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绞式二分裂防滑球绞间隔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970503 阅读:2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预绞式二分裂防滑球绞间隔棒。包括用于连接导线的线夹本体、球压盖、用于将球压盖连接于前述本体之上的螺钉和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两端均为球头结构,所述球压盖具有半球窝一,还包括预绞丝;所述线夹本体的外端设钩、内端设半球窝二;所述线夹本体、球压盖通过所述螺钉将所述支撑杆端头的球头结构活动连接在半球窝一和半球窝二内;所述钩的外表面上设有用于定位预绞丝的定位凸起;所述导线设于所述线夹本体的钩内、并通过所述预绞丝将导线与线夹本体连为一体。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线夹本体外端采用钩形结构、增加预绞丝后,可徒手安装,安装方便,可靠性好,安装质量易于控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超高压、特高压输电线路用的间隔棒,特别是预绞式二分裂防滑球绞间隔棒
技术介绍
远距离、大容量的超高压、特高压输电线路,每相导线采用了二根、三根、四根、六根、八根及以上的分裂子导线。为了满足电气性能,降低表面电位梯度,以及在短路情况下, 导线线束间不致产生电磁力造成相互吸引碰撞、鞭击,或虽然引起瞬间的吸引碰撞,但事故消除后即能恢复到设计的间距的正常状态,需要保证分裂导线线束间距保持不变,为此需要在档距中适当的位置安装适当规格和数量的间隔棒。安装导线间隔棒,同时还能对次档距振荡和微风振动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定型的二分裂间隔棒为球绞间隔棒。如图1所示,它的结构特点为(1)球绞间隔棒的绞结球头杆5与支撑管7采用铝合金铆钉6铆接的连接方式,在长期的运行中由于微风振荡的长时间作用,铆钉及铆接处容易产生磨损而造成事故,存在安装隐患。(2)通过螺栓螺母3将球绞间隔棒的线夹本体1的连接将球压盖4锁紧来实现球头支撑管5与线夹本体1的连接。(3)球绞间隔棒采用了夹头式结构,间隔棒对导线8的夹持和握着是通过螺栓螺母3紧固线夹1和线压盖2来实现的,导线8的受力面局限在夹头的宽度之内,通常为几十毫米,受力区域过小,存在因产生应力集中而损伤导线的安全瘾患。(4)球绞间隔棒的夹头式结构,需要通过螺栓螺母3将线夹本体1固定在导线8上,由于使用了螺栓螺母,所以安装时需要严格控制安装力矩,否则,或者因安装力矩偏小而导致间隔棒对导线的夹持偏松从而导致间隔棒的顺线握力不达标,或者因安装扭矩过大而导致间隔棒对导线的夹持过紧造成对导线的过度挤压从而损坏导线,存在安全方面的不足。(5)球绞间隔棒通过螺栓螺母来固定的方式安装在导线上,安装阶段,安装操作人员需要带相应的工具(如力矩扳手等)攀爬到塔上进行高空作业,作业负担较大,工作效率低。(6)验收阶段,为了准确检查每个线夹甚至每个螺栓的的安装扭矩是否符合要求,技术人员不得不逐基攀爬上杆塔,逐一对间隔棒的安装扭矩进行测量,工作量大,工作强度大,工作难度大,危险性大。(7)安装过程如果操作人员不慎,螺栓螺母可能会从杆塔上滑落,轻则造成螺栓螺母掉入草丛或山谷而遗失,重则击中塔下协助的工作人员造成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了一种结构更加合理、可靠性更高、抗疲劳特性好、防滑移性能好、安装方便的预绞式二分裂防滑球绞间隔棒。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包括用于连接导线的线夹本体、球压盖、用于将球压盖连接于前述本体之上的螺钉和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两端均为球头结构,所述球压盖具有半球窝一,还包括预绞丝;所述线夹本体的外端设钩、内端设半球窝二 ;所述线夹本体、球压盖通过所述螺钉将所述支撑杆端头的球头结构活动连接在半球窝一和半球窝二内;所述钩的外表面上设有用于定位预绞丝的定位凸起;所述导线设于所述线夹本体的钩内、并通过所述预绞丝将导线与线夹本体连为一体。所述钩的内表面设有防滑保护衬垫;所述防滑保护衬垫的外表面设有凸起,所述钩的内表面设有与所述凸起连接的孔。所述螺钉尾部为管状结构。本专利技术的线夹本体外端采用钩形结构、增加预绞丝后,可徒手安装,安装方便,可靠性好,安装质量易于控制。采用预绞丝安装方式,使得间隔棒整体与导线的接触面由几十毫米扩大到一米左右,将间隔棒对导线的夹紧力均勻地分布到更大的区域内,有效地减小了线夹出口处的应力集中,减缓导线疲劳,很好地保护了导线。另外,预绞丝还具有一定的阻尼效果,能在一定程度上优化间隔棒的阻尼特性。此外,本专利技术的线夹本体与球压盖通过特殊结构的螺钉紧固后,可将其管状结构端铆压破开,避免了自行脱离的隐患,为双重保险结构。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背景机构示意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4是本专利技术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情况下线夹本体上钩的结构示意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情况下线夹本体上钩的结构示意7是本专利技术中防滑保护衬垫的结构示意8是本专利技术中螺钉的结构示意中1是线夹本体,2是线压盖,3是螺栓螺母,4是球压盖,5是球头结构,6是铆钉,7是支撑管,8是导线,9是防滑保护衬垫,10是螺钉,11是支撑杆,12是安装预绞丝,13 是安装标记,14是定位凸起,15是孔,16是凸起,17是管状结构。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如图2-8所示包括用于连接导线8的线夹本体1、球压盖4、用于将球压盖 4连接于前述本体1之上的螺钉10和支撑杆11 (全实心结构,相比与
技术介绍
的支撑管7, 其强度更高),所述支撑杆11的两端均为球头结构5,所述球压盖4具有半球窝一,还包括预绞丝12 ;所述线夹本体1的外端设钩、内端设半球窝二 ;所述线夹本体1、球压盖4通过所述螺钉10将所述支撑杆11端头的球头结构5活动连接在半球窝一和半球窝二内;所述钩的外表面上设有用于定位预绞丝12的定位凸起14 ;所述导线8设于所述线夹本体1的钩内、并通过所述预绞丝12将导线8与线夹本体1连为一体。所述钩的内表面设有防滑保护衬垫9;所述防滑保护衬垫9的外表面设有凸起16, 所述钩的内表面设有与所述凸起16连接的孔15。所述螺钉10尾部为管状结构17。鉴于安装预绞丝12时有多种缠绕形式,因此本专利技术具有多种实施方式。如图2、6 所示是第一种实施方式,是预绞丝逐一安装的形式(以三根预绞丝为例);在三根预绞丝的情况下,设有四个定位凸起14。如图3、5所示是第二种实施方式,在多根预绞丝整体缠绕形式下,至少需要两个定位凸起14。下面进一步详细本专利技术产品的制作过程在线夹本体1内表面嵌有一块高强度、抗老化性能好的防滑保护衬垫9,嵌有防滑保护衬垫9的线夹本体1与球压盖4通过螺钉10紧固安装在支撑杆11的绞结球头5上, 整个间隔棒通过安装预绞丝12安装在导线8上。线夹本体1,在其与支撑杆11连接端的内侧呈球窝状,与其导线8的连接侧的外部设置有限制预绞丝位置窜动的限位销(即定位凸起14),当安装预绞丝整体安装时限位销为二只,当安装预绞丝需要一根一根逐一安装时,即位销为四或五个,限位销的数量为预绞丝的根数加一;所述线夹本体1内侧夹持导线1的弧面上设置有防滑保护衬垫9,所述线夹本体1与所述防滑保护衬垫9的接触面上设置有一个适当的固定孔15,与防滑保护衬垫9 上的凸起16相匹配,凸起16恰好能够嵌入固定孔15,实现衬垫9的限位。线夹本体1与防滑保护衬垫9之间除了采用固定孔15和与之相匹配的凸起16嵌入式固定外,在其接合面还涂有特殊的粘合剂,实现了双重固定。防滑保护衬垫9的外径与线夹本体1的内径相匹配,防滑保护衬垫9的内径与导线8的直径相匹配。球压盖4,在其与支撑杆11连接端的内侧呈球状,与线夹本体1 一端球窝一的尺寸匹配、形状相同。线夹本体1与球压盖4的球窝面对正夹持在所述支撑杆11的一端的球头 5上,并通过所述螺钉10可靠地紧固。螺钉10,其一端呈半球形,半球形上设置有一字形槽,时可适应装配时使用一字起的需要;所述螺钉10的另一端呈管状结构17。装配时,螺钉10贯穿过球压盖4的通孔,通过螺纹贯穿过在所述线夹本体1的螺纹孔,先通过螺纹部分拧紧,再用压机由线夹1侧将螺钉10的管状端部适当铆压使其破开,从保证螺钉10永远不会从线夹本体1的螺纹孔中自行脱离,采用了螺纹与铆压的双重紧固。支撑杆11,其二端均呈窝球形,窝球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预绞式二分裂防滑球绞间隔棒,包括用于连接导线的线夹本体、球压盖、用于将球压盖连接于前述本体之上的螺钉和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两端均为球头结构,所述球压盖具有半球窝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预绞丝;所述线夹本体的外端设钩、内端设半球窝二;所述线夹本体、球压盖通过所述螺钉将所述支撑杆端头的球头结构活动连接在半球窝一和半球窝二内;所述钩的外表面上设有用于定位预绞丝的定位凸起;所述导线设于所述线夹本体的钩内、并通过所述预绞丝将导线与线夹本体连为一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庄大清庄大宏郭树龙王建虎庄杰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华厦电力成套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