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事故预案和运行方式进行评估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6972593 阅读:1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对事故预案和运行方式进行评估的方法,首先绘制电网设备的图形和拓扑结构;通过电网拓扑结构和导入的遥测数据,结合电网中的安全自动装置,模拟某一或某几个设备故障后的负荷转移、电流越限、安全自动装置动作情况、用户失电情况;在尽量满足双电源的情况下,自动判断运行方式是否满足电源可靠性和静稳定性方面的要求;还能够针对指定设备智能生成对应不同检修方式的事故预案。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自动生成对运行方式和设备故障所造成影响的评估,为调度编制运行方式和调度事故处理的决策提供有用的信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网设备等领域中一种。
技术介绍
在电网主设备停役及特殊运行方式下,调度需要根据接线方式和负荷情况等安排好合理的运行方式,并做好相应的事故预案,对于事故发生时可能造成的影响和事故处理提前进行分析和判断。由于现有的系统都是侧重于实时信息,无法反映某一设备断开后,相关设备安全自动装置动作的情况,更无法显示电网负荷转移等信息,因此调度在进行方式安排时,都是通过SCADA (调度自动化系统)或PMS (输配电生产管理系统)系统人工获取系统拓扑结构和设备负荷情况,手工计算负荷转移后相应设备的负载情况,以确定最佳的运行方式。这种运行方式的好坏,完全取决于运行方式人员的经验和责任心。在获取设备负荷时,调度还能通过SCADA的综合查询系统,按照某些条件生成一系列设备负荷情况的表格, 但在查询特定设备负荷时,还需人工从中查找。在重要设备停役时,调度还需要编写事故预案,传统都是人工编写,速度慢,而且可能存在错漏。另外,目前调度SCADA系统中的高级应用,如PAS系统,可以针对220千伏及以上电压等级设备,进行互联电网的潮流计算和安全校验等;但是,对于220千伏以下电压等级的终端电网设备不适用,而且未考虑由于安全自动装置等设备对潮流转移造成的影响,同时未能具有智能生成事故预案等实用功能,具有很大的局限。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通过扩展自动化系统的功能,对现有运行方式从可靠性、安全稳定分析等方面进行科学评估,并能对于设备故障可能造成的影响,进行负荷转移、设备过载情况、安全自动装置动作情况、影响范围及涉及用户等方面的评估并智能生成调度事故预案。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其包含步骤a、根据导入的设备运行数据及电气量信息,绘制电网系统中各个电气设备的图形,并根据图形的连接关系生成系统拓扑结构;步骤b、根据设备安全自动装置动作情况及动作时间,模拟安全自动装置的动作,并推演出负荷转移后系统的潮流分布情况;步骤C、根据调度在绘制的图形中设置的设备运行状态,以及给出的系统拓扑结构,从可靠性和静稳定性方面对系统设备的运行方式进行评估;步骤d、对于不同故障跳闸设备,根据给出的该设备的潮流、负荷信息,以及导入的其他系统采集的电气量信息,生成对应不同检修方式的事故预案。步骤a中,绘制图形及拓扑结构所需的系统设备的数据信息,是调度手动导入的电气设备的运行参数;或者,通过与外部的调度自动化系统SCADA或输配电生产管理系统PMS进行实时互联, 来获取所需的系统设备的数据信息;由所述调度自动化系统SCADA提供设备的电气量及运行状态量信息,由所述输配电生产管理系统PMS提供系统的图形信息和拓扑信息。步骤b中,对设备状态的判断逻辑如下步骤bl、在系统正常运行方式下,设定设备总是处于运行状态;不管设备是否有自切装置,在调度设定运行方式时设定该设备为停电状态,在事故预案生成时设定为故障设备;步骤132、设定最上级电网设备为常运行,在终端网络中,如果下级设备没有自切装置, 则下级设备的运行状态与上级设备运行状态相同,即上级设备停电,则下级设备停电;上级设备运行,则下级设备运行;步骤b3、在终端网络中,如果设置了自切装置,那么 步骤b3-l、上级设备运行,则下级设备运行;步骤b3-2、上级设备停电,若下级设备有自切装置,且切向设备为运行状态,则在一定时间的延时后自切动作,将该下级设备所带负荷加至切向设备;步骤b3-3、上级设备停电,若下级设备有自切装置,且切向设备停电,则自切不动作; 步骤b4、在自切动作的基础上,如果还设置有联切装置,则判断该下级设备的位置,并进一步进行步骤b4-l、下级设备在二、三段母线的,在一定时间的延时后,将该二、三段母线的负荷叠加至一、四段母线上,使设备运行;步骤b4-2、下级设备在一、四段母线的,在一定时间的延时后,将该一、四段母线的负荷叠加至二、三段母线上,再经过一定时间的延时后,二、三段母线的负荷再联切至一、四段母线上,使设备运行;步骤沾、在上下级设备的自切装置需要有相互配合的时间定值时,通过程序计时器来模拟其自切动作时间,使其与实际动作的情况相符合;调度可以人工设置设备的自切时间。步骤c中,对运行方式的评估工作,进一步包含 步骤Cl、设备供电可靠性评估对电网内所有设备的供电路径进行检索,如果任意两个及以上的设备供电路径有重合,即认为所述两个及以上的设备由重合位置的电气设备单电源供电,不满足供电可靠性; 设置220千伏联络母线为最上级电源点,如不同设备供电路径的顶端设备为不同220千伏联络母线,则认为设备满足供电可靠性; 步骤c2,设备静稳定性评估对电网内所有设备负荷及负载率进行检索,如果任意设备负载率超过80%和100%,分别在重载设备及过载设备列表中列出;在运行方式安排中,将负载率超过80%的重载设备进行显示;在事故预案评估,即非正常运行方式下,只列出负载率超过100%的过载设备;步骤c3、若步骤cl、c2的评估结果不满足相关要求,调度调整系统的运行方式后,重复上述步骤cl、c2再次进行评估,直到评估结果满足可靠性和静稳定性的要求,完成运行方式的设置。步骤d中,根据不同检修方式的事故预案,进行事故预案生成的工作流程为 步骤dl、对于全停事故预案,对全停设备、切除负荷以及所有可能进行倒送的电源路径5进行统计;步骤d2、对于非全停事故预案,列出事故前后的负荷和负载率对比、切除负荷情况统计、事故对策措施,并对事故后运行主变的负载情况进行分类处理步骤d2-l、若运行主变过载,检索能翻出站外的线路,并列出线路所能翻出的负荷;对于这些线路翻出会导致下级变电站过载的情况,列出翻出后的过载设备和负载率,便于调度在翻负荷时,根据实际情况决定翻出负荷的线路;步骤d2-2、若运行主变未过载,检索由于自切而造成下级变电站设备过载的设备名称及负载率,便于调度确定是否有条件将自切出去的负荷翻回该运行主变。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所述,其优点在于本专利技术能够绘制电网设备的图形和拓扑结构,自动生成对运行方式和设备故障所造成影响的评估,为编制运行方式和调度事故处理的决策提供有用的信息通过电网拓扑结构和导入的遥测数据,自动判断运行方式是否满足电源可靠性和静稳定性方面的要求;在现有系统拓扑的基础上,结合电网中的安全自动装置,模拟某一或某几个设备故障后的负荷转移、电流越限、安全自动装置动作情况、用户失电情况,并在尽量满足双电源的情况下,为负荷转移、方式调整等提供参考意见,并智能生成不同检修方式的事故预案,为调度事故处理提供更为简洁、实用和有效的处理手段。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专利技术所述评估方法中设备动作推演的工作流程图3是本专利技术所述评估方法中运行方式评估的工作流程图; 图4是本专利技术所述评估方法中事故预案智能生成的工作流程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所述,能够通过电网拓扑结构和导入的遥测数据,自动判断运行方式是否满足电源可靠性和静稳定性方面的要求;还可以根据设备安全自动装置动作情况及动作时间,模拟安全自动装置的动作,并推演出负荷转移后系统的潮流分布情况;另外,针对指定设备智能生成事故预案,并且能提供比人工编写的事故预案更多的信息,如负荷转移方向、负荷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对事故预案和运行方式进行评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步骤a、根据导入的设备运行数据及电气量信息,绘制电网系统中各个电气设备的图形,并根据图形的连接关系生成系统拓扑结构;步骤b、根据设备安全自动装置动作情况及动作时间,模拟安全自动装置的动作,并推演出负荷转移后系统的潮流分布情况;步骤c、根据调度在绘制的图形中设置的设备运行状态,以及给出的系统拓扑结构,从可靠性和静稳定性方面对系统设备的运行方式进行评估;步骤d、对于不同故障跳闸设备,根据给出的该设备的潮流、负荷信息,以及导入的其他系统采集的电气量信息,生成对应不同检修方式的事故预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一鸣陈东顾黎强骆亮孙立明张晋张麟盛佳蓉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电力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