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壳体单元(22),用于具有两个加热回路的加热器,其中一个加热回路用于房间供热,另一个用于加热非饮用水。该壳体单元包括用于循环泵(8)的泵壳体(23)。该壳体单元(22)还包括用于切换加热回路的阀门,在安装状态下在其背面具有至少一个与用于加热非饮用水的板式热交换器(6)直接连接的连接件。在该壳体单元的一侧设置用于房间供热回流的开口(29)。在该壳体单元中构成有吸入腔(28),其与泵(8)的吸入口(26)连接,并通入两个通道,其中,通过阀体(32)可选地关闭这两个通道中的一个,其中一个通道通向用于回流的管道连接件(30),另一个通道通向板式热交换器(6)的连接件(4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加热器的壳体单元。
技术介绍
为了改进和简化供热设备的结构,特别是设计用于安装在墙壁上的热水器的结构,即结构紧凑的供热设备,例如煤气炉,在现有技术中,壳体单元通常由一个或多个合成材料注塑成型件组成,然后纳入(eingliedern)所需要的电气、电子、液压和机械部件。在此,这种用于纯房间供热设备的壳体单元在结构上与具有两个加热回路(Heizkreisen) 的供热设备的壳体单元显著不同,其中,一个用于房间供热,另一个用于非饮用水加热 (Brauchwassererwarmung)。后者除了一直存在的至少一个循环泵之外还具有热交换器(通常为板式热交换器)以及换向阀或其他的循环泵。在利用换向阀工作的结构类型中还有两种变形,即供水换向阀或回流换向阀。由专利文献EP 0918197B1公开了后一种结构类型的一种壳体单元。其中,在泵的吸入腔中设置换向阀,在此,阀体根据工作位置关闭或开启房间供热的回流管或来自板式热交换器的回流管。阀体位于约垂直设置在安装位置的杠杆上,杠杆的另一端从壳体向下密封伸出,在此,利用从外面安装在壳体上的电动伺服电机控制杠杆。以上所述壳体单元的缺点在于,通过阀体封闭或开启的两个管道末端由单独的注塑成型件构成,当实际的壳体制造完成之后,必须将注塑成型件纳入壳体中,这意味着需要额外的安装开销以及由于附加的部件引起的额外的工具费用。另外的缺点还有,在壳体单元的底侧设置电动机会阻碍自然的管道延伸(Leitimgsverlauf),特别是会导致用于房间供热的回流管绕道。因此,在此所描述的壳体单元的缺点在于,其在吸入侧具有相对复杂的管道布置(LeitimgsfUhrimgen),并且板式热交换器只能侧面移动地设置在背后,这与紧凑性的设计方案相冲突。在结构单元内部构成的去往板式热交换器的通道布置 (Kanalfuhrung)还需要设置高成本且单独制造的连接部件,这意味着更多的工具费用。
技术实现思路
在此背景下,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具有两个加热回路和一个设置在泵吸入侧的换向阀(即回流换向阀)的供热设备的加热器的壳体单元,该壳体单元制造简单, 生产成本低廉、使用方式多样。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用于具有两个加热回路的供热设备的加热器的壳体单元构成用于循环泵的泵壳体,并包括设置在泵吸入侧用于切换加热回路的阀门,其中所述的两个加热回路一个用于房间供热,另一个用于非饮用水加热。该壳体单元在安装状态下在背面具有至少一个连接件(Anschluss),用于直接连接用于非饮用水加热的板式热交换器。此外,该壳体单元在一侧具有用于房间供热回流的开口。在壳体单元内部构成的吸入腔具有两个通入其中的通道,泵的吸入口与吸入腔连接,其中,通过阀门的阀体可选地关闭这两个通道中的一个,在此,一个通道通向用于房间供热回流的管道连接件(Leitungsanschluss),另一个通道通向板式热交换器的回流连接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壳体单元优选可以通过至少一个连接件直接连接到在安装状态下连接在背面的板式热交换器。由于板式热交换器在实践中是由金属制成的比较坚固的部件,因此该连接件不仅可以是液压连接件,还可以是机械连接件,该连接件还可以在加热器内部机械地固定壳体单元。在此,通过合适地设置和规划通道,可以基于结构类型放弃在壳体单元内部纳入吸入腔的管段,并且还可以在不去除核心件(Kerne)的情况下制造壳体单元。这种壳体单元的生产允许工具只具有牵引和/或摆动核心件(Zieh-imd/oder Schwenkkerne)或类似的可反转核心件,这对于批量生产公知是特别有利的。壳体单元优选具有两个在安装状态下在背面上下重叠设置的连接件,将这些连接件设置并构造为,使它们适于并确定与板式热交换器的两个连接件对中的一对直接连接。 由此可以完全取消壳体单元的背面套管(Verrohrimg),通过这两个直接连接在板式热交换器上的连接件,不仅可以保证紧凑的结构,还可以确保对所涉及部件的良好的机械保持。当通入泵的吸入腔中的一个通道通向用于房间供热回流的管道连接件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扩展方案,另一个通道通向板式热交换器的连接件对的下连接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壳体单元可以安装在多个侧面,因为它可选地连接到板式热交换器的右连接件对或左连接件对。因此,也可以为不同结构类型的加热器提供壳体单元。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扩展方案,特别优选为壳体单元在底侧设置用于房间供热回流的开口。这个开口用于从壳体单元的内部取出部件,其优选大于传统的管道连接件,其中, 为了以后连接回流管,在那里设置相应的管道连接件,例如在那里通过金属部件或合成材料部件一体化地构成管道连接件。此外,特别优选使回流管从下面通入壳体单元,因为它此后近乎直接通过加热器。在这种加热器中,特别是在壁挂式加热器中,通常有四个输水连接管道从下面进入。在壳体单元中在吸入腔中构成的通道优选由耸立于吸入腔中的管段构成,这些管段的设置和取向使它们彼此对齐并相间隔地结束于吸入腔。这样,在这些端部之间可以通过公知的方式设置围绕杠杆臂设置的阀体,通过该阀体能够可选地关闭或开启一个或另一个通道。特别优选将阀体设置在杠杆的端部上,杠杆在安装状态下基本水平设置,并在侧面,优选在左侧密封地向外通过壳体壁,杠杆的另一端部与从外面安装在壳体单元上的伺服电机相耦合。这种侧面安装的伺服电机是易于接近的,因此在运行中,也就是说在安装状态下,通过很少的操作就可以进行更换。为了将主循环中所夹带的气体分离出去(这些气体通常是由房间供热的加热回路以及其他回路带来的),优选将壳体单元构造为,在吸入腔上连接气体分离壳体 (Luflabscheidegehaus),该气体分离壳体是壳体单元的一部分。这样的气体分离壳体通常与结构单元一体化构成,并位于吸入口前的区域内,在这里的流动是最平稳的,并因此使气体分离最有效。以上所述类型的加热器通常在供热供水管道和供热回流管道之间具有可利用限压阀关闭的旁路,以便确保在房间供热时即使关闭所有的恒温阀,也能够保证加热器内部的循环功能,并因此从主热交换器散热。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的扩展方案,将壳体单元构造为,使旁路通入泵的吸入腔中,其中,限压阀在吸入腔侧被纳入壳体单元中。这些特征虽然描述了前面所述壳体单元的一种优选的扩展方案,但是也可以优选独立地使用以上所述的特征。由于限压阀在吸入腔侧被纳入壳体单元中,因此通过对壳体单元合适的规划,可以最大可能地放弃用于旁路的套管,在壳体单元上有相应的用于旁路的管道连接件就足够了。为了能够进一步节省加热器内的传统的旁路管道,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扩展方案, 使旁路至少部分地通过向热交换器供应热量的管道延伸,在此,特别是在壳体单元中,在背面连接在热交换器上的通道也构成旁路的一部分。这种结构特别有利的实施方式(通过这种实施方式可以最终几乎完全放弃独立的旁路管道)基于以下的思想通过板式热交换器引入的管道最终形成相对于加热器的通向房间供热暖气片的管道的平行管道,其在合适的线路中也可作为旁路管道。在此,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扩展方案,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壳体单元具有从板式热交换器通向用于切换加热回路的阀门的通道,该通道具有旁路分支,该分支在正常操作时通过限压阀关闭并通入吸入腔。为了也可在通过阀门关闭的热交换回流管道中确保旁路功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加热器的壳体单元,所述加热器具有两个加热回路其中一个加热回路用于房间供热,另一个用于加热非饮用水,该壳体单元构成用于循环泵(8)的泵壳体(23),并且在所述泵(8)的吸入侧具有用于切换所述加热回路的阀门(14),其中,在安装状态下在所述壳体单元(22)的背面设置至少一个与用于加热非饮用水的板式热交换器(6)直接连接的连接件(40),其中,在一侧设置用于房间供热回流的开口(29),在所述壳体单元中构成吸入腔(28),所述泵(8)的吸入口(26)连接在所述吸入腔上,并通入两个通道,其中,通过所述阀门(14)的阀体(32)可选地关闭这两个通道中的一个或另一个,其中,一个通道通向用于回流的管道连接件(2),另一个通道通向所述板式热交换器(6)的连接件(40)。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拉尔斯·汉尼巴尔森,
申请(专利权)人:格伦德福斯管理联合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K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