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调整LED电流的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967914 阅读:2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调整发光二极管LED电流的电路,包括:单输出恒流源、多路LED输出电路,与所述多路LED输出电路相连的控制总线,任意一路LED输出电路包括:负载电路、调整电路、电流调节电路和调整控制电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调整LED电流的电路,通过负载电路、调整电路、电流调节电路和调整控制电路调整每一路LED输出电路的电流,从而实现对LED光源的颜色、色温、显色指数、亮度等特性参数的调节,避免了由于采用多路恒流DC/DC电路对各路电流进行调节造成的成本高的问题。(*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器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调整LED电流的电路
技术介绍
光源发射光的颜色与理想黑体在某一温度下辐射的光色相同时,理想黑体的温度即该光源的色温。光色愈偏蓝,色温愈高;光色愈偏红,则色温愈低。色温在3300K以下有稳重的气氛,温暖的感觉;色温在3000-5000K为中间色温,有爽快的感觉;色温在5000K以上有冷的感觉。不同的应用场景,需要不同色温的光源。常规的技术方案是采用恒压模块+多路恒流直流转直流电源DC/DC电路对每一路电流进行调整,如图1所示,DC/DC恒流电路可以为高频变换电路。恒压模块的输出作为多路恒流电路的输入,每路DC/DC恒流电路独立做恒流控制,可以根据需要独立设置每路的电流大小,从而调节不同颜色的发光二极管LED灯的亮度,实现光源的颜色或色温的调节。由于上述方案中,每路调整LED的电流的电路都需要使用一个单独的恒流DC/DC 电路,因此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调整LED电流的电路。其具体方案如下一种调整LED电流的电路,包括单输出恒流源、多路LED输出电路,与所述多路 LED输出电路相连的控制总线,任意一路LED输出电路包括负载电路、调整电路、电流调节电路和调整控制电路,其中所述负载电路包含多个串联的LED,所述负载电路的一端与所述单输出恒流源的第一输出端相连,所述负载电路的另一端与所述调整电路输入端相连;所述调整电路包括与所述负载电路相连的调整管,和一端与所述调整管相连的电流取样电路,所述电流取样电路的另一端与所述单输出恒流源的第二输出端相连,所述调整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电流调节电路的输入端相连;所述电流调节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调整控制电路的第一输入端相连,所述电流调节电路将所述调整电路输出的取样电流根据需要进行调整,转换为与所述取样电流对应的控制信号,输入到所述调整控制电路;所述调整控制电路的第二输入端与所述控制总线相连,输出端与所述调整管相连,所述调整控制电路将所述控制信号与所述控制总线的电压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调整所述调整管的阻抗,以实现对该路LED输出电路电流的调节。优选的,所述电流取样电路为第一可调电阻Rsl,所述电流调节电路为与所述第一可调电阻Rsl相连的导线。优选的,所述电流取样电路为第一电阻Rl。 优选的,所述电流调节电路包括一端与所述调整电路输出端相连的第二电阻 R2,所述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开关Sl和滤波电路的输入端相连,所述第一开关Sl的另一端接地,在脉冲信号的控制下实现开关的闭合和开启,所述滤波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调整控制电路输入端相连。优选的,所述滤波电路包括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一电容Cl、第一运算放大器Ul和第二电容C2,其中,所述第三电阻R3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电阻R2相连,所述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分别于所述第一电容Cl和第四电阻R4相连,所述第一电容Cl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运放Ul的反相输入端相连,所述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运放Ul的同相输入端相连,所述第一运放Ul的同相输入端与所述第四电阻R4通过所述第二电容接地,所述第一运放Ul的输出端与所述调整控制电路输入端相连。 优选的,所述调整控制电路包括第五电阻R5、第二运放U2和补偿网络;所述第五电阻R5的一端与所述电流调节电路的输出端相连,另一端与所述控制总线相连;所述第二运放U2的反相输入端与所述电流调节电路的输出端相连,所述第二运放U2的同相输入端与所述控制总线相连;所述补偿网络并联于所述第二运放U2的反相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所述第二运放U2的输出端与所述调整管相连。优选的,所述电流调节电路包括第六电阻R6和第二可调电阻Rs2 ;所述第六电阻R6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电阻Rl的高电位端相连,另一端与所述调整控制电路输入端相连;所述第二可调电阻Rs2的一端与所述调整控制电路输入端相连,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电阻Rl的低电位端相连。优选的,所述电流调节电路还包括阻抗匹配电路,所述的阻抗匹配电路为由一运放组成的电压跟随器,所述运放的反相输入端与输出端相连,所述运放的同相输入端连接至所述第六电阻R6和所述第二可调电阻Rs2的公共连接点,所述运放的输出端连接至所述调整控制电路输入端相连。优选的,所述调整控制电路包括第八电阻R8、第九电阻R9、第十电阻R10、二极管 D1、第四运放U4、第五运放TO和补偿网络;所述第八电阻R8的一端与所述电流调节电路的输出端相连,另一端与所述第四运放U4的反相输入端相连;所述第九电阻R9的一端与所述第四运放U4的同相输入端相连,另一端与电源Vcc 相连;所述第四运放U4的同相输入端通过所述第十电阻RlO与所述控制总线相连;所述补偿网络并联于所述第四运放U4的反相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所述第四运放U4的输出端与所述调整管相连;所述第五运放U5的同相输入端与所述电流调节电路的输出端相连;所述第五运放U5的反相输入端与所述控制总线相连;所述二极管Dl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五运放TO的反相输入端,所述二极管Dl的阴极连接所述运放TO的输出端。优选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管为N沟道增强型MOS管,所述MOS管的漏极与所述负载电路相连,源极与所述电流取样电路的输入端相连,栅极与所述调整控制电路的输出端相连。 优选的,当所述调整管为第一NPN管Qnl时,Qnl的集电极与所述负载电路相连,发射极与所述电流取样电路的输入端相连,基极与所述调整控制电路的输出端相连,所述调整控制电路还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三运放U3输出端与所述第一 NPN管Ql基极间的第十一电阻Rll ;当所述调整管为第一 PNP管Qpl时,Qpl的发射极与所述负载电路相连,集电极与所述电流取样电路的输入端相连,基极与所述调整控制电路的输出端相连,所述调整电路还包括第十二电阻R12和第二 NPN管Qn2,所述第十二电阻R12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三运放U3输出端,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 NPN管Qn2的基极,所述第二 NPN管Qn2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一 PNP管Qpl的基极相连,所述第二 NPN管Qn2的发射极接地。优选的,当所述调整管为第三NPN管Qn3时,Qn3的集电极与所述负载电路相连,发射极与所述电流取样电路的输入端相连,基极与所述调整控制电路的输出端相连,所述调整控制电路还包括连接于所述第四运放U4输出端与所述第三NPN管Qn3基极间的第十三电阻R13 ;当所述调整管为第二 PNP管Qp2时,Qp2的发射极与所述负载电路相连,集电极与所述电流取样电路的输入端相连,基极与所述调整控制电路的输出端相连,所述调整电路还包括第十四电阻R14和第四NPN管Qn4,所述第十四电阻R14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四运放U4输出端,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四NPN管Qn4的基极,所述第四NPN管Qn4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二 PNP管Qp2的基极相连,所述第四NPN管Qn4的发射极接地。优选的,所述控制总线通过电阻R与电源Vcc相连。优选的,所述多路LED输出电路中,不同路的LED灯为颜色不同的LED灯或色温不同的白光LED灯。优选的,所述单输出恒流源的输出电流可调,所述LED组成的光源的亮度随着所述单输出恒流源的输出电流变化而变化。由上述方案可以看出,本技术公开的调整LED电流的电路,通过负载电路、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电路;所述调整控制电路的第二输入端与所述控制总线相连,输出端与所述调整管相连,所述调整控制电路将所述控制信号与所述控制总线的电压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调整所述调整管的阻抗,以实现对该路LED输出电路电流的调节。输出端相连,所述调整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电流调节电路的输入端相连;所述电流调节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调整控制电路的第一输入端相连,所述电流调节电路将所述调整电路输出的取样电流根据需要进行调整,转换为与所述取样电流对应的控制信号,输入到所述调整控制LED,所述负载电路的一端与所述单输出恒流源的第一输出端相连,所述负载电路的另一端与所述调整电路输入端相连;所述调整电路包括:与所述负载电路相连的调整管,和一端与所述调整管相连的电流取样电路,所述电流取样电路的另一端与所述单输出恒流源的第二1.一种调整发光二极管LED电流的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单输出恒流源、多路LED输出电路,与所述多路LED输出电路相连的控制总线,任意一路LED输出电路包括:负载电路、调整电路、电流调节电路和调整控制电路,其中:所述负载电路包含多个串联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良安姚晓莉
申请(专利权)人:英飞特电子杭州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