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振态可调空心光束的产生装置和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981427 阅读:2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偏振态可调空心光束的产生装置和方法,该装置包括激光光源,沿该激光光源的激光输出方向,依次是起偏器、四分之一波片、显微物镜、光纤、准直透镜和多维调整架,所述的显微物镜固定在所述的多维调整架的夹具,所述的光纤的输入端头固定在所述的多维调整架的光纤支架上且该输入端的端面位于所述的显微物镜的后焦点上,所述的光纤的输出端的端面位于所述的准直透镜的前焦点,所述的光纤是少模光纤,所述的多维调整架还有第一旋钮、第二旋钮和第三旋钮分别通过夹具对所述的显微物镜的水平和俯仰角度进行调整,以实现聚焦后的光束对光纤的离轴入射。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装置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即可实现高质量的偏振态可调的空心光束输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束,特别是一种。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微观粒子光学捕获与超高分辨率显微镜技术的发展,偏振态空间不均勻的空心光束获得越来越多的重视。获取偏振态空间不均勻空心光束的方法主要分为有源方法和无源方法两种。其中较为典型的是采用光子晶体光栅镜作为激光器输出耦合镜, 利用稀土离子掺杂光纤作为增益介质获得这种光束的有源方案。通过这种有源方案可以获得较高功率的偏振态空间不均勻空心光束的激光输出,且光束的偏振纯度也很高,但该系统设计较为复杂,对操作人员专业技术性要求较高。元器件多采用光学精密仪器,使得整个系统价格昂贵,且有源系统自身容易引入干扰使系统的稳定性受到影响。迄今为止,该方案获得的光束质量(圆对称性、功率稳定性)依旧不高,使得利用该方法得到的空心光束用于微观粒子光学捕获与超高分辨率显微镜技术还需要一个发展过程。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上述有源方法的种种弊端,提出一种。该方法操作简单易行,装置结构简单,采用价格低廉的光学器件,即可实现高质量的偏振态空间不均勻的空心光束输出。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一种偏振态可调空心光束的产生装置,特点于该装置包括激光光源,沿该激光光源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偏振态可调空心光束的产生装置,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激光光源(1),沿该激光光源(1)的激光输出方向,依次是起偏器(2)、四分之一波片(3)、显微物镜(4)、光纤(5)、准直透镜(6)和多维调整架(12),所述的显微物镜(4)固定在所述的多维调整架(12)的夹具(10),所述的光纤(5)的输入端头(8)固定在所述的多维调整架(12)的光纤支架(11)上且该输入端(8)的端面位于所述的显微物镜(4)的后焦点上,所述的光纤(5)的输出端头(9)的端面位于所述的准直透镜(6)的前焦点,所述的光纤(5)是芯径较细,仅能支持入射激光波长的低阶模式的少模光纤,所述的多维调整架(12)还有第一旋钮(1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志强李建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