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解决连铸方坯侧面鼓肚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6981771 阅读:3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解决连铸方坯侧面鼓肚的方法,目的是消除由于变形而导致铸坯内部质量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是在方坯连铸机的弯曲段下部侧面增设支撑棍,新增侧面支撑辊可不考虑与结晶器和上部侧面支撑辊的精确接弧,但需保证支撑辊开口中心线与连铸机中心线重合;根据铸坯的设计宽度,新增侧面支撑辊开口依次线性缩小,最后一对新增侧面支撑辊的开口缩小量最大不超过2mm;新增侧面支撑辊侧面开口和开口缩小量按照以下线性公式来计算:侧面开口=铸坯设计宽度-开口缩小量;开口缩小量=0.00087×新增侧面支撑辊辊间距之和;新增侧面支撑辊应安装在弯曲段弯曲部分的弧半径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解决连铸机连铸方坯侧面鼓肚的方法。
技术介绍
连铸方坯的侧面鼓肚一直是一个难点,尤其是在低碳钢、超低碳钢、高合金钢、不锈钢上,表现的非常突出;连铸方坯侧面鼓肚也是一个常发质量问题,对铸坯本身的质量和后部的轧制都有非常大的影响,现行设计在方坯弯曲段弯曲部分(也就是弯曲段下部)无侧辊,常规控制方法是通过控制钢水过热度、降低连铸拉速、增加连铸比水量来实现的,但此方法局限性非常大,除对连铸以及其外部条件比较苛刻外,还影响到连铸机产能的发挥、 连铸坯质量的不稳定,并且此方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方坯侧面鼓肚。已有的方坯连铸机在弯曲段内外弧通常有13-16对棍子,侧面有5对棍子,侧面棍子全部安装在弯曲段上部,而下部由于弯曲而没有安装棍子。因此在连铸方坯的侧面没有机械挤压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是克服上述已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消除由于变形而导致铸坯内部质量问题的通过增加侧面的机械挤压力来解决连铸方坯侧面鼓肚的方法。本专利技术具体方法是(1)在方坯连铸机的弯曲段下部侧面增设支撑棍,新增侧面支撑辊数量为3-4对, 辊间距为500mm-800mm ;该支撑棍与上部侧面的支撑辊型号相同;根据连铸坯的实际鼓肚量来确定新增侧面支撑辊的对数;一般的,铸坯鼓肚量 (15mm,新增侧面支撑辊为3对;铸坯鼓肚量> 15mm ;新增侧面支撑辊为4对。(2)新增侧面支撑辊可不考虑与结晶器和上部侧面支撑辊的精确接弧,但应保证支撑辊开口中心线与连铸机中心线重合;根据铸坯的设计宽度,新增侧面支撑辊开口依次线性缩小,最后一对新增侧面支撑辊的开口缩小量最大不超过2mm。(3)新增侧面支撑辊的开口和开口缩小量可以按照以下线性公式来计算侧面开口 =铸坯设计宽度-开口缩小量(I)开口缩小量=0.00087X新增侧面支撑辊辊间距之和 (II)(4)考虑辊子在弯曲段弯曲部分增加过程中有内外弧线速度不同的差异,新增侧面支撑辊安装在方坯连铸机弯曲段弯曲部分的弧半径上。若不能精确控制,在满足拉矫系统设计规范和要求前提下,新增侧面支撑辊可水平安装,注意避免拉矫力的过分增大。本专利技术通过增设下部侧面支撑辊来增加机械挤压力的方式解决方坯侧面鼓肚问题,消除了由于铸坯变形而导致的铸坯内部质量问题,改变了原有的在方坯弯曲段弯曲部分不能有侧辊的思路,为后部轧制工序提供了可靠的基础保障。具体实施例方式若为新设计的弯曲段,可以将下部侧面支撑棍布满,弯曲部分的侧面支撑辊间距控制在500mm-800mm,然后根据辊间距重新布置弯曲段框架;若为旧弯曲段改造,只需要移动一下弯曲段侧面的油路和水路,将新增侧面支撑棍安装在弯曲段框架空隙之间,最好也将辊间距控制在500-800mm之间,此范围能够满足方坯弯曲段的要求,新增侧面支撑辊数量为3-4对。铸坯鼓肚量与新增侧面支撑辊对数之间的对应关系见下表1。从实践经验总结而来。表1 铸坯鼓肚量与新增侧面支撑辊对数之间的对应关系表铸坯鼓肚量新增侧面支撑辊对数注0-5mm2对一般在允许鼓肚量范围内,可以不考虑5-IOmm3对IOmm-15mm3对15mm以上4对本专利技术方法已经在不锈钢TCBS生产中试用,不锈钢TCBS的标准成分如表2。表2 =TCBS钢种标准成分表钢种c%Si%Mn%P%S%Cr%N%TCBSsS 0. 03sS 1. 00sS 1. 00sS 0. 045sS 0. 0112. 00-13. 00sS 0. 03规格为220X220mm的铸坯,初始侧面鼓肚量为15mm,即铸坯实际测量宽度为 235mm,比正常220mm宽15mm,而按照要求,铸坯宽度应控制在225mm以下,原设备具体参数如表3。表3:原设备参数表参数名称参数参数名称参数断面220X220mm弧半径8m流数4流矫直方式多点矫直最高拉速2m/min内外弧支撑辊对数14对液芯长度16. 8m上部侧面支撑辊对数5对原设备的侧面支撑辊全部安装在弯曲段上部,所生产的铸坯的实际宽度难以控制。采用本专利技术方法,在弯曲段下部(弯曲段的弯曲部分)增加了 4对侧面支撑辊,4支撑辊型号和尺寸与上部侧面支承辊相同,辊间距从上往下分别为500mm、800mm、500mm、 500mm,对应的侧面开口缩小量为0. 43mm、1. 13mm、1. 56mm,2. 0mm。所生产的铸坯的侧面鼓肚量为-1 2mm,即铸坯的实际测量宽度为219 222mm,铸坯宽度合格率可达到100%。权利要求1.,其特征是(1)在方坯连铸机的弯曲段下部侧面增设支撑棍,新增侧面支撑辊数量为3-4对,辊间距为500mm-800mm ;该支撑棍与上部侧面的支撑辊型号相同;(2)新增侧面支撑辊应保证支撑辊开口中心线与连铸机中心线重合,根据铸坯的设计宽度,新增侧面支撑辊开口依次线性缩小,最后一对新增侧面支撑辊的开口缩小量最大不超过2mm ;(3)新增侧面支撑辊侧面开口和开口缩小量按照以下线性公式来计算侧面开口 =铸坯设计宽度-开口缩小量(I)开口缩小量=0. 00087X新增侧面支撑辊辊间距之和 (II)(4)新增侧面支撑辊安装在方坯连铸机弯曲段弯曲部分的弧半径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解决连铸方坯侧面鼓肚的方法,其特征是根据连铸坯的实际鼓肚量来确定新增侧面支撑辊的对数;一般的,铸坯鼓肚量< 15mm,新增侧面支撑辊为3对; 铸坯鼓肚量> 15mm ;新增侧面支撑辊为4对。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解决连铸方坯侧面鼓肚的方法,其特征是在满足拉矫系统设计规范和要求的前提下,新增侧面支撑辊可水平安装。全文摘要,目的是消除由于变形而导致铸坯内部质量问题;本专利技术方法是在方坯连铸机的弯曲段下部侧面增设支撑棍,新增侧面支撑辊可不考虑与结晶器和上部侧面支撑辊的精确接弧,但需保证支撑辊开口中心线与连铸机中心线重合;根据铸坯的设计宽度,新增侧面支撑辊开口依次线性缩小,最后一对新增侧面支撑辊的开口缩小量最大不超过2mm;新增侧面支撑辊侧面开口和开口缩小量按照以下线性公式来计算侧面开口=铸坯设计宽度-开口缩小量;开口缩小量=0.00087×新增侧面支撑辊辊间距之和;新增侧面支撑辊应安装在弯曲段弯曲部分的弧半径上。文档编号B22D11/16GK102284689SQ201110249549公开日2011年12月21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22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22日专利技术者张增武, 许改斌, 赵东, 郭聚宝, 金俐 申请人: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解决连铸方坯侧面鼓肚的方法,其特征是:(1)在方坯连铸机的弯曲段下部侧面增设支撑棍,新增侧面支撑辊数量为3-4对,辊间距为500mm-800mm;该支撑棍与上部侧面的支撑辊型号相同;(2)新增侧面支撑辊应保证支撑辊开口中心线与连铸机中心线重合,根据铸坯的设计宽度,新增侧面支撑辊开口依次线性缩小,最后一对新增侧面支撑辊的开口缩小量最大不超过2mm;(3)新增侧面支撑辊侧面开口和开口缩小量按照以下线性公式来计算:侧面开口=铸坯设计宽度-开口缩小量(I)开口缩小量=0.00087×新增侧面支撑辊辊间距之和    (II)(4)新增侧面支撑辊安装在方坯连铸机弯曲段弯曲部分的弧半径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改斌赵东张增武金俐郭聚宝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