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磁铁氧体磁芯的开隙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6961195 阅读:2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软磁铁氧体磁芯的开隙方法,应用于对具有待磨面及待开隙面的软磁铁氧体磁芯原胚的研磨环节中,首先提供一用于研磨待磨面的第一磨床及一用于研磨开隙面的第二磨床;然后,设置一用于传送所述软磁铁氧体磁芯原胚的传送带;接着在第二磨床上设置一双头开隙砂轮,并依据软磁铁氧体磁芯的尺寸预设双头开隙砂轮的参数;当在传送带上放置多排原胚时,依次运行第一磨床、第二磨床及传送带,由第一磨床研磨所述原胚的待磨面后,再由传送带将原胚输送至第二磨床,由该双头开隙砂轮对原胚的待开隙面进行一次开隙作业,以此来提高生产效率、节约设备成本及人工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软磁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软磁铁氧体是品种最多、应用最广、用量最大的一种磁性材料,是电子信息和家电工业等的重要基础功能材料。经过半个多世纪各国铁氧体公司的科研生产,世界软磁铁氧体性能得到了很大的改进和提高,其产量逐年高速递增,应用领域的范围也不断扩大。当今世界软磁铁氧体的生产有两个特点一是亚洲更加突出其中心和大本营地位;二是生产重心已完成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的战略转移。据有关专家预测,2004年全球软磁铁氧体产量约为40. 5吨,2005年上升至45吨,年增长率达11%。美国继续保持负增长,日本、西欧很可能在现有能力上徘徊或减少,而以中国和印度为代表的亚洲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将呈现快速发展趋势,其软磁铁氧体产量将占全球总产量的3/4以上,这是因为这些国家或地区具有廉价的劳动力、丰富的原材料资源及能源,还有大量的电子变压器和电感器厂家以及全球最大的彩色电视机、显示器、电脑及外设制造业。近年来,电脑、移动通信、光纤通信、EMC、DVD、数字电视以及新型照明灯具等发展很快,为软磁铁氧体的应用开辟了更大的市场,在这一市场中,发展较快的软磁铁氧体产品主要有以下几类功率铁氧体,约占软磁铁氧体总量的50% ;高磁导率铁氧体,约占总量的 25% ;宽带射频和电子镇流器与照明变压器用软磁铁氧体,约占总量的10% ;抗电磁干扰 (EMI)铁氧体元件,约占总产量的5%。权威机构对世界软磁铁氧体行业评估后认为,世界软磁铁氧体需求量在今后4年 5年间每年仍将以10%左右的速度增长,21世纪将是高档软磁铁氧体的发展时期。在现有技术中,软磁铁氧体磁芯大多经由烧结等工艺形成的,以锰-锌铁氧体磁芯为例,以狗203、Mn3O4, ZnO为主要原料,通过混合、预烧、粗粉碎、砂磨、喷雾造粒五个工序制成锰-锌功率软磁铁氧体料粉,再将料粉加到成型压机上进行成型压制,经成型、烧结、 磨削、检验、包装等步骤制得所述软磁铁氧体磁芯。例如,应用于变压器的功率型软磁铁氧体磁芯,在对其加工磨削中一般都要求开气隙,其主要目的是不让变压器饱和等,以便提高所述变压器工作中的稳定性,所以,在对用于变压器的功率型软磁铁氧体磁芯磨削加工时都要依据最终的使用场合而设定的电感性能要求来进行开隙。目前,本行业现有的开隙工艺都是双排作业,即一排为平面,另一排为开隙。这样的生产工艺耗时长,工作效率很低,成本又高,不利于提供企业产品的竞争力。所以,如何变革现有开隙工艺而提高生产效率,来达到节资降本的目的,以避免以上所述的种种缺点,已经成为为相关领域之业者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对软磁铁氧体磁芯开隙是造成的生产工艺耗时长,工作效率很低,成本高,不利于提供企业产品的竞争力等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 应用于对软磁铁氧体磁芯原胚的研磨环节中,所述软磁铁氧体磁芯原胚具有待磨面及待开隙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开隙方法至少包括以下步骤首先,提供一用于研磨所述软磁铁氧体磁芯原胚待磨面的第一磨床及一用于研磨所述软磁铁氧体磁芯原胚待开隙面的第二磨床;其次,设置一用于传送所述软磁铁氧体磁芯原胚的传送带,以令所述传送带工作时带动所述软磁铁氧体磁芯原胚依次经过所述第一磨床及第二磨床;然后,于所述第二磨床上设置一双头开隙砂轮,并依据所述软磁铁氧体磁芯的尺寸预设所述双头开隙砂轮的参数;接着,于所述传送带上放置多排所述软磁铁氧体磁芯原胚;最后,依次运行所述第一磨床、第二磨床及传送带,由所述第一磨床研磨所述软磁铁氧体磁芯原胚的待磨面后,再由所述传送带将所述软磁铁氧体磁芯原胚输送至所述第二磨床,由所述双头开隙砂轮对所述软磁铁氧体磁芯原胚的待开隙面进行一次开隙作业。于本专利技术之中,所述的软磁铁氧体磁芯为应用于变压器中的软磁铁氧体磁芯,所述软磁铁氧体磁芯的待开隙面具有中柱,且所述软磁铁氧体磁芯的待开隙面为所述的软磁铁氧体磁芯原胚的中柱正面。于本专利技术之,于步骤(3)的预设所述双头开隙砂轮的参数中,首先要设定所述软磁铁氧体磁芯的外形尺寸为A0,设定所述软磁铁氧体磁芯的中柱尺寸为B0,然后再设定所述双头开隙砂轮总宽度为Al,设定所述双头开隙砂轮中的其中一个单头隙刀宽度为Bi,其中,Al = A0+B1,B1 = B0+2mm。且,所述双头开隙砂轮由一压片固定在所述第二磨床上。于具体的实施方式中,砂轮的外形尺寸大小视所配磨床机台的型号而定,例如NSG-300型通过式磨床所用砂轮大小规格为C 300,NSG-400型通过式磨床所用砂轮大小规格为C 400,以此类推。于步骤(3)的预设所述双头开隙砂轮的参数中,还包括设定所述双头开隙砂轮的两个单头隙刀之间凹槽深度为Cl,其为固定值,Cl = 150mm。如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主要是通过设置一双头开隙砂轮,实现了对用于变压器的软磁铁氧体磁芯进行一次开双隙,不但提高了生产效率,也节约设备成本及辅助物料的支出,同时还不增加人工成本。目前,专利技术人已将所有用于变压器的软磁铁氧体磁芯全部实施了本专利技术。现与原来开隙技术相对比,由原来的双排作业,一排为平面,另一排为开隙,增加到了现在的四排作业,二排为平面,另二排为开隙,生产效率提高了 200%。依照我公司现有5条磨削开隙生产线的规模计算,由此衍生的人工费用一项方面已为企业每月节省大约2万元左右,节省劳动力25人;由此衍生的设备费用一项方面已为企业节省投资大约220万元左右,共节省NSG-300型通过式磨床10台,CGZ-2000型超声波清洗机5台;由此衍生的用电费用一项方面已为企业每月节省大约0. 75万元左右,共计15 台设备;由此衍生的用水费用一项方面已为企业每月节省大约0. 9万元左右,共计20个常开冲洗喷头。由此可知,采用本专利技术专利有效解决了在现有磨削设备的基础上实现一次完成开双隙的问题,在实际的应用中,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节约了设备成本以及辅助物料的支出,同时大大地降低了人工成本,从而提升了企业的竞争力。附图说明图1显示为本专利技术的中软磁铁氧体磁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显示为本专利技术的中所用设备示意图。图3显示为本专利技术的中双头开隙砂轮的结构示意图。图4显示为本专利技术的中双头开隙砂轮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专利技术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不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请参阅图1及图3,图1显示为本专利技术的中软磁铁氧体磁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显示为本专利技术的中所用设备示意图; 图3显示为本专利技术的中双头开隙砂轮的结构示意图;图4显示为本专利技术的中双头开隙砂轮的正面结构示意图。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基本构想, 遂图式中仅显示与本专利技术中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型态、数量及比例可为一种随意的改变,且其组件布局型态也可能更为复杂。如图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应用于对软磁铁氧体磁芯原胚的研磨环节中,所述软磁铁氧体磁芯1原胚具有待磨面11及待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软磁铁氧体磁芯的开隙方法,应用于对软磁铁氧体磁芯原胚的研磨环节中,所述软磁铁氧体磁芯原胚具有待磨面及待开隙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开隙方法至少包括以下步骤:(1)提供一用于研磨所述软磁铁氧体磁芯原胚待磨面的第一磨床及一用于研磨所述软磁铁氧体磁芯原胚待开隙面的第二磨床;(2)设置一用于传送所述软磁铁氧体磁芯原胚的传送带,以令所述传送带工作时带动所述软磁铁氧体磁芯原胚依次经过所述第一磨床及第二磨床;(3)于所述第二磨床上设置一双头开隙砂轮,并依据所述软磁铁氧体磁芯的尺寸预设所述双头开隙砂轮的参数;(4)于所述传送带上放置多排所述软磁铁氧体磁芯原胚;以及(5)依次运行所述第一磨床、第二磨床及传送带,由所述第一磨床研磨所述软磁铁氧体磁芯原胚的待磨面后,再由所述传送带将所述软磁铁氧体磁芯原胚输送至所述第二磨床,由所述双头开隙砂轮对所述软磁铁氧体磁芯原胚的待开隙面进行一次开隙作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龙飞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继顺磁性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