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甘蔗种植,特别是一种甘蔗宿根区补苗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1、甘蔗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在连续种植过程中,宿根蔗(即上一年甘蔗收割后,留在土壤中的甘蔗兜再次生长出的甘蔗)的栽培方式因其成本较低、产量相对稳定而备受青睐,甘蔗兜作为甘蔗生长的基础,其健康状况直接影响到甘蔗的产量和质量;
2、经检索,公告号为cn118765606a的中国专利,提供一种甘蔗宿根苗自动识别与补苗装置,通过夹板将甘蔗段输送至导料槽内,上料辊通过夹板对甘蔗段进行输送过程中,通过夹板不断对甘蔗段产生挤压,使得甘蔗段向第二储料仓内部挤压,识别隔板之间是否存在间隙,并根据隔板之间间隙,实现自动补苗,实现甘蔗段栽种的精准性;
3、但在使用过程中发现,该装置仅对缺苗处进行补苗,对部分坏死、生长不良的甘蔗兜难以处理,浪费了土地资源,成为了病虫害的滋生地,对整片甘蔗田的健康生长构成威胁,增加了病虫害的传播风险,不利于甘蔗宿根区的补苗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甘蔗宿根区补苗装置,包括补苗车(1),所述补苗车(1)顶面固设有储存仓(2),其特征在于:所述补苗车(1)的一端底面安装有双目视觉相机(3),所述补苗车(1)上固设有导轨(4),所述导轨(4)上滑动连接有拔除组件(5),所述拔除组件(5)包括第一滑块(501),所述第一滑块(501)上滑动连接有T形块(514),所述T形块(514)外壁固设有支撑块(502),所述支撑块(502)下端固设有两个销轴(503),所述销轴(503)的外周壁转动连接有拔除卡爪(504),所述支撑块(502)上固设有第一移动框(50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甘蔗宿根区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甘蔗宿根区补苗装置,包括补苗车(1),所述补苗车(1)顶面固设有储存仓(2),其特征在于:所述补苗车(1)的一端底面安装有双目视觉相机(3),所述补苗车(1)上固设有导轨(4),所述导轨(4)上滑动连接有拔除组件(5),所述拔除组件(5)包括第一滑块(501),所述第一滑块(501)上滑动连接有t形块(514),所述t形块(514)外壁固设有支撑块(502),所述支撑块(502)下端固设有两个销轴(503),所述销轴(503)的外周壁转动连接有拔除卡爪(504),所述支撑块(502)上固设有第一移动框(50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甘蔗宿根区补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拔除组件(5)包括第一气缸(506),所述第一气缸(506)通过安装框(507)固设于支撑块(502)上端,所述支撑块(502)中部固设有限位块(508),所述限位块(508)上滑动连接有y形块(509),所述y形块(509)下端呈对称结构开设有两个通槽(510),所述通槽(510)内部滑动连接有两个圆杆(511),所述圆杆(511)的一端与拔除卡爪(504)上端固定连接,所述拔除卡爪(504)呈弧形,所述拔除卡爪(504)内壁固设有多个倾斜卡齿(512),所述拔除卡爪(504)外壁开设有排泥槽(513)。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甘蔗宿根区补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7)包括固定块(703),所述固定块(703)底面与其中一个第一连接块(6)顶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703)上转动连接有两个转轴(704),所述转轴(704)外周壁套接有第一齿轮(705),所述固定块(703)的一侧设有传动齿带(706),两个所述第一齿轮(705)分别与传动齿带(706)内部啮合连接,所述第一滑块(501)外壁通过安装座安装有第一伺服电机(707),所述第一伺服电机(707)的输出轴与位于下端的转轴(704)同轴连接,位于上端的所述转轴(704)两端外周壁分别与驱动盘(701)中部固定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甘蔗宿根区补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补苗车(1)后端通过安装座安装有第二气缸(12),所述第二气缸(12)的活塞杆与推块(804)外壁固定连接,所述钻杆(801)上端外周壁与弧形套管(803)上端转动连接,所述弧形套管(803)顶面通过安装座安装有钻孔电机(805),所述钻孔电机(805)的输出轴与钻杆(801)同轴连接,所述弧形套管(803)上端与外周壁固设有第二移动框(806),所述第二移动框(806)内壁与另一个推杆(702)外周壁滑动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甘蔗宿根区补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播种组件(9)包括调节块(901),所述调节块(901)与补苗车(1)滑动连接,所述调节块(901)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家文,张顺生,杨昆,刘高源,李啸宇,李明春,刘凯,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