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视场智能化视频监控系统的加速处理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6977999 阅读:2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大视场智能化视频监控系统的加速处理方法,属于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和光电检测技术领域。此方法使用大视场成像装置采集图像;利用传输线缆将图像实时输入到计算机中;在计算机中进行图像处理,若满足监控系统检测要求则报警。此方法首次提出了大视场内局部视角无畸变快速展映方法。打破现有智能化视频监控系统先完成全局图像的畸变校正,然后进行运动目标检测、识别等操作的惯例;先完成全局大视场内运动目标的检测,然后只对提取出的运动目标的局部小视角图像进行畸变校正和识别等操作,减少了计算数据量,降低图像处理的时间开销,在保证识别准确的前提下,满足了监控系统实时在线处理的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方法涉及,属于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和光电检测

技术介绍
随着计算机科学、图像工程、模式识别、人工智能等学科的发展和普及,具有运动目标检测、识别等功能的智能视频监控系统已被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的各个领域,它在保护国家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保证各行各业和社会各部门的正常运转等方面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应用前景广阔。然而传统的监控系统由于受到摄像装置视场角度的限制,使其只能监测到某一个固定角度的场景,常常遇到拍摄死角的尴尬现象。因此, 实现同一时间,同一位置持续监测全方位视场范围的视频监控系统至关重要。现有的解决方案通常有两种一是在不同角度安装多个摄像机,操作者将多个摄像机捕获的画面通过对摄像机的空间位置关系进行立体解算以寻找各画面间的关联性;这样既大大提高了监控系统的建设和维护成本,又增加了用户的使用难度。二是使用二次曲面镜、鱼眼镜头等大视场成像装置来获取全方位图像,从而实现在水平方向全周和俯仰方向全周立体全景实时无盲区监控。但该种摄像头通常比普通摄像头分辨率高,数据量大;同时由于视场角太大,导致图像存在严重光学畸变,为避免其对后期目标识别等操作的干扰,需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视场智能化视频监控系统的加速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所需设备和实现步骤如下:所需设备:大视场广角镜头成像系统(1),普通PC机(2),报警设备(3);其中,普通PC机(2)通过传输线缆分别与大视场广角镜头成像系统(1)和报警设备(3)连接;实现步骤:步骤(011):开始,大视场广角镜头成像系统(1)采集图像,得到当前帧的全局图像(4);大视场广角镜头成像系统(1)将全局图像(4)通过传输线缆输入到普通PC机(2);步骤(012):普通PC机(2)对全局图像(4)进行运动目标检测,判断是否存在运动目标(5),如果是,则对提取出的运动目标(5)执行步骤(013);否则,执行步骤(01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莹范静涛杨华民姜会林赵义武韩成
申请(专利权)人:长春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