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969432 阅读:1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冰箱,所述冰箱(1)采用了下述结构:将储藏空间(40)通过分隔构件(42)而划分为上储藏室(5)和其下方的下储藏室(6),并分别设有上冷冻室门(5B)、主冷冻室门(6C),其中,在分隔构件(42)背部的小空间(48)内设置水平地延伸的冷气导管(49),从背部将冷气送入该冷气导管,并吹出至下方的下储藏室(6)。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冰箱不会缩窄食品储藏空间,且能够有效地防止分隔构件的结露。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涉及一种冰箱
技术介绍
近年来,迫切期望冷冻室的大容量化,在同时具备冷冻室、冷藏室的冰箱中,通过水平的分隔构件来将储藏室划分为上下两段,并对冷冻室、冷藏室均分别设置门(door)。已知有采用下述结构的冰箱在如上所述的冰箱的冷冻室中,设置将冷冻室内部予以上下划分的水平的分隔板而划分为上储藏室、下储藏室,从设在下储藏室后方的冷气导管(duct)向下储藏室吹出冷气。在此类冰箱的情况下,不仅无法均勻地冷却下储藏室,而且因水平的分隔板突出至下储藏室内而存在会缩窄储藏空间(space)的问题。而且,由于在上储藏室的一侧划分设置有制冰室,因此从制冰室内的制冰盒(ice box)掉落的冰会留在其下方的分隔板上。因此,在从制冰室抽出制冰盒,或将抽出的制冰盒推入制冰室内部时,留在分隔板上的冰可能会造成妨碍而引起制冰盒无法顺滑地出入,或者无法将制冰盒推入深处而制冰室门无法完全关闭的问题。日本专利特开2000-46455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有鉴于上述
技术介绍
的问题而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会缩窄冷冻室的储藏空间且能够均勻地冷却的冰箱。而且,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顺滑地进行制冰室内的制冰盒的出入操作的冰箱。本实施方式的冰箱的特征在于,将冷冻室内的储藏空间通过水平地跨及所述储藏空间的冰箱内前表面部的左右两侧壁间而设的分隔构件而划分为上储藏室与其下方的下储藏室,在所述分隔构件的背面,在所述上储藏室与下储藏室之间形成水平的小空间,在所述储藏空间的背面,形成使冷气循环的冷气导管,在所述小空间内,从后方朝向所述分隔构件而设置冷气吹出用导管,使所述冷气导管的冷气通过所述冷气吹出用导管内并从所述冷气吹出用导管上形成的冷气吹出口而吹出至所述下储藏室内。据此,能够提供一种不会缩窄冷冻室的储藏空间且能够均勻地冷却的冰箱。而且,所述冰箱的特征在于,在所述上储藏室内具备制冰室,该制冰室收纳对制成的冰进行储藏的制冰盒,在所述分隔构件上,设有使从所述制冰室掉落的冰落入所述下储藏室的连通部。据此,能够提供一种可顺滑地进行制冰室内的制冰盒的出入操作的冰箱。附图说明图1是第1实施方式的冰箱的立体图。图2是在第1实施方式的冰箱中打开对开式门,并抽出其他门的状态的立体图。图3是从背部观察第1实施方式的冰箱的立体图。图4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冰箱的储藏空间的剖面图。图5是图4的A-A线剖面图。图6是第1实施方式的冰箱的主冷冻室内收纳的副冷冻盒(case)、主冷冻盒、其背部的冷气导管及冷冻冷却器的立体图。图7是从下方观察第1实施方式的冰箱的储藏空间的分隔构件、冷气导管、其背部的冷气导管及冷冻冷却器的立体图。图8是第2实施方式的图4的A-A线剖面图。图9是图8的B-B线剖面图。图10是第2实施方式的冰箱的主冷冻室内收纳的副冷冻盒、主冷冻盒、其背部的冷气导管及冷冻冷却器的立体图。图11是从下方观察第2实施方式的冰箱的储藏空间的分隔构件、冷气导管、其背部的冷气导管及冷冻冷却器的立体图。1 冰箱2 冷藏室3 蔬菜室3A:蔬菜盒3B 门4 制冰室4A 制冰盒4B:制冰室门401 制冰盘402 加强板403:开口5 上冷冻室/上储藏室5A 上冷冻盒(上盒)/上冷冻室盒5B:上冷冻室门6 主冷冻室/下储藏室6A 主冷冻盒(下盒)/主冷冻室盒6Aa:冷气进入口6B:副冷冻盒(副盒)6C:主冷冻室门11 左门12:右门15 纵分隔构件21、22:铰链30 隔热板/真空隔热板31 真空隔热板/散热管40:储藏空间/制冰室41 隔热分隔板42 分隔构件43:散热管/加强板44 冷冻冷却器45 冷气导管45A:冷气吸入口46 上侧的冷气吹出口47:下侧的冷气吹出口48 小空间49 冷气吹出用导管/冷气导管49A 冷气导管部/冷气导管49B 盖构件49C 连通部49D 倾斜筋49E 倾斜部50 (朝下的)冷气吹出口51:后端开口部52:筋54 铝板141、142:衬垫A-A 线B-B 线具体实施例方式(第1实施方式)以下,根据附图来详细说明第1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3所示,第1实施方式的冰箱1将冰箱内的大致上半部分作为由对开式地开闭的两扇门11、12所封闭的冷藏室2,在其下方划分设置有蔬菜室3,在该蔬菜室3 之下划分设置有制冰室4和作为上储藏室的上冷冻室5,再在它们之下划分设置有作为下储藏室的主冷冻室6。在蔬菜室3内收纳有蔬菜盒3A,在制冰室4内收纳有制冰盒4A。在上冷冻室5内,收纳有作为上盒的上冷冻室盒5A,而且,在主冷冻室6内收纳有作为下盒的主冷冻室盒6A和急速冷冻用副冷冻盒6B。急速冷冻用副冷冻盒6B是作为副盒而以滑动的方式载置于主冷冻室盒6A上,呈箱状且上方形成开口。所述各盒分别呈抽出式地被收纳着。并且,对蔬菜盒3A、制冰盒4A、上冷冻室盒5A、主冷冻室盒6A分别安装有门3B、制冰室门4B、上冷冻室门5B、主冷冻室门6C。在冷藏室2的前表面开口部,设有沿宽度方向划分开口部且利用设在冰箱本体的左右两侧的铰链(hinge)21、22而转动自如地支撑着的对开式的左门11(朝左)以及右门 12(朝右),冷藏室2的前表面开口部由两门11、12封闭着。在两门11、12的背面周缘部,分别遍及整周而安装着具备磁体(magnet)(未图示) 的衬垫(gasket) 141、142。而且,在图1、图2中,在左门11的自由端侧的背面,与衬垫141 一同设有遍及纵向的大致全长的长度的纵分隔构件15。在同时打开两门11、12后关闭时或者打开任一者后关闭时,由该纵分隔构件15与衬垫141、142来密闭冷藏室2的动作如下。当从纵分隔构件15处于大致垂直于门表面的姿势的开门状态开始关闭左门11 时,纵分隔构件15借助弹簧作用而转动至大致平行于门表面的姿势为止,由此,纵分隔构件15的表侧面的左半部分相向于左门11的自由端部的背侧面,纵分隔构件15的表侧面的右半部分相向于右门12的自由端部的背侧。然后,插入至衬垫141、142的内部的磁石吸附于纵分隔构件15的表面的铁板,衬垫141、142密接于纵分隔构件15的表面,从而密闭冷藏室2。如图3所示,冰箱1的箱体是由外箱及相对于该外箱而以隔开空间而重合的方式配置于内侧的内箱形成,且由填充有发泡氨基甲酸酯(urethane)的隔热板(panel)构成, 但通过在所述空间内配置真空隔热板30,可进一步提高隔热性。通过上述结构,可使隔热板的厚度变薄,确保内容积宽大,并且实现外容积的紧凑 (compact)化。而且,在冰箱1的侧面、顶面、前表面的隔热板内围着散热管31,以实现冷却器的散热,并且通过使各部分保持低温状态与外部气体接触而防止结露。参照图4 图7,对冰箱1的蔬菜室3更下方的由隔热分隔板41分隔的储藏空间 40进行说明。由图4、图5的剖面图可明确的是,该储藏空间40是由跨及储藏空间40的冰箱内前表面部的左右两侧壁间所设的分隔构件42而分隔成上冷冻室5和其下方的主冷冻室6。在分隔构件42的前表面内部,插通有前述的散热管43,通过对该分隔构件42进行加热,使分隔构件42的表面接触外部气体而结露受到抑制。在上冷冻室5内,可抽出地收纳着前表面安装有上冷冻室门5B的上冷冻室盒5A。 在主冷冻室6内,也是可抽出地收纳着前表面安装有主冷冻室门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冰箱,其特征在于,将冷冻室内的储藏空间通过水平地跨及所述储藏空间的冰箱内前表面部的左右两侧壁间而设的分隔构件而划分为上储藏室与其下方的下储藏室,在所述分隔构件的背面,在所述上储藏室与下储藏室之间形成水平的小空间,在所述储藏空间的背面,形成使冷气循环的冷气导管,在所述小空间内,从后方朝向所述分隔构件而设置冷气吹出用导管,使所述冷气导管的冷气通过所述冷气吹出用导管内并从所述冷气吹出用导管上形成的冷气吹出口而吹出至所述下储藏室内。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真下拓也笹川孝治武下正宪野口好文谷口一寿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东芝东芝家用电器控股株式会社东芝家用电器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