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司机控制器的联锁结构及司机控制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587811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26 23: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司机控制器的联锁结构及司机控制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采用单根长联锁轴的联锁结构难以保证单根联锁轴的平直度,并且在将两个支撑板安装在底板上时,难以保证同心度;单根过长的联锁轴结构会非常容易出现联锁座松动错位或联锁轴弯曲变形,干涉到联锁轴的运动,并且造成卡滞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司机控制器的联锁结构,包括第一段联锁组件、第二段联锁组件以及第三段联锁组件;第一段联锁组件安装在左支撑板上,第三段联锁组件安装在右支撑板上,用于与司机控制器的控制手柄组件配合;第二段联锁组件位于第一段联锁组件和第三段联锁组件之间,且第二段联锁组件的左右两端分别与第一段联锁组件、第三段联锁组件接触。段联锁组件接触。段联锁组件接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司机控制器的联锁结构及司机控制器


[0001]本技术涉及司机控制器,具体涉及一种司机控制器的联锁结构及司机控制器。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司机控制器采用联锁轴的联锁结构,具体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联锁轴01、左联锁座04、右联锁座05、弹簧08、左支撑板019、右支撑板020以及底板013;
[0003]左联锁座04安装在左支撑板019上,右联锁座05安装在右支撑板020上,左支撑板019与右支撑板020均安装在底板013上;
[0004]联锁轴01一端穿过左联锁座04后,用于与方向手柄的换向联锁轮配合;
[0005]联锁轴01的另一端穿过右联锁座05后,用于与主控手柄配合;
[0006]其工作原理是:转动换向联锁轮,当换向联锁轮处于0位,联锁轴01左端与换向联锁轮的凸起接触,联锁轴01向右运动,弹簧08压缩,从而实现对主控手柄的联锁,当换向联锁轮转动至向前或向后位时,联锁轴01落入换向联锁轮151的凹坑内,弹簧08的回复力带动联锁轴01向左运动,解除换向联锁轮与主控手柄的联锁。/>[0007]但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司机控制器的联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段联锁组件、第二段联锁组件以及第三段联锁组件;第一段联锁组件安装在左支撑板(19)上,用于与所述司机控制器的换向联锁轮(151)配合;第三段联锁组件安装在右支撑板(20)上,用于与所述司机控制器的控制手柄组件(141)配合;第二段联锁组件位于第一段联锁组件和第三段联锁组件之间,且第二段联锁组件的左右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段联锁组件、所述第三段联锁组件接触,用于传递动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司机控制器的联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段联锁组件包括第一联锁座(4)以及第一段联锁轴(1);第一联锁座(4)安装在左支撑板(19)上;第一段联锁轴(1)与所述第一联锁座(4)滑动连接,第一段联锁轴(1)的左端用于与所述司机控制器的换向联锁轮(151)配合,第一段联锁轴(1)的右端和第二段联锁组件接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司机控制器的联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段联锁组件包括第二联锁座(5)、第三段联锁轴(3)以及第二联锁弹簧(8);第二联锁座(5)安装在右支撑板(20)上;第三段联锁轴(3)与所述第二联锁座(5)滑动连接,第三段联锁轴(3)的左端和第二段联锁组件接触,第三段联锁轴(3)的右端与司机控制器的控制手柄组件(141)配合;第二联锁弹簧(8)一端与第二联锁座(5)左侧连接,另一端与第三段联锁轴(3)左端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司机控制器的联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段联锁组件包括第二段联锁轴(2)、联锁支板(6)以及联锁安装板(21);所述联锁支板(6)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段联锁轴(2)滑动连接,联锁支板(6)的另一端与联锁安装板(21)连接,所述联锁安装板(21)左端与左支撑板(19)连接,右端与右支撑板(20)连接;所述第二段联锁轴(2)左端与所述第一段联锁轴(1)右端接触,所述第二段联锁轴(2)右端与所述第三段联锁轴(3)左端接触。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司机控制器的联锁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联锁弹簧(7);所述第一联锁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瑶马林森李宏王重阳赖德强陈聚魁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沙尔特宝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