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太阳能组件的生产固化方法及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991274 阅读:1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太阳能组件的生产固化方法及其装置,在太阳能组件的PVB或者EVA膜内均匀设置有光引发剂,通过操作台控制生产固化装置的UV灯照射,PVB或者EVA膜内的光引发剂发生自由基连锁聚合反应,使待固化的BIPV组件或者待固化的薄膜太阳能电池组件依次形成组件固化,完全可以替代传统的加热固化的方法和装置;同时,本方法和装置结构简单,工作效率高,可以大大提BIPV组件和薄膜太阳能电池组件的产量,并在生产过程中节能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太阳能组件的生产技术,具体地说,涉及到一种太阳能组件的生产固化方法及其装置,特别适用于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组件和薄膜太阳能电池组件。
技术介绍
普通的晶体硅太阳能组件具有如下结构,从面板向太阳面至上而下,第一层为低铁超白钢化玻璃,第二层为EVA材料,第三层是电池片,第四层为EVA材料,第五层为TPT 膜,而晶体硅太阳能BIPV组件,具有如下结构从面板向太阳面至上而下,第一层为低铁超白钢化玻璃,第二层为EVA材料,第三层是电池片,第四层为EVA材料,第五层为钢化玻璃。普通的晶体硅太阳能组件主要是放置在层压机里面压制,在一定的真空情况下加热使EVA熔化,然后层压。通常的加热、层压和取放件时间约20 30分钟。而晶体硅BIPV 组件上下层压面都是钢化玻璃,且晶体硅BIPV组件考虑满足建筑的抗风、承重、抗震等要求使得钢化玻璃的厚度比普通的晶体硅太阳能组件钢化玻璃厚度大的多,普通的晶体硅太阳能组件的超白钢化玻璃厚度为3. 8 4. 0毫米,而晶体硅BIPV组件是双面钢化玻璃,每一面的厚度都会超过6毫米。层压机在加工普通组件时,加热方式是先通过加热钢化玻璃和TPT膜,热通过传导的方式,将热传到PVB或者EVA膜上(PVB为聚乙烯醇缩丁醛,EVA为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使PVB或者EVA膜溶化,然后加压,将钢化玻璃、电池片、钢化玻璃或者TPT材料压合在一起。但是由于BIPV组件钢化玻璃较厚,且玻璃不是热的良导体,在层压机里加入BIPV组件压制加工,采用热传导的方式要使其中的PVB或者EVA膜溶化,需要的加热时间20 40分钟,经过加工的组件需要加热固化,普通组件生产过程中需要加热的温度为120 140°C保温固化,而晶体硅BIPV组件需要加热到160 180°C保温固化才能完成,固化的时间在10分钟以上。普通的薄膜太阳能电池组件也需要上述的加热固化过程, 这样无论生产晶体硅BIPV组件还是薄膜太阳能电池组件的装置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能源消耗,而且其生产效率较低,所以需要一种新的生产装置和方法来生产上述两种组件,以提高上述两种组件的产量和节约生产能耗。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太阳能组件的生产固化方法及其置,特别适用于太阳能BIPV组件和薄膜太阳能电池组件,不仅可以提高上这两种组件的产量,而且方法简单,操作方便,不需要加热,节约生产能耗。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太阳能组件的生产固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加热固化时,太阳能组件的PVB 或者EVA膜内均勻设置有光引发剂,然后通过生产固化装置的UV灯照射,光引发剂受到紫外光照射后到达激发态,光引发剂分子的裂解或氢转移产生活性自由基,所述活性自由基引发PVB或者EVA膜中的烯键产生新的自由基,反应原理如下权利要求1. 一种太阳能组件的生产固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加热固化时,太阳能组件的PVB或者EVA膜内均勻设置有光引发剂,然后通过生产固化装置的UV灯照射,光引发剂受到紫外光照射后到达激发态,光引发剂分子的裂解或氢转移产生活性自由基,所述活性自由基引发PVB或者EVA膜中的烯键产生新的自由基,反应原理如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太阳能组件的生产固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引发剂采用苯基酮系化合物。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太阳能组件的生产固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PVB或者EVA膜材料内均勻设置光引发剂时,按照重量百分比配比以下组分PVB或者EVA膜25 93%,光引发剂0.2 IOVo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太阳能组件的生产固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PVB或者 EVA膜材料内设置均勻光引发剂时,按照重量百分比还配比有其他固化添加剂1 5%。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太阳能组件的生产固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其他固化添加剂采用光学增感剂。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太阳能组件的生产固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光引发剂数量和UV光的功率不同,光引发剂受到紫外光照射10秒 10分钟后到达激发态。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采用的一种太阳能组件的生产固化装置,其特征在于通过操作台(14)控制,还包括上机壳(1)和下机壳(9)、上工作台(2)和下工作台(8)、上UV 灯(4)和下UV灯(5),上工作台(2)上端设置有与操作台(14)连接的驱动机构(3),驱动机构⑶连接上UV灯(4)和下UV灯(5)所述上UV灯(4)和下UV灯(5)之间依次放置钢化玻璃(12)、PVB或者EVA膜(10)、电池片(11)、PVB或者EVA膜(10)、钢化玻璃(12)的 BIPV组件,或者所述上UV灯(4)和下UV灯( 之间依次放置镀有发电膜的玻璃基片、PVB 或者EVA膜、钢化玻璃的薄膜太阳能电池组件,所述PVB或者EVA膜(10)内设置光引发剂。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太阳能组件的生产固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UV灯的根数设置与单位面积上的紫外线能量、UV灯的功率相匹配,上UV灯(4)和下UV灯(5)均勻分布在工作台内侧。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太阳能组件的生产固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机壳 (1)与下机壳(9)之间通过密封胶条(6)密封固定。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太阳能组件的生产固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生产固化装置的下端分别还设置有与机壳紧密连接的真空泵和进气阀,用于实现生产固化装置内部的真空度和大气压。11.根据权利要求7或10所述的一种太阳能光伏建筑一体化组件的生产固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将钢化玻璃(12)、PVB或者EVA膜(10)、电池片(11)、PVB或者EVA膜(10)、钢化玻璃(1 组成的待固化BIPV组件,或者镀有发电膜的玻璃基片、PVB或者EVA膜、钢化玻璃形成的待固化薄膜太阳能电池组件,按照顺序放入所述生产固化装置中,在5 70X 的真空度和0. 2 1个标准大气压下,通过UV灯发出强紫外线,光引发剂受到紫外光照射后,到达激发态,通过自由基连锁聚合反应实现待固化组件的加热固化。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太阳能组件的生产固化方法及其装置,在太阳能组件的PVB或者EVA膜内均匀设置有光引发剂,通过操作台控制生产固化装置的UV灯照射,PVB或者EVA膜内的光引发剂发生自由基连锁聚合反应,使待固化的BIPV组件或者待固化的薄膜太阳能电池组件依次形成组件固化,完全可以替代传统的加热固化的方法和装置;同时,本方法和装置结构简单,工作效率高,可以大大提BIPV组件和薄膜太阳能电池组件的产量,并在生产过程中节能效果好。文档编号H01L31/18GK102163642SQ20091021612公开日2011年8月24日 申请日期2009年11月3日 优先权日2009年11月3日专利技术者刘汉元, 邓卫平 申请人:通威太阳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太阳能组件的生产固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加热固化时,太阳能组件的PVB或者EVA膜内均匀设置有光引发剂,然后通过生产固化装置的UV灯照射,光引发剂受到紫外光照射后到达激发态,光引发剂分子的裂解或氢转移产生活性自由基,所述活性自由基引发PVB或者EVA膜中的烯键产生新的自由基,反应原理如下:通过上述自由基连锁聚合反应使太阳能组件固化;当光引发剂分子裂解时,产生活性自由基的反应方程式如下:当光引发剂分子氢转移时,产生活性自由基的反应方程式如下: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汉元邓卫平
申请(专利权)人:通威太阳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