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侯俊民专利>正文

一种回收净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968626 阅读:2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造纸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回收净化装置,由池体、设于池体口的溢水槽、设于池体口周沿的收集槽、设于池体的进水管、设于池体底部的出水管,所述进水管的出水方向与池体壁相切,以形成旋涡,收集槽内的水循环回收于清水池,出水管与混合池相连,自动补充水量及实现细纤维的回收。由于采用上述结构,该装置可净化废水和回收细纤维,并且循环得利用废水,实现无污染排放,节约大量能源。(*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造纸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回收净化装置
技术介绍
现在瓦楞纸浆的生产,一般由旧纸纤维直接搅拌分离,纸浆从设备的下部混合出料,浮渣与沉渣难以分离,须经除沙器、纤维分离器、离心筛、浓缩机、跳筛、磨浆机才得成品纸浆,浮渣碎片多,工艺复杂,设备成本高,耗电,生产中排放出大量的废水和大量的细纸浆,不能回收,造成极大的浪费和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回收净化装置,该装置可化水和回收细纤维。一种回收净化装置,由池体、设于池体口的溢水槽、设于池体口周沿的收集槽、设于池体的进水管、设于池体底部的出水管,所述进水管的出水方向与池体壁相切,以形成旋涡,收集槽内的水循环回收于清水池,出水管与混合池相连,自动补充水量及实现细纤维的回收。由于采用上述结构,该装置可净化废水和回收细纤维,并且循环得利用废水,实现无污染排放,节约大量能源。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回收净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溢水槽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所示,所述回收净化装置,由池体31、设于池体31 口的溢水槽34、设于池体31 口周沿的收集槽32、设于池体31的进水管35、设于池体31底部的出水管36,所述进水管35的出水方向与池体壁相切,以形成旋涡,收集槽32内的水循环回收于清水池,出水管36与混合池相连,自动补充水量及实现细纤维的回收。权利要求1. 一种回收净化装置,其特征是由池体、设于池体口的溢水槽、设于池体口周沿的收集槽、设于池体的进水管、设于池体底部的出水管,所述进水管的出水方向与池体壁相切, 收集槽内的水循环回收于清水池,出水管与混合池相连。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造纸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回收净化装置,由池体、设于池体口的溢水槽、设于池体口周沿的收集槽、设于池体的进水管、设于池体底部的出水管,所述进水管的出水方向与池体壁相切,以形成旋涡,收集槽内的水循环回收于清水池,出水管与混合池相连,自动补充水量及实现细纤维的回收。由于采用上述结构,该装置可净化废水和回收细纤维,并且循环得利用废水,实现无污染排放,节约大量能源。文档编号D21F1/66GK202081337SQ20112001787公开日2011年12月21日 申请日期2011年1月20日 优先权日2011年1月20日专利技术者侯俊民 申请人:侯俊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回收净化装置,其特征是:由池体、设于池体口的溢水槽、设于池体口周沿的收集槽、设于池体的进水管、设于池体底部的出水管,所述进水管的出水方向与池体壁相切,收集槽内的水循环回收于清水池,出水管与混合池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俊民
申请(专利权)人:侯俊民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