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低位揿手的立式油压千斤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971805 阅读:1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案公开了一种具有低位揿手的立式油压千斤顶,包括底座、油缸部件、活塞杆部件、外套部件、顶帽部件、回油阀杆部件、泵体部件、泵芯部件、揿手部件、集成阀块,其特征在于:揿手部件由阶梯状冲压件与一钢管焊接而成,阶梯状冲压件的上部板块将左侧板和右侧板联结为一体,左侧板、右侧板各自的下端部分别在揿手后部的两处母线位置进行电焊联结,在左侧板和右侧板上同轴地制作有第一销轴孔和第二销轴孔,并在左侧板和右侧板上下直角内弯曲位置设有过渡内圆弧面,在揿手后部的轴线位置设有揿手插孔,揿手后部呈上翘状。本案的有益效果:一是确保了千斤顶的吸油、压油行程,二是提高了揿手部件的抗弯刚度和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油压千斤顶,具体来说是一种具有低位揿手的立式油压千斤顶
技术介绍
立式油压千斤顶作为随车工具,其操作性能的优劣事关在许多场合能否顺利地维修维护汽车,特别是在更换汽车轮胎工作中的适用性效果和其应有特质能否得到发挥。传统的立式油压千斤顶由于将分散在其底座各处的吸油单向阀、压油单向阀、安全调压阀集中组合在一较小的阀体上,使得千斤顶的制造、调试过程变得简单。然而,这种集成式组合阀体被置入泵体下方的底座孔后,便又引出了如此的问题要保证泵体泵芯有足够的上下位移空间实现高效的吸油、压油操作,则应当保留原泵体泵芯的高度,这样,用于牵动泵芯作上下位移的揿手部件就会突现出它因位处高位而引发揿手向上转动时,与之联接的操作手柄碰撞汽车壳体,造成汽车外壳油漆的损坏,限制了立式油压千斤顶吸油与压油行程,使操作效率大打折扣,且传统结构的冲压件揿手由于会承受很大的弯矩作用,易发生变形开裂而导致千斤顶的功能性失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方案的缺陷,着眼于有效解决在对揿手向上牵动过程中,操作手柄碰撞汽车壳体导致的吸、压油行程不足以及揿手强度缺乏导致的揿手开裂等问题,提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低位揿手的立式油压千斤顶,包括底座、油缸部件、活塞杆部件、外套部件、顶帽部件、回油阀杆部件、泵体部件、泵芯部件、揿手部件、集成阀块,其特征在于:揿手部件(9)由阶梯状冲压件与一钢管焊接而成,在左侧板(36)和右侧板(37)上同轴地制作有第一销轴孔(39)和第二销轴孔(40),并在左侧板(36)和右侧板(37)上下直角内弯曲位置设有过渡内圆弧面(41),在揿手后部(33)的轴线位置设有揿手插孔(4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殷吉华张耀心陈有源
申请(专利权)人:常熟通润汽车千斤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