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推式司控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986538 阅读:2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平推式司控器,包括控制手柄组件、控制凸轮组件、电位器安装组件以及导轨;控制手柄组件与控制凸轮组件连接,控制凸轮组件与电位器安装组件连接;控制凸轮组件设置在导轨上;控制手柄组件包括控制手柄,控制手柄在导轨上滑动;控制凸轮组件包括齿条;电位器安装组件包括齿轮,控制凸轮组件与电位器安装组件通过齿条和齿轮啮合传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平推式司机控制器,控制手柄的操作方式是平动的,即控制手柄进行速度的控制是以直线形式动作的,可以非常稳定的进行无级调速。(*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司机控制器,尤其涉及一种平推式操作的司控器。
技术介绍
目前,我国国内的机车上使用的司机控制器按控制手柄的操纵模式来分主要有以下两种形式一种是控制手柄手轮式司机控制器,这种司控器最大的优势是便于无级输出信号,输出信号的变化非常平稳可靠;没有齿轮传动,因此,因为传动而造成的误差几乎为零; 控制手轮转动角度很大,可以细致的分割档位;但是同时因为“手轮”的存在,使得司控器的外观并不美观;司控器结构相对比较松散,比较笨重,所需空间较大,对机车操纵台的空间要求较高;另外如果该司控器需要有警惕装置和有电位器进行电压输出,限于司控器内部空间的因素,警惕装置和电位器非常不容易加装和调整。另一种是控制手柄扳把式司机控制器,这种司控器结构紧凑,体积小巧,操作舒适方便;但是由于控制手柄是扳把式,因此转动角度有限,不能非常细致的分割档位;由于控制手柄的转动是在垂直方向上的一个扇形面,因此,想要达到纯粹得无级调速,是比较困难的,另外,在需要无级调速的情况下,控制手柄的操作稳定性比较难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中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平推式司控器, 控制手柄的操作方式是平动的,即控制手柄进行速度的控制是以直线形式动作的,可以非常稳定的进行无级调速。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平推式司控器,其特殊之处在于包括控制手柄组件、控制凸轮组件、电位器安装组件以及导轨;控制手柄组件与控制凸轮组件连接,控制凸轮组件与电位器安装组件连接;所述控制凸轮组件设置在导轨上;所述控制手柄组件包括控制手柄,控制手柄在导轨上滑动;所述控制凸轮组件包括齿条;所述电位器安装组件包括齿轮,所述控制凸轮组件与电位器安装组件通过齿条和齿轮啮合传动。上述控制凸轮组件还包括控制凸轮,所述控制凸轮是平面凸轮,所述控制凸轮是多个,每个凸轮分别对应一个触头。上述控制凸轮组件内设置滑块,所述滑块与导轨相适配。上述平推式司控器还包括换向凸轮组件,所述换向凸轮组件包括换向手柄和换向凸轮,所述换向手柄与换向凸轮连接,换向凸轮通过控制杆与控制凸轮组件的控制凸轮接触。上述控制手柄组件连接接点安装组件,所述接点安装组件通过安装板与控制手柄组件的控制手柄连接。上述平推式司控器还包括机械锁,机械锁包括锁凸轮,所述锁凸轮与换向凸轮组件连接。上述平推式司控器包括上安装板和下安装板,所述控制凸轮组件、换向凸轮组件以及机械锁设置在上安装板上,所述电位器安装组件设置在下安装板上。上述换向手柄与换向凸轮之间设置滚轮弹片组件。上述控制手柄的形状是方形。本技术的平推式司控器的优点是1)控制手柄是直线平动(平推式)的,这种操作方式的司控器结构紧凑,外形美观,便于加装模拟量输出单元仪器,并且能够避免司控器进行模拟量输出定位不稳定的问题发生,使车辆在运行过程中能够得到稳定准确的模拟量信号。2)警惕装置集成在控制手柄组件上,使得司控器的整体结构更为紧凑,同时在司机进行操作时,非常轻松的完成“警惕”指令的发出,能够良好的降低由于人为因素造成行车事故的几率。警惕装置触头固定安装在司控器的下安装板上,不会随同控制手柄组件一起动作,非常便于触头的接线和更换;同样也避免了因为触头安装在控制手柄组件内部随同控制手柄组件一起动作而会造成触头接线磨损和更换不易的情况发生。3)控制手柄的外形不是普通常见的“圆球型”,“圆柱形”,而是符合人体工程学的接近人手掌形状的“方形”,这种型式的控制手柄除了所需高度空间非常小的优点外,在操作过程中也是非常地轻松和舒适的,在车辆长时间的运行过程中不会使司机产生疲劳的感觉。4)电位器安装在司控器下安装板上,处于司控器边缘处,非常便于模拟量信号的调整,以及维修和更换工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除去安装板的A向视图;图3是图1的B向视图;图4是本技术控制凸轮组件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面板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图4,本技术的平推式司控器,包括控制手柄组件1、控制凸轮组件 2、导轨3、电位器安装组件4、控制手柄11、齿条21、控制凸轮22、滑块23、齿轮41、换向凸轮组件5、换向凸轮51、控制杆52,换向手柄53 ;滚轮弹片组件8、机械锁9以及触头 100.S870触头110 ;上述这些组件和安装在司控器的上安装板15和下安装板16以及前支承板17、后支承板18之间,共同构成了司控器整体。控制手柄组件1安装在控制凸轮组件2上,导轨3穿插在控制凸轮组件2上的零件滑块23中,导轨3两边分别固定在前支承板17和后支承板18上。控制手柄组件1能够灵活的在导轨3上滑动,控制手柄组件1的滑动,带动控制凸轮组件2的运动,从而触动触头100进行控制侧开关量信号的控制工作;控制凸轮组件2的运动同时带动齿条21 动作,通过齿条21和电位器安装组件4上齿轮41的啮合传动,带动电位器安装组件4内的电位器的动作,从而起到模拟量信号的控制工作。换向凸轮组件5竖直安装在司控器内部,通过控制换向凸轮组件5的换向手柄53 带动换向凸轮51的转动,当从而触动触头100进行换向侧开关量信号的控制工作;换向凸轮51通过与凸轮上的凹槽适配的控制杆52与控制凸轮组件2的控制凸轮22接触。警惕装置集成在控制手柄组件1上,通过接点安装组件6以及与接点安装组件6 对应的触头100组成,接点安装组件6集成在控制手柄组件1上,通过触动控制手柄组件1的控制手柄11带动安装板61向下运动,带动接点安装组件6和司控器下方安装的 S826触头100进行工作,以起到警惕功能。使用钥匙进行机械锁9的控制,机械锁9的转动带动锁上安装的锁凸轮31,从而触动S870触头110进行解锁信号的控制工作。参见图5,本技术的平推式司控器的面板结构,在司控器的面板上有控制手柄 11、换向手柄53、机械锁9三种可操作机构。控制手柄11设有“牵引区域”、“0”、“制动区域”、“快速制动”。换向手柄53有“ΑΤ0-手动-向前限速-洗车-断开-向后限速” 6个档位。机械锁9设有“接通”、“断开”。控制手柄11在“牵引最大位”、“0”、“制动最大位”、“快速制动”位有定位;在“牵引区域”和“制动区域”为无级调速;换向手柄53在每个档位均定位,换向手柄53稳定在相应的档位中;控制手柄11、换向手柄53和机械锁30之间相互机械联锁。在使用时,先打开机械锁9,再由换向手柄53选定机车的行车模式(“ΑΤΟ-手动-向前限速-洗车-断开-向后限速”的任意一个位置),再操作控制手柄11来控制机车的速度。在行车过程中,如需要改变机车的方向时,必须将控制手柄11放回“0”位后,才可进行换向手柄53的操作。如司机需要进行异端操作时,必须将本端司控器的控制手柄11 置“0”位,且换向手柄53置“断开”位,锁闭机械锁9,拔出钥匙,方可进行异端操作。权利要求1.平推式司控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手柄组件、控制凸轮组件、电位器安装组件以及导轨;控制手柄组件与控制凸轮组件连接,控制凸轮组件与电位器安装组件连接;所述控制凸轮组件设置在导轨上;所述控制手柄组件包括控制手柄,控制手柄在导轨上滑动; 所述控制凸轮组件包括齿条;所述电位器安装组件包括齿轮,所述控制凸轮组件与电位器安装组件通过齿条和齿轮啮合传动。2.根据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平推式司控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手柄组件、控制凸轮组件、电位器安装组件以及导轨;控制手柄组件与控制凸轮组件连接,控制凸轮组件与电位器安装组件连接;所述控制凸轮组件设置在导轨上;所述控制手柄组件包括控制手柄,控制手柄在导轨上滑动;所述控制凸轮组件包括齿条;所述电位器安装组件包括齿轮,所述控制凸轮组件与电位器安装组件通过齿条和齿轮啮合传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勇涛马林森马昌峰任瑛辉欧阳月光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沙尔特宝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