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湿式脱硫除尘装置及其处理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98894 阅读:1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湿式脱硫除尘装置,通过风机与锅炉或工业窑炉尾气通道相连接,塔体还连接有排放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它依次主要包括有如下处理结构部分:预处理室、自激室、雾化喷淋室、气液分离室和除雾室;各处理室分别通过塔体下部设置的水泵及水管、喷淋装置相连通;各处理室还通过水泵与循环液相连通构成循环系统。其处理方法步骤为,首先将尾气通过风机进入本装置的预处理室,在预处理室液气初步接触,初步浸润反应;其后进入自激室、雾化喷淋室,经过气液传质、酸碱中和、絮凝等一系列复杂反应,气体被彻底净化;最后进入气液分离室和除雾室进行液气分离和除雾;净化后气体经烟囱外排,液体进入循环系统循环使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处理效果好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锅炉和工业窑炉尾气脱硫除尘装置,具体是涉及一种净 化处理效果好的湿式脱硫除尘装置及其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应用于工业排放尾气的脱硫除尘装置一般采用麻石塔结构, 其占地面积大,重量重,基础要求高,系统阻力大,能耗较大,且安装 在风机前由于脱水除雾不彻底,易造成风机腐蚀。如申请号为03242811.1,申请日为2003年03月31日,专利技术名称为麻石水膜旋沸 脱硫除尘装置的专利申请,其包括麻石水膜除尘器的主塔、副塔以及用 烟气管道与副塔下部依次串接的外置脱水器、烟气加热器,在所述主塔 的下部沿切线方向安装有文丘里管,在主塔底部连接有废液管,在主塔 内从上至下依次设有挡水器,沸腾器,旋流器,文丘里管轴线上喉口处 设有轴向布置的A喷嘴,主塔轴线上挡水器的下部设有轴向布置向下喷 射的B喷嘴和旋流器下部轴向布置向下喷射的C喷嘴,在主塔外设有脱硫 液管道,在此管道上设有分支管分别接向A喷嘴、B喷嘴和C喷嘴。此专 利就存在结构比不够紧凑,占地面积大,投资成本较高,不利于推广; 另外其处理方法虽然比较简单,但处理效果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之不足,而提出的一种结构简单,处理效果好的湿式脱硫除尘装置。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该装置的净化处理方法。本专利技术是采用如下技术解决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本湿式脱硫除尘装置为一体化钢结构塔体,通过风机与锅炉或工业 窑炉尾气通道相连通,塔体还连接有排放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它依 次主要包括有如下处理结构部分预处理室、自激室、雾化喷淋室、气 液分离室和除雾室;各处理室分别通过塔体底部设置的水泵及水管、喷 淋装置相连通;各处理室还通过水泵与循环液相连通。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所述自激室、雾化喷淋室、气液分离 室和除雾室相邻之间设置有旋流板。所述排放循环系统包括设置在塔底回收液体的循环液和塔顶排放气 体的烟囱。所述自激室、雾化喷淋室、气液分离室和除雾室上还设置有检修门。该装置的钢结构主体内衬玻璃钢和麻石片防腐、耐磨,部分部 件采用316L不锈钢材料。上述湿式脱硫除尘装置的处理流程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将锅炉或 工业窑炉尾气通过风机进入本湿式脱硫除尘装置的预处理室,在预处理 室液气初步接触,初步浸润反应;其后进入自激室,利用自激形成液膜,液气进一步接触反应;进一 步净化后气体再进入雾化喷淋室,在雾化喷淋室,气体与利用高压水泵 雾化的液体作更加充分接触发生碰撞、气液传质、酸碱中和、絮凝等一系列复杂反应,气体被彻底净化;最后进入气液分离室和除雾室进行液气分离和除雾;净化后气体利 用烟囱外排,而液体进入循环系统循环使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能达到的具体效果是-一、其集除尘、脱硫、脱水多功能于一体,处理方法并不复杂, 处理效率高,性能指标良好;本专利技术湿式脱硫除尘装置将锅炉或工 业窑炉尾气通过风机引入预处理室,其后进入自激室、雾化喷淋室, 经过更加充分接触发生等一系列复杂反应,气体被彻底净化,最后 进入气液分离室和除雾室进行液气分离和除雾;净化后气体经烟囪 外排,而液体进入循环系统循环使用。其除尘效率可达到99.7%以上,脱硫效率可达到85%左右,净化效果好,系统阻力少,维修方便,操 作简单,安装在风机后面对风机不产生腐蚀等影响,脱硫液循环使 用,运行无污水排放,没有二次污染,平时只需补充一定量药剂即 可,运行费用低。二,本装置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少;体积小,重量轻,结构新 颖,安装方便,有良好的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图l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2为本技术的A-A剖面结构示意图。标记说明l废气、2循环液、3预处理室、4自激室、5雾化喷淋室、 6气液分离室、7除雾室、8烟囱、9水泵、IO水管、ll旋流板、12除雾器。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1-2所示,本技术湿式脱硫除尘装置为一体化钢结构塔体, 内衬玻璃钢和麻石片防腐、耐磨,特殊部件使用316L不锈钢,塔体下部 通过风机与锅炉或工业窑炉尾气通道相连接,将废气l引入到塔体内一 侧的预处理室3,塔体还包括排放循环系统,所述排放循环系统包括设 置在塔基的循环液2和塔顶的烟囱8;塔体内逆向依次还设有如下处理结 构部分自激室4、雾化喷淋室5、气液分离室6和除雾室7;通过塔体外 底部设置的水泵9及水管10、花洒与各处理室分别相连通,即水泵9通过 水管10的支管进入各处理室(3、 4、 5、 6、 7)进行净化处理;各处理 室还通过水泵及管道与循环液2相连通构成循环系统。所述自激室4、雾 化喷淋室5、气液分离室6和除雾室7相邻之间设置有旋流板11,旋流板 ll为内圈和外圈之间的若干叶片构成;除雾室7内设置有除雾器12。所 述自激室4、雾化喷淋室5、气液分离室6和除雾室7上还设置有检修门, 便于后期检修维护。本专利技术装置的净化处理方法工作过程为首先,锅炉或工业窑炉尾 气通过风机引入本湿式脱硫除尘装置的预处理室3,通过脱硫液喷淋装 置,在预处理室3液气初步接触,初步产生浸润反应;其后进入自激室4, 利用自激形成液膜,液气进一步接触反应;通过旋流板,进一步净化后 气体再进入雾化喷淋室5,在雾化喷淋室5,气体与利用高压水泵雾化的 液体作更加充分接触发生碰撞、气液传质、酸碱中和、絮凝等一系列复 杂反应,气体被彻底净化,最后进入气液分离室6和除雾室7进行液气分离和除雾;净化后气体利用烟囱外排,而液体进入沉淀池,利用双碱流 程,通过添加石灰再生吸收液,将二氧化硫以亚硫酸钙或硫酸钙形式沉 淀析出,再生后的循环溶液经水泵返回喷淋装置循环使用;脱硫除尘除 雾一体化完成,节省大量空间。塔体处理过程中采用双碱法脱硫,该法流程特点为先用可溶性的钠 碱吸收液在吸收塔内进行脱硫,然后再用石灰乳或石灰石粉对钠基吸收 液进行再生,再生液可继续进行循环脱硫。具有如下优点(1) 设备内采用钠基清液作为吸收液,大大降低了结垢机率;(2) 钠基吸收二氧化硫速率高,在较低的液气比下可得到较高的脱 硫率,同时还可大大提高石灰的利用率;另外石灰石作为脱硫吸收剂之,处理成本较低。 其反应主要方程式如下;CaC03+2S02+H20 Ca(HS03)2+C02 (1) 式中Ca(HS03)2是溶于水的,可防止堵塞。 Ca(OH)2+S02~^ CaS03+H20 (2) Na2C03+S02~"^ NaS03+H20 (3) 2NaOH+S02 ~"^ NaS03+H20 (4) Na2S03+S02+H20~~^2NaHS03 (5) 2NaHS03+Ca(OH)2—2NaOH+CaS03 (6) Na2S03+Ca(OH)2~~^ 2NaOH+CaS03 (7)二氧化硫产生量计算方法W=2 K B S ")式中B—耗燃料量(t);S—燃料含硫量(%);K_S02,生成系数,煤取0.8、油和气取l。即可根据所用燃料含硫量及燃料用量折算S02产生量。上述实施例中仅为较佳的实施例之一;如根据实际需要,可在烟囱 上加装风机,加快排放;因此依本专利技术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 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精神的前提下,仍属本专利技术所涵盖的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湿式脱硫除尘装置为一体化钢结构塔体,通过风机与锅炉或工业窑炉尾气通道相连接,塔体还连接有排放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它依次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湿式脱硫除尘装置为一体化钢结构塔体,通过风机与锅炉或工业窑炉尾气通道相连接,塔体还连接有排放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它依次主要包括有如下处理结构部分:预处理室、自激室、雾化喷淋室、气液分离室和除雾室;各处理室分别通过塔体下部设置的水泵及水管、喷淋装置相连通;各处理室还通过水泵与循环液相连通构成循环系统。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开华钱坚庭卢俊杰张英远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三水区碧源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