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蔗实生苗大田移栽前测试宿根性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6974787 阅读:3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甘蔗实生苗大田移栽前测试宿根性的方法,实生苗假植后,待其生长至7片真叶,剪去甘蔗实生苗生长点以上部分,观察剪后的实生苗萌发情况,宿根性差的品系将不能萌苗,宿根性好的品系萌苗较好,淘汰宿根性差的品系,优选宿根性好的品系移栽大田,用于强宿根甘蔗品系。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在实生苗大田移栽前对实生苗(即品系)进行宿根性测试,大量淘汰宿根性差的品系,节约后期筛选试验用地、资金投入和相对缩短强宿根甘蔗品种选育年限,能够提高强宿根甘蔗良种育成效率;本发明专利技术可服务于甘蔗品种选育机构,用于甘蔗种质创新中强宿根亲本/材料选育和强宿根甘蔗良种选育。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甘蔗品种选育领域,是一种在甘蔗实生苗移栽大田之前即能测试其宿根性的品种选育方法。
技术介绍
我国食糖生产正面临供不应求的现状。2011年,全国食糖产量预计1250万t,需求1500万t,缺口 250万t。为了保障食糖安全,中国规划2015年糖料作物种植面积193. 3 万hm2,其中甘蔗173.3Rhm2。要扩大甘蔗种植面积,植蔗经济效益至关重要。宿根甘蔗具有降低种植投入的巨大潜力。以云南省为例,每年用于新植的种芽成本近2亿元。因此,选育推广种植强宿根甘蔗品种,延长宿根年限,是植蔗节本增效的有力措施。甘蔗是无性繁殖作物,在获得杂交种子并播种形成甘蔗实生苗后,遗传特性即已固定。甘蔗实生苗移栽大田后,形成甘蔗品种选育的第一阶段,每棵实生苗为一个品系。甘蔗品种选育的第一阶段通常包含大量品系。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2011年用于品种选育的甘蔗杂交组合为748个,实生苗数量为13. 5万苗,占地3. 3 hm2左右。为选育强宿根甘蔗良种,在实生苗阶段进行大田留宿根观察,需要耗费大量资金和劳动力投入。受试验地有限及耗资巨大等因素的影响,选育强宿根甘蔗品种难度大。强宿根甘蔗品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甘蔗实生苗大田移栽前测试宿根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实生苗假植后,待其生长至7片真叶,剪去甘蔗实生苗生长点以上部分,观察剪后的实生苗萌发情况,宿根性差的品系将不能萌苗,宿根性好的品系萌苗较好,淘汰宿根性差的品系,优选宿根性好的品系移栽大田,用于强宿根甘蔗品系。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培方刘家勇陈学宽赵俊杨昆夏红明昝逢刚吴才文姚丽邓军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