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检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984277 阅读:1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检查装置,用于电池充电时的接通状态检查,包括壳体、电源接口、正负极输出端子以及检查电路,所述电源接口、正负极输出端子设置于壳体上,所述检查电路设置于壳体内,所述检查装置的一输出端子与电池或电池组的一极柱连接,另一输出端子与电池或电池组的另一极柱触碰以检查电池或电池组是否接通良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检查装置,一输出端子与电池或电池组的一极柱连接,另一输出端子与电池或电池组的另一极柱触碰,通过火花来判断电池或电池组是否接通良好,检查结果可信度高,不容易损坏电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池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电池充电时的接通状态检查的检查装置
技术介绍
电池在加过电解液后需要充电,为提高充电机的使用效率,每路充电机需要串联和并联多只电池,尤其是一些微型小密铅酸蓄电池,因其结构特殊,极柱短小、在用环氧树脂胶水密封极柱时不小心的操作,有部分极柱可能会沾上胶水,而且极柱也容易被空气氧化,再加上充电连接夹经过多次使用被电解液腐蚀表面等,导致连接充电时接触不良,现用的方法往往以用电压表测量电压的方式来判断是否连接好,这种检查方法效率低下,而且检查出来的是感应电压,没有通过一定的电流,不能判断出是否真正接触良好,检查结果可信度不高,导致电池不能充好电,而且充电偏流容易把电池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检查装置,用于电池充电时的接通状态检查,检查结果可信度高,不容易损坏电池。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检查装置,用于电池充电时的接通状态检查,包括壳体、电源接口、正负极输出端子以及检查电路,所述电源接口、正负极输出端子设置于壳体上,所述检查电路设置于壳体内,所述检查装置的一输出端子与电池或电池组的一极柱连接,另一输出端子与电池或电池组的另一极柱触碰以检查电池或电池组是否接通良好。一实施例中,所述检查电路包括变压电路模块、容抗电路模块和整流电路模块,所述变压电路模块一端与电源接口连接,一端输出电压至容抗电路模块,所述容抗电路模块与整流电路模块连接,所述整流电路模块用于将交流电流整流为直流电流。一实施例中,所述容抗电路模块包括第一电容Cl。—实施例中,所述整流电路模块的输出端之间还并联有第二电容C2。一实施例中,所述壳体上还设置有用于指示电源导通的LED指示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检查装置,一输出端子与电池或电池组的一极柱连接,另一输出端子与电池或电池组的另一极柱触碰,通过火花来判断电池或电池组是否接通良好,检查结果可信度高,不容易损坏电池。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检查电路的电路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检查装置应用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检查装置应用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检查装置,用于电池充电时的接通状态检查,包括壳体、电源接口、正负极输出端子以及检查电路,所述电源接口、正负极输出端子设置于壳体上,所述检查电路设置于壳体内,所述检查装置的一输出端子与电池或电池组的一极柱连接,另一输出端子与电池或电池组的另一极柱触碰以检查电池或电池组是否接通良好。所述壳体上还设置有用于指示电源导通的LED指示灯。请参阅图1所示,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检查电路的电路图,所述检查电路包括变压电路模块、容抗电路模块和整流电路模块,所述变压电路模块一端与电源接口连接,一端输出电压至容抗电路模块,所述容抗电路模块与整流电路模块连接,所述整流电路模块用于将交流电流整流为直流电流。检查装置接通电源后,市电通过变压电路模块从 220V升压为300V,再经过容抗电路模块压降,通过整流电路模块,输出一个电压变化范围比较大而电流限制在一定范围内的直流电源。其中,变压电路模块优选隔离变压器,其作用为输出电源与大地绝缘,降低人工操作时触电危险,防止输出电源与设备上的电源形成回路烧坏设备。所述容抗电路模块提供容抗,本实施例为电容器Cl,其容抗大小为Z= 1/(2 31 fC) = 1/(2*3. 14*50Hz*0. 0000047F) = 678 欧输出最高电压Umax = 1. 414ui_0. 7*2 = 1. 414*300V_1. 4V = 423V输出最大稳定电流(忽略变压器电阻)Imax = u 总 /Z = (300-1· 4) V/678 欧=0. 440A以每排电池为22个电池,以每个电池压降为5V,则输出最小电流(忽略变压器电阻)Imin = (u 总 _UL)/Z = (300V-1. 4V_22*5V)/678 欧=0. 278A以上表明,电流在微型小密蓄电池的耐受电流范围内,不致电流过大烧坏电池或电池极柱;碰触时产生的火花不致太小,便于观察通电效果。同时,由于容抗改变了电流与电压的相位角,不消耗实际功率,不会发热,安全可罪。本实施例中,所述整流电路选用常见的桥式整流电路,由四个整流二极管及电容 C2组成,将输入电源整流成直流电,防止交流电在负半周期时形成电池放电回路烧坏设备或电池,同时提高输出电压。请参阅图2和图3所示,图2和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检查装置应用示意图。 本实施例中,每个电池之间用充电夹串联起来再并联,将检查装置输出端子与电池组的极性相同的一端连接,用另一输出线以电池数量由少到多的方向快速逐个碰触充电夹,如碰触点有电火花,则表示通电良好,如果发现无火花时,说明在当前夹子与上一个夹子之间的电池极柱没夹好。重新清除极柱表面后再夹夹子,再次碰触。如仍旧无火花,则说明电池内部不良,更换电池后继续碰触。如在碰触点之前的夹子有火花,则说明火花处接触不良,保持通电2秒种,以高压击穿方式清除绝缘层和导电不良层,使接触不良层击穿通电,再次碰触。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专利技术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检查装置,用于电池充电时的接通状态检查,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电源接口、 正负极输出端子以及检查电路,所述电源接口、正负极输出端子设置于壳体上,所述检查电路设置于壳体内,所述检查装置的一输出端子与电池或电池组的一极柱连接,另一输出端子与电池或电池组的另一极柱触碰以检查电池或电池组是否接通良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查电路包括变压电路模块、容抗电路模块和整流电路模块,所述变压电路模块一端与电源接口连接,一端输出电压至容抗电路模块,所述容抗电路模块与整流电路模块连接,所述整流电路模块用于将交流电流整流为直流电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检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抗电路模块包括第一电容 (Cl)。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检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电路模块的输出端之间还并联有第二电容(C2)。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检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还设置有用于指示电源导通的LED指示灯。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检查装置,用于电池充电时的接通状态检查,包括壳体、电源接口、正负极输出端子以及检查电路,所述电源接口、正负极输出端子设置于壳体上,所述检查电路设置于壳体内,所述检查装置的一输出端子与电池或电池组的一极柱连接,另一输出端子与电池或电池组的另一极柱触碰以检查电池或电池组是否接通良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检查装置,一输出端子与电池或电池组的一极柱连接,另一输出端子与电池或电池组的另一极柱触碰,通过火花来判断电池或电池组是否接通良好,检查结果可信度高,不容易损坏电池。文档编号G01R31/02GK102288855SQ20111012344公开日2011年12月21日 申请日期2011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检查装置,用于电池充电时的接通状态检查,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电源接口、正负极输出端子以及检查电路,所述电源接口、正负极输出端子设置于壳体上,所述检查电路设置于壳体内,所述检查装置的一输出端子与电池或电池组的一极柱连接,另一输出端子与电池或电池组的另一极柱触碰以检查电池或电池组是否接通良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正林白福生
申请(专利权)人:肇庆理士电源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