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石灰、金属镁等材料的高温煅烧生产
,确切的说是涉及一种立式煅烧窑。
技术介绍
随着冶金工业的发展,煅烧技术和工艺的不断提高,使得我国对金属镁、炼钢生产中主要的造渣剂一石灰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有的煅烧窑主要有土窑、回转窑及立窑。土窑生产效率低、污染大,其生产的石灰杂质含量大、活性低,其产品主要用于建筑领域,目前已被禁止使用;而回转窑设备体积较大,占地面积较大,耗能较高。立窑又称竖窑, 上世纪80年代,立窑以其占地面积小、耗能低且能够使用低发热值燃料的特点在我国得到广泛应用。立窑又分为传统立窑和套筒窑,传统立窑由于煅烧区体积较大,因而对原料的粒度的限制要求较高(限制在70 150 mm范围内),超过标准就会影响窑内的透气性,造成煅烧区内、外温度不均衡,出现过烧或生烧现象,使得其产品质量不稳定。现有的套筒窑主要是由德国人卡尔·贝肯巴赫于专利技术的贝肯巴赫窑,这种贝肯巴赫窑于90年代引入我国,这种窑的窑体由钢板和型钢焊制成两个同心筒体,内套筒的外部与外套筒内衬分别用碱性砖、高铝砖及粘土砖砌筑。内筒分上、下两个独立部分,上部为上内筒,下部为下内筒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套筒式气烧竖窑,包括窑体,窑体的底部设有进风口,顶部设有排烟口,所述窑体中通过套装一起的内筒体和外筒体围设有环形炉腔,内筒体的筒壁上开设有若干连通环形炉腔与内筒体内腔的通气孔,所述环形炉腔从上至下依次设有预热区、煅烧区及冷却区,在环形炉腔的顶底部分别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筒体外围还罩设有一筒状炉壳,该筒状炉壳的内壁面与外筒体的外壁面之间围设有外围气道,外筒体的筒壁上布设有连通环形炉腔与外围气道的通气孔,在所述内筒体内腔及外围气道中沿窑体轴向相间交错布设有用于驱使窑体内气流穿过环形炉腔交替进入内筒体内腔及外围气道、折转上升的径向隔断结构,所述的内筒体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德顺,孙振华,郭向东,王伟亮,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德耀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