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滑撬式车辆输送系统及滑撬式车辆输送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6994756 阅读:4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滑撬式车辆输送系统,其具有入口输送平台、出口输送平台和中间输送平台。入口垂直升降装置能够在第一水平位置和第二水平位置之间垂直移动;输送装置设置成能够在向前和向后的水平方向输送物体;出口垂直升降装置能够在第一水平位置和第二水平位置之间垂直移动;中间输送平台设置在入口输送平台和出口输送平台之间并包括上、下输送层,上输送层位于第二水平位置并设置成能够在向前的水平方向上输送物体,下输送层位于第一水平位置并设置成在能够在向后的水平方向上输送物体和多个滑撬。另外,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利用上述车辆输送系统的输送方法。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其解决了小型客车快速输送的问题,实现了小型客车的安全检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辆输送系统及车辆输送方法,属于利用射线透视扫描输送技术 领域,适用于快速输送小型客车的场合,同时也可用于物流输送

技术介绍
现有被检小型客车需要进行扫描检测时,其输送方式主要有三种形式一种是利 用一个自带有驱动装置的大平板在轨道上往复运行实现输送的,此方法主要有占地面积 大,成本高等缺点;另一种是利用某一自带驱动的并带有卡轮机构的拖动装置在轨道上往 复运行实现输送的,此方法依然存在成本高的缺点,并且此带有装卡机构的拖动装置在轨 道上往复运行的方式,为间歇式的工作,输送效率较低。同时使用此方法,小型客车停车后 不能拉手刹,这与我们平时使用的停车拉手刹的习惯很不同,容易造成误操作和安全事故; 第三种是在链条上安装推辊,利用链条往复循环的方式输送小型客车,这种输送方式效率 高,成本低,但仍存在着小型客车停车后不能拉手刹,容易造成误操作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和缺陷的至少一个方相应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滑撬式车辆输送系统,其中在输送过程 中,车辆承载在滑撬上,由此小型客车停车后还是采用停车拉手刹的操作步骤,与司机的操 作习惯相同,以保证不会出现误操作和安全事故。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输送系统,其能够实现连续输送操作,从而 提高车辆输送的效率。本专利技术的还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输送系统,其能够保持较低的成本和较小的 占地面积来实现车辆的输送操作,从而节省空间和成本。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其提供一种滑撬式车辆输送系统,包括入口输送平台,其包括入口垂直升降装置,其设置成能够在第一水平位置和第二 水平位置之间垂直移动;设置在所述垂直升降装置上端的输送装置,其设置成能够在向前 和向后的水平方向输送物体;出口输送平台,其包括出口垂直升降装置,其设置成能够在所述第一水平位置和 所述第二水平位置之间垂直移动;设置在所述垂直升降装置上端的输送装置,其设置成能 够在向前和向后的水平方向输送物体;中间输送平台,设置在入口输送平台和出口输送平台之间并包括上、下输送层,所 述上、下输送层分别具有所述输送装置,其中所述上输送层位于第二水平位置并设置成能 够在向前的水平方向上输送物体,所述下输送层位于第一水平位置并设置成在能够在向后 的水平方向上输送物体,其中所述物体包括放置在所述入口输送平台、出口输送平台和中间输送平台上的多个滑撬。具体地,所述输送装置包括分别设置在入口输送平台、出口输送平台、中间输送 平台的上、下输送层的上端的多个托辊;分别设置用于入口输送平台、出口输送平台、中间 输送平台的上、下输送层的驱动装置,其驱动所述多个托辊同步移动,以输送放置在所述多 个托辊之上的滑撬。具体地,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机,其用于驱动与电机相连的链轮转动;同步链 条,其在所述链轮的驱动下,以驱动连接到所述链条上的所述多个托辊同步移动。进一步地,所述入口输送平台、出口输送平台中的驱动装置中的驱动电机为双向 电机。更进一步地,所述中间输送平台的上、下输送层的驱动装置中的驱动电机分别为 单向电机,其用于驱动所述上、下输送层中的多个托辊沿相反的方向移动。优选地,所述入口输送平台和所述出口输送平台的长度基本相等。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中间输送平台的长度分别长于所述入口输送平台和 所述出口输送平台的长度。优选地,所述中间输送平台的长度分别位于所述入口输送平台和所述出口输送平 台长度的2-8倍的范围内。更具体而言,所述入口输送平台和所述出口输送平台的长度可以与所述车辆的长 度基本相等。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第二水平位置之间间隔预定的距离,所述距离高于所述滑 撬的高度。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此滑撬式车辆输送系统还包括控制器,其入口输送平台的入 口垂直升降装置以及出口输送平台的出口垂直升降装置在所述第一、第二水平位置之间垂 直移动,以使多个滑撬沿入口输送平台、中间输送平台的上输送层、出口输送平台以及中间 输送平台的下输送层的环路循环移动。更进一步地,该滑撬式车辆输送系统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入口输送平台和所述出 口输送平台两侧的入口坡台和出口坡台,其中车辆沿所述入口坡台驶入到入口输送平台的 滑撬上及其沿所述出口坡台从出口输送平台驶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其提供一种滑撬式车辆输送方法,包括步骤(a)提供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撬式车辆输送系统;(b)驱动入口垂直升降装置以使入口输送平台定位在第一水平位置上,同时将第 一滑撬定位在入口输送平台的输送装置上;(c)将车辆驶入到入口输送平台的输送装置的所述第一滑撬上并驻车;(d)驱动入口垂直升降装置以使入口输送平台定位在第二水平位置上;(e)驱动所述入口输送平台的所述输送装置,以将其上承载有车辆的第一滑撬移 动到所述中间输送平台的上输送层上;(f)驱动出口垂直升降装置以使出口输送平台定位在第二水平位置上;(g)驱动所述上输送层的驱动装置以及所述出口输送平台的驱动装置,以将所述 将其上承载有车辆的第一滑撬移动到所述出口输送平台上;(h)驱动出口垂直升降装置下降以使出口输送平台定位到第一水平位置上;以及(i)将所述车辆从所述出口输送平台的所述第一滑撬上驶出。进一步地,所述滑撬式车辆输送方法还包括步骤(j)反向驱动所述出口输送平 台的输送装置以使所述第一滑撬返回到所述下输送层中。更进一步地,所述滑撬式车辆输送方法还包括步骤(k)驱动所述中间输送平台 的下输送层的输送装置以使所述第一滑撬进一步返回到所述下输送层的入口侧停止位置。在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在执行步骤(e)-(i)中任一项的同时,重复执行步骤 (b)-(d),以将其上承载有车辆的第二滑撬移动到所述中间输送平台的上输送层上。在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在执行步骤(j)的同时,重复执行步骤(b)-(d)达N 次,以将其上承载有车辆的N个滑撬(1-1,1-2. . . . 1-N)移动到所述中间输送平台的上输送 层上,其中N为大于2的正整数。进一步地,在执行步骤(k)的同时,重复执行步骤(b)-(j),以将第二滑撬返回到 所述下输送层中。进一步地,在执行步骤(k)的同时,重复执行步骤(b)-(j)达N次,以将第N个滑 撬返回到所述下输送层中,其N为大于2的正整数。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此滑撬式车辆输送方法还包括步骤(1)驱动入口输送平台 的输送装置,以使所述第一滑撬返回到入口输送平台上。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滑撬式车辆输送方法还包括步骤重复执行步骤 (b)_⑴。优选地,所述滑撬式车辆输送方法还包括步骤在所述入口输送平台和所述出口 输送平台两侧的入口坡台和出口坡台的步骤,其中车辆沿所述入口坡台驶入到入口输送平 台的滑撬上及其沿所述出口坡台从出口输送平台驶出。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不特定的实施方式至少具有下述一个或者多个方面的优点和效 果1.通过此专利技术,其较彻底地解决了小型客车快速输送的问题,从而使大批量的小 型客车通过扫描检测成为可能性,实现了小型客车的安全检查,为保障社会环境安全具有 里程碑的意义。2.在本专利技术中,在输送过程中,车辆承载在滑撬上,由此小型客车停车后还是采用 停车拉手刹的操作步骤,与司机的操作习惯相同,以保证不会出现误操作和安全事故。3.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可垂直升降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滑撬式车辆输送系统,包括:入口输送平台(2),其包括:入口垂直升降装置(3),其设置成能够在第一水平位置和第二水平位置之间垂直移动;设置在所述垂直升降装置(3)上端的输送装置(18),其设置成能够在向前和向后的水平方向输送物体;出口输送平台(7),其包括:出口垂直升降装置(8),其设置成能够在所述第一水平位置和所述第二水平位置之间垂直移动;设置在所述垂直升降装置(8)上端的输送装置(18),其设置成能够在向前和向后的水平方向输送物体;中间输送平台(5),设置在入口输送平台(2)和出口输送平台(7)之间并包括上、下输送层(51,52),所述上、下输送层分别具有所述输送装置(18),其中所述上输送层(51)位于第二水平位置并设置成能够在向前的水平方向上输送物体,所述下输送层(52)位于第一水平位置并设置成在能够在向后的水平方向上输送物体,其中:所述物体包括放置在所述入口输送平台(2)、出口输送平台(7)和中间输送平台(5)上的多个滑撬(1-1,1-2,1-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远胡斌齐祥安
申请(专利权)人: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