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电袋复合型除尘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99194 阅读:1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型电袋复合型除尘器,包括电除尘区、袋除尘区,所述电除尘区的前端有前封头,后端有袋除尘区,电除尘区和袋除尘区的下部均设置有灰斗,在电除尘区的前部前封头内设置有导流装置,电除尘区与袋除尘区之间设置有均流装置,袋除尘区包括至少两个滤室,每两个相邻滤室之间设置有阻流装置,沿烟气流动方向各个滤室的高度逐渐降低。本发明专利技术将几种不同形式、不同作用的气流分布装置进行有机组合,并结合滤袋的错层布置来获得最佳的气流分布,从而提高了电袋复合除尘器的性能。提高了除尘效率,减少了粉尘二次吸附,消除了高速气流对滤袋的冲刷,保证了除尘器的低阻高效、长期稳定运行。本发明专利技术用于集尘极高度大于10m的场合下效果更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大型电袋复合型除尘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环保设备,尤其涉及是一种大型电袋复合型除尘器。
技术介绍
我国烟尘排放总量的70%左右来源于煤炭的燃烧,燃煤电厂排放大量的微细 粒子,是主要的颗粒物污染源。电除尘器与袋式除尘器是燃煤电厂最常用的除 尘设备。电除尘器具有处理烟气量大,设备阻力低等优点。但是它的除尘效率受粉 尘性质的影响较大,对一些高比电阻的烟尘,要达到我国现行的环境标准非常 困难。袋式除尘器是一种过滤式除尘设备。它的突出优点是除尘效率高且稳定, 但存在系统阻力高,滤袋使用寿命短等缺点。电袋复合除尘器的前部为电除尘区,后部为袋除尘区。电袋复合除尘器首 先利用静电除尘除去大部分烟尘,再利用袋式除尘来捕集烟气中的残余粉尘, 以达到低阻高效的目的。电袋复合除尘器具有非常强的适应性。尤其是在已有 电除尘器改造的场合,优点更为突出。电袋复合除尘器的关键技术是内部的气流分布设计。目前常规方式的气流 分布设计是在电除尘区与袋除尘区之间设立多孔板,大部分气流从滤袋下方导入袋除尘区。这种结构会产生两方面的问题 一是电除尘区下部的气流速度过 大,从而使电除尘的效率下降;二是袋除尘区的气流上升速度过高,导致粉尘 沉降困难,设备的阻力增加。特别是对大型电除尘器来说,其集尘极的高度会 达到15m,而滤袋的长度一般最长只有8m,此时要进行电袋复合除尘,若采用 常规方式,就会在袋除尘区产生很大的无效空间,既浪费材料,也影响气流分 布的均匀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一种新型结构的大型电袋 复合型除尘器,能够解决目前在电袋复合除尘器中,由于气流分布设计问题导 致的电除尘效果差,系统阻力损失大等问题,能够获得最佳的气流分布,提高 电袋复合除尘器的性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大型电袋复合型除尘器,包括电除尘 区、袋除尘区,所述电除尘区的前端有前封头,后端有袋除尘区,电除尘区和 袋除尘区的下部均设置有灰斗,在电除尘区的前部前封头内设置有导流装置, 电除尘区与袋除尘区之间设置有均流装置,袋除尘区包括至少两个滤室,每两 个相邻滤室之间设置有阻流装置,沿烟气流动方向各个滤室的高度逐渐降低。作为优选,所述导流装置为多孔板结构,孔的直径为50mm-100mm,多孔板 上设有水平布置的导流片。作为优选,所述均流装置为多孔板结构,孔的直径为50mm-100mm,多孔板 布置在滤室的前方下部。作为优选,所述阻流装置为多孔板结构,孔的直径为50mm-100mm,多孔板 布置在前一滤室的滤袋底部附近位置。作为优选,所述电除尘区采用若干均匀分布的集尘极。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导流装置与均流装置的设置,将从电除尘 区流出的烟气从水平方向导入袋除尘区,保证电除尘区气流的均匀性,提高电 除尘效率,降低袋除尘区的入口粉尘浓度。同时,在烟气流动方向上,逐步降 低滤袋的布置高度,增大袋除尘区的水平流通面积,降低袋除尘区的气流上升 速度。再在两个相邻滤室之间安装阻流装置以消除在袋除尘区的局部高速气流。 本专利技术将几种不同形式、不同作用的气流分布装置进行有机组合,并结合滤袋 的错层布置来获得最佳的气流分布,从而提高了电袋复合除尘器的性能。采用 这种结构可以解决目前在电袋复合除尘器中,由于气流分布设计问题导致的电 除尘效果差,系统阻力损失大等问题。从而提高电除尘区的除尘效率,减少了袋除尘区的粉尘二次吸附,消除了高速气流对滤袋的冲刷,保证了除尘器的低 阻高效、长期稳定运行。本专利技术用于电袋复合除尘器中电除尘集尘极高度大于10m的场合下效果更佳。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大型电袋复合型除尘器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大型电袋复合型除尘器,包括电除尘区9、袋除尘区5,所述 电除尘区9的前端有前封头1,后端有袋除尘区5,电除尘区9和袋除尘区5的 下部均设置有灰斗7,在电除尘区9的前部前封头1内设置有导流装置2,电除 尘区9与袋除尘区5之间设置有均流装置4,袋除尘区5包括至少两个滤室6, 每两个相邻滤室6之间设置有阻流装置8,沿烟气流动方向各个滤室6的高度逐 渐降低。所述导流装置2为多孔板结构,孔的直径为50mm-100mm,多孔板上设有水 平布置的导流片。所述均流装置4为多孔板结构,孔的直径为50咖-100mm,多 孔板布置在滤室6的前方下部。多孔板上不设置导流片。所述阻流装置8为多 孔板结构,孔的直径为50mm-IOO腿,多孔板布置在前一滤室6的滤袋底部附近 位置。多孔板上不设置导流片。所述电除尘区9采用若干均匀分布的集尘极3。含尘烟气首先通过电除尘方式捕集大部分粉尘,而后通过滤袋过滤方式捕 集余下的粉尘。含尘气体在除尘器内的流经途径为前封头1—均流装置2—集 尘极3—导流装置4—袋除尘区5—净气室10。烟气通过导流装置2得到整流后流入电除尘区9,烟气中的粉尘在高压电场 内荷电,并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大部分沉积在集尘极3上,再通过定时振打使粉 尘落入灰斗7。经过电除尘后的烟气再经过均流装置4使其维持水平流动,大部 分烟气从水平方向流入袋除尘区5,少量烟气从下方流入袋除尘区5。阻流装置 8设置在在两个滤室6的结合部,以消除该处的局部高速气流。烟气在通过滤袋6时,粉尘被阻挡在滤袋表面,过滤后的气体则通过净气室10,烟道外排。随 着过滤过程的进行,滤袋表面粉尘堆积的厚度不断增加,滤袋两侧的差压随之 变大。当该差压或过滤的时间达到设定值时,袋式除尘装置的清灰机构自动动 作,脉冲压縮空气喷入滤袋内侧,滤袋发生急剧的扩张一收缩运动,堆积在滤 袋表面的粉尘层在滤袋运动时产生的反向加速度及压縮空气造成的反向气流的 双重作用下,脱离滤袋表面落入灰斗7。上述实施例是对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不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任何对本专利技术简单 变换后的方案均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大型电袋复合型除尘器,包括电除尘区(9)、袋除尘区(5),所述电除尘区(9)的前端有前封头(1),后端有袋除尘区(5),电除尘区(9)和袋除尘区(5)的下部均设置有灰斗(7),其特征在于在电除尘区(9)的前部前封头(1)内设置有导流装置(2),电除尘区(9)与袋除尘区(5)之间设置有均流装置(4),袋除尘区(5)包括至少两个滤室(6)和净气室(10),净气室(10)在滤室(6)的上方,每两个相邻滤室(6)之间设置有阻流装置(8),沿烟气流动方向各个滤室(6)的高度逐渐降低。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型电袋复合型除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装置(2) 为多孔板结构,孔的直径为50mm-100mm,多孔板上设有水平布置的导流片。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型电袋复合型除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均流装置(4) 为多孔板结构,孔的直径为50mm-IOO匪,多孔板布置在滤室(6)的前方下 部。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型电袋复合型除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流装置(8) 为多孔板结构,孔的直径为50mm-100mm,多孔板布置在前一滤室(6)的滤 袋底部附近位置。5. 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大型电袋复合型除尘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除尘区(9)采用若干均匀分布的集尘极(3)。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型电袋复合型除尘器,包括电除尘区、袋除尘区,所述电除尘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大型电袋复合型除尘器,包括电除尘区(9)、袋除尘区(5),所述电除尘区(9)的前端有前封头(1),后端有袋除尘区(5),电除尘区(9)和袋除尘区(5)的下部均设置有灰斗(7),其特征在于:在电除尘区(9)的前部前封头(1)内设置有导流装置(2),电除尘区(9)与袋除尘区(5)之间设置有均流装置(4),袋除尘区(5)包括至少两个滤室(6)和净气室(10),净气室(10)在滤室(6)的上方,每两个相邻滤室(6)之间设置有阻流装置(8),沿烟气流动方向各个滤室(6)的高度逐渐降低。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宇平赵锡勇杜宇江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菲达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