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四川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快速培养厌氧产氢颗粒污泥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6999311 阅读:3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快速培养厌氧产氢颗粒污泥的方法。其特点是向反应器中加入经过培养并用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60~100mg/L预处理的剩余活性污泥,使反应器内初始污泥浓度为12-25g/L,在中温(34~35℃)条件下,以含糖废水为底物,进水生化需氧量(COD)4000mg/L,pH值7.5~8.5,反应器总水力停留时间从最初15h逐渐降低到3.5h,有机容积负荷从6~10kgCOD/m3.d逐渐增加到30kgCOD/m3.d以上,可以在7d~15d内形成以梭状芽孢杆菌为主体、少量丝状菌和球菌共存的污泥总体积占反应器总容积25%~40%的厌氧产氢颗粒污泥。装填该种颗粒污泥的反应器可以连续生产氢气含量为44%~56%的发酵气体,气体产率为10~16m3/m3反应器.d,产氢效率可以达到3.1molH2/mol蔗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属于生物制氢

技术介绍
厌氧发酵法生物制氢技术是通过控制较短的水力停留时间和较低的pH值条件, 使有机废水厌氧水解酸化过程中在改善其可生化性的同时,获得可再生清洁能源-氢气, 国内外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研究。但是,该技术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反应器效 率低、底物转化效率低、产生的发酵气体中氢气的含量和产量不高,因此难以实现工业化生 产。但该技术具有开发新能源、节省能源消耗及净化污水等优点,可以从高浓度有机废水中 通过生物代谢作用生产氢气,同时还可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做贡献,能为社会带来显著的 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生态效益。 要解决反应器和底物转化效率低的问题,首先是反应器中要持有足够的产酸_产 氢微生物,其次是这些微生物形成的絮体应易于泥水分离并能及时返回到生化反应区域。 但是,传统的厌氧生物制氢方法一般都是生成絮状活性污泥,微生物絮体结构松散,沉降性 相对较差。研究表明,生成颗粒污泥是提高污泥停留时间、增加反应器的生物持有量、提高 反应器效率、避免在运行中传统絮状污泥固有缺陷的最具有发展前景的方向。目前培养产 氢颗粒污泥的方法是直接采用厌氧污泥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快速培养厌氧产氢颗粒污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取城市污水厂剩余活性污泥,加废蔗糖使混合液中COD浓度为1000mg/L,在缺氧状态下培养7天,添加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使混合液中混凝剂浓度为60~100mg/L,搅拌1~3min备用;  (2)将步骤(1)中处理好的污泥加入配有三相分离器和循环系统的厌氧产氢反应器,通过控制污泥加入量使反应器中挥发性污泥浓度为12~25g/L;  (3)在步骤(2)的反应器中,以COD浓度为4000mg/L的蔗糖废水为底物,温度控制在34~35℃连续进出水,运行过程中每3~5天投加一次氮、磷、铁、钴、镍营养元素和微量元素,其中营养元素...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敏陈滢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