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罗南伟专利>正文

一种地埋式垃圾中转站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6973141 阅读:2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地埋式垃圾中转站系统,包括垃圾箱、装卸活动桥、地坑、升降主油缸或气缸,所述的装卸活动桥包括桥、轨道、桥驱动油缸或气缸和控制站,所述轨道对称的设置在地坑两内壁一侧,所述桥对称的设置在轨道上,桥与轨道相互垂直且与地面平行,所述桥的两端通过滑轮与轨道滑动配合,所述驱动油缸或气缸一端与桥铰接,其另一端与升降主油缸或气缸铰接,所述控制站通过连接管与桥驱动油缸或气缸连接;所述的垃圾箱内有一箱底开关控制装置,包括底门驱动油缸或气缸、支撑杆和控制站。采用这种结构的垃圾中转站劳动强度小,操作方便、安全、成本低廉。(*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垃圾中转站系统,具体涉及一种地埋式垃圾中转站系统
技术介绍
地埋式垃圾中转站是将垃圾箱隐埋于地下,现有处理中转垃圾的方式是将垃圾箱升起,垃圾转运车运行至垃圾箱底下,然后,放下垃圾箱,或将垃圾箱箱底打开,垃圾放入垃圾转运车车箱内运走。在操作中,当垃圾箱升起后,放置垃圾箱的地方是一个地坑,垃圾转运车不能直接运行至垃圾箱箱底下,为了使垃圾转运车能够从地平面运行至垃圾箱底下, 现有的方式是制作两块能承载垃圾转运车,并和垃圾转运车的两个车轮之间的距离相同的桥,桥的两头固定使之成为一个整体的四边体,四边体的下方安装两块与桥在同一平面而方向垂直的轨道,轨道的长度是地坑的两倍,桥通过滑轮与轨道连接,通过机械牵引四边体可以在轨道上来回运动,当垃圾箱放置在地坑内时,四边体沿轨道运行至地坑的旁边,转运垃圾时,在垃圾箱升起后,通过机械牵引使四边体沿轨道运行至地坑的上面,垃圾转运车沿桥运行至垃圾箱底下,承载垃圾箱,或垃圾,并运走。这种方式存在以下缺点1、由于该桥的两头固定成为一个整体的四边体,两块桥之间的距离固定不变,不能适应车轮距离不同的多种车辆在同一垃圾中转站中转运垃圾;2、由于垃圾箱放置在地坑内时,四边体运行至地坑的旁边,其占地面积是地坑的两倍,浪费了土地。并且现有的垃圾箱运走后的地坑不安全,运输成本高,倾倒垃圾不方便,而且倒空垃圾后,还要将垃圾箱运送回来并吊装入垃圾箱地坑中,这样,处理一次垃圾需要进行两次吊装,因此工效很低。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的不足,申请人专利技术了一种《垃圾装卸装置》(专利号 ZL03234582. 8),提供了一种使垃圾箱箱底可以开关的装置,通过在垃圾箱一侧固定铰接安装一拉杆,在该拉杆的一端固定连接两根钢绳,两根钢绳分别通过滑轮与对称设置在垃圾箱上的左右挂钩固定连接,且挂钩之间安装有弹簧。这样,承载垃圾的转运车达到垃圾箱底后,通过手动的方式拉动拉杆,将垃圾箱箱底打开,垃圾自动放入转运车车箱,然后将垃圾箱回位,垃圾箱箱底与地面接触,同时在弹簧拉力的作用下,自动关闭垃圾箱底,如此反复, 即可实现垃圾的装卸。但是,在实际使用中我们发现其仍然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由于该专利的技术方案中,垃圾箱箱底的打开为手动方式,劳动强度较大;2、垃圾箱启吊后,打开箱底的拉杆离地面在3米以上,手工拉动拉杆开启垃圾箱底操作不方便;3、开启垃圾箱底的速度不可控制,垃圾从垃圾箱底自由放出,容易造成二次污染;4、在垃圾箱一侧固定铰链安装的拉杆的一端固定连接的钢绳在长期使用后容易锈蚀断裂,既增加了成本,又很不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垃圾中转站系统,该系统具有一种垃圾装卸活动桥,该桥的两块桥之间的距离可在地坑的范围内任意调节;该系统还具有一个带箱底开关控制系统的垃圾箱,不仅可以远程操作垃圾箱,并且使得底门的开启的速度和角度可控。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垃圾中转站系统包括垃圾箱、装卸活动桥、地坑、升降主油缸或气缸;所述的4 根升降主油缸或气缸分别安装在地坑的四个角;垃圾箱安装在4根升降主油缸或气缸的顶端,位于地坑的正上方,垃圾箱内具有一箱底开关控制装置;所述的装卸活动桥安装在地坑内。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箱底开关控制装置,包括底门驱动油缸或气缸、支撑杆和控制站;所述底门驱动油缸或气缸对称的固定在垃圾箱的两侧壁上,垃圾箱的两个箱底的一边分别与垃圾箱的另两个侧壁下端铰接在一起,在底门驱动油缸或气缸的活塞杆上端固定连接有法兰盘,所述支撑杆对称的设置在底门驱动油缸或气缸两侧,支撑杆一端与法兰盘铰接,其另一端与垃圾箱箱底铰接,所述控制站通过连接管与底门驱动油缸或气缸的缸体套筒连接。该控制装置在保持现有装置优点的基础上,完成垃圾箱底开关的动作只须在控制泵站上操作即可,劳动强度小,操作方便、安全;开启垃圾箱底的速度可以控制,垃圾从垃圾箱底放出不造成二次污染;该控制装置不易损坏维护费用低。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的底门驱动油缸或气缸包括液压油缸套筒和活塞杆,所述液压油缸套筒的最外层固定在下法兰上,活塞杆顶部固定在上法兰下方;所述液压油缸套筒以活塞杆为中心,由里向外层层相套。这样耗材料少,制造成本大大降低;同时在活塞杆以及里层的油缸套筒表面的上下两端都分别装配铸铁套管,这样又提高了升降液压装置的导向稳定性(摆动小),绕度好。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液压油缸套筒是由三级直升降式油缸套筒组成。在液压油缸套筒上开有进出油口。作为一种改进,在液压油缸套筒上还设置有排气孔。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各级油缸套筒的顶端设置有防尘圈,外层油缸套筒上的防尘圈一侧紧靠在其相邻内层油缸套筒的表面。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各级油缸套筒内侧设置有密封圈。作为一种改进,各里层油缸套筒下端设置有限位丝圈。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装卸活动桥包括桥、轨道、桥驱动油缸或气缸和控制站;所述轨道对称的设置在地坑两内壁一侧,其两端分别嵌入地坑另两侧内壁的地基中,所述桥对称的设置在轨道上,桥与轨道相互垂直且与地面平行,所述桥的两端通过滑轮与轨道滑动配合,所述桥驱动油缸或气缸一端与桥铰接,其另一端与升降主油缸或气缸铰接,所述控制站通过连接管与桥驱动油缸或气缸连接。两个桥之间的距离可在地坑的范围内任意调节,因此能适应车轮距离不同的多种车辆在同一垃圾中转站中转运垃圾,使其适应能力更强,工作效率大大提高;桥的活动占地面积是现有四边体桥运行占地面积的一半,节约了土地的使用面积;并且由于桥的活动占地面积是现有四边体桥运行占地面积的一半,故其轨道的长度也是现有轨道长度的一半,这样大大减少了轨道和建设费用,降低了中转站的建设成本。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的桥驱动油缸或气缸包括缸体套筒和活塞杆,活塞杆套接在缸体套筒内,所述缸体套筒与升降主油缸或气缸铰接,活塞杆与桥铰接,所述控制站通过连接管与缸体套筒连接。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桥与垃圾箱底门打开形成的垃圾箱开口相平行,且位于垃圾箱开口的正下方。使得倾倒垃圾不易洒漏。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地埋式垃圾中转站系统在使用中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提供的地埋式垃圾中转站系统底门驱动油缸或气缸的结构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地埋式垃圾中转站系统底门驱动油缸或气缸的横截面剖视图。图中标记1为桥,2为轨道,3为驱动油缸或气缸,4为控制站,5为地坑,6为滑轮, 7为升降主油缸或气缸,8为连接管,9为缸体套筒,10为活塞杆,11为法兰盘,12为活塞杆, 13为底门驱动油缸或气缸,14为支撑杆,15为垃圾箱,16为缸体套筒,17、18、19为油缸套筒,20为下法兰,21为进出油,22为排气孔,23为防尘圈,24为为密封圈,25铸铁套管,26为限位丝圈,27为垃圾箱底门,28为垃圾箱开口,四为连接管。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包括垃圾箱、装卸活动桥、地坑、升降主油缸或气缸;所述的4根升降主油缸或气缸分别安装在地坑的四个角;垃圾箱安装在4根升降主油缸或气缸的顶端,位于地坑的正上方,垃圾箱内具有一箱底开关控制装置;所述的装卸活动桥安装在地坑内。如图1所示的优选例一种地埋式垃圾中转站系统,包括垃圾箱15、装卸活动桥、地坑5、升降主油缸或气缸7,所述的4根升降主油缸或气缸7分别安装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埋式垃圾中转站系统,包括垃圾箱、装卸活动桥、地坑、升降主油缸或气缸;所述的4根升降主油缸或气缸分别安装在地坑的四个角;垃圾箱安装在4根升降主油缸或气缸的顶端,位于地坑的正上方,垃圾箱内具有一箱底开关控制装置;所述的装卸活动桥安装在地坑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南伟
申请(专利权)人:罗南伟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