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螺旋槽的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6978259 阅读:9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内螺旋槽的加工方法,其采用四轴联动数控电火花成型机床来加工变升角内螺旋槽,加工步骤为:采用机械加工方法加工零件端面、外圆、内孔以及内螺旋槽起始位置孔;设计加工粗电极、半精电极和精电极;将零件水平放置在所述电火花成型机床的工作台上,以端面、外圆为基准,找正、找平零件并压紧;将电极安装在所述电火花成型机床上,根据内螺旋槽起始位置孔对正电极,采用电火花加工时,先使用粗电极进行粗加工,然后使用半精电极进行半精加工,最后使用精电极进行精加工。本发明专利技术工艺设计合理,加工成本低,利用电火花加工,能够加工内孔尺寸小、变升角、升角大、槽深的内螺旋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内螺旋槽加工
,尤其是涉及,适用于工件内孔尺寸小、槽深、变升角、起始位置与结束位置重合的内螺旋槽。
技术介绍
螺旋槽是机械结构中常见的零件,其加工方法一般采用成型盘状刀具或指状刀具通过铣削或车削、拉削进行加工螺旋槽面。对于变升角内螺旋槽的加工,可以采用数控铣削的加工方法,但铣削加工时要求工件内孔能放入刀具,铣削加工时需要有一定的刚性,刀具的长度受限制,因此,在加工工件内孔尺寸小、槽深、变升角、起始位置与结束位置重合的内螺旋槽时,采用铣削加工方法存在诸多干涉,无法铣削,对于高硬度、难加工材料加工更加困难。目前,现有技术中尚没有更好的加工这类零件的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加工成本低、不受工艺系统刚性限制的内螺旋槽的加工方法,用于加工工件内孔尺寸小、槽深、变升角、起始位置与结束位置重合的内螺旋槽。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其采用四轴联动数控电火花成型机床来加工变升角内螺旋槽,加工步骤为采用机械加工方法加工零件端面、外圆、内孔以及内螺旋槽起始位置孔; 设计加工粗电极、半精电极和精电极;将零件水平放置在所述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螺旋槽的加工方法,其特征是:其采用四轴联动数控电火花成型机床来加工变升角内螺旋槽,加工步骤为:采用机械加工方法加工零件端面、外圆、内孔以及内螺旋槽起始位置孔;设计加工粗电极、半精电极和精电极;将零件水平放置在所述电火花成型机床的工作台上,以端面、外圆为基准,找正、找平零件并压紧;将电极安装在所述电火花成型机床上,根据内螺旋槽起始位置孔对正电极,采用电火花加工时,先使用粗电极进行粗加工,然后使用半精电极进行半精加工,最后使用精电极进行精加工;粗电极沿一个方向边旋转边沿轴线移动,旋转加工到180度即可停止,重新从内螺旋槽起始位置孔沿反方向边旋转边沿轴线移动直至与已加工完成部位重合,粗加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利晓张永红朱德荣朱耀华于明道宋联美张庆丰穆欣温广宇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理工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