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姚维华专利>正文

制冷设备除霜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960018 阅读:1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制冷设备除霜器,包括制冷剂及、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连接管道,所述排气阀门连接的主管用分配管安装1号阀门和5号阀门,其中1号阀门连接通向蒸发器的1号支管、5号阀门连接通向冷凝器的5号支管,所述吸气阀门连接的主管用分配管安装3号阀门和7号阀门、其中3号阀门连接通向蒸发器的3号支管,7号阀门连接通向冷凝器的7号支管,且,在一种制冷状态下,所述3号阀门和5号阀门打开,1号阀门和7号阀门关闭;在一种除霜状态下,所述3号阀门和5号阀门关闭,1号阀门和7号阀门打开。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制冷设备除霜器的压缩机连接可选择的开关的分管道,同时具有制冷和除霜功能,除霜方便,省时,环保,省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制冷设备除霜器,特别涉及一种零度以下中途需要化霜的冷库的制冷设备除霜器。
技术介绍
目前,公知的冷冻设备中均安装有制冷机组,其工作原理是通过压缩成高温高压制冷剂气体经冷却膨胀后来制冷。在制冷一段时间后,蒸发器会结满霜,除霜需要停机,或者采用专门的除霜器。以25立方冷库来计算。需要化霜了就担心冷冻产品怎样搬运,怎样按排人员,冷库里有多少产品,搬运是否方便;最近有没有空余时间,化霜时冷冻产品需要用什么来保住冻品温度,库内霜等多长时间会自已熔化干净,等等。这样化一次霜需要耗费人工,影响其它工作,设备越大耗工时越大。同样以25立方冷库来计算,传统的除霜方法需要用水冲去制冷结霜部位,至少需要3至5立方水,非常不环保。传统的除霜方法耗时长,这又带来冷冻品容易在这段时间受热升温易变质的问题。同时,冷库中的霜越多,制冷时间越长,耗电量越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制冷设备除霜器,其节省冷库除霜时的时间,人工。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提供这样一种制冷设备除霜器来实现,其包括在制冷设备除霜器内流通以进行压缩热交换的制冷剂;包括吸气阀门和排气阀门的压缩机,所述压缩机从吸气阀门吸入低压制冷剂,压缩成高压制冷剂液化气从排气阀门排出;安装于制冷室外的冷凝器;安装于制冷室内的蒸发器;连接前述的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的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阀门连接的主管用分配管安装1号阀门和5号阀门,其中1号阀门连接通向蒸发器的1号支管、5号阀门连接通向冷凝器的5号支管,所述吸气阀门连接的主管用分配管安装3号阀门和7号阀门、其中3号阀门连接通向蒸发器的3号支管,7号阀门连接通向冷凝器的7号支管,且,在一种制冷状态下,所述3号阀门和5号阀门打开,1号阀门和7号阀门关闭;在一种除霜状态下,所述3号阀门和5号阀门关闭,1号阀门和7号阀门打开。进一步的,所述排气阀门连接的主管上安装有6号阀门,所述吸气阀门连接的主管上安装有8号阀门。进一步的,所述蒸发器和冷凝器之间的主管用分配管分别安装9号阀门、11号阀门和12号阀门,所述12号阀门连接的支管上安装有干燥过滤器、膨胀阀等除液器(包括冷热除液器供液阀)。进一步的,所述制冷设备除霜器手动化霜,11号支管上安装有11号阀门,11号阀门开启度控制在压缩机排气压力在1. SMPa以内。进一步的,所述制冷设备除霜器自动化霜,11号支管上安装有压缩机制冷量相匹配的毛细管。进一步的,所述冷凝器为风冷冷凝器或水冷冷凝器。进一步的,所述制冷剂主要成分为氨或氟里昂。进一步的,前述的各个阀门为手动阀门。进一步的,前述的各个阀门为电动阀门。本专利技术的制冷设备除霜器的压缩机连接可选择的开关的分管道,同时具有制冷和除霜功能,除霜方便,省时,环保,省电。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图。11号阀门12 12号阀门51三通33号阀门20压缩机55第二分配管55号阀门21排气阀门56三通66号阀门23吸气阀门60第三分配管77号阀门30冷凝器70干燥过滤器88号阀门31出液阀门71三通99号阀门40蒸发器1111号阀门50第一分配管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图。如图1,本专利技术的制冷设备除霜器包括压缩机20,安装在冷冻室外的压缩机组的冷凝器30,安装在冷冻室内的蒸发器40和连接在它们之间的单个或多个管道及阀门。所述压缩机压缩制冷剂,制冷剂在制冷除霜机内交换流动以实现蒸发器的热交换。如图1,1号阀门1,5号阀门5,6号阀门6连接在一个第一分配管50的三个管口上。1号阀门1连接到蒸发器40,中间经过一个三通56,5号阀门5通过一个三通51到冷凝器30的进口。6号阀门6接压缩机20的排气阀门21。即,排气阀门21连接的主管分开形成安有1号阀门1、通向蒸发器40的1号支管和安有5号阀门5、通向冷凝器30的5号支管。3号阀门3,7号阀门7,8号阀门8连接在一个第二分配管55的三个管口上。3号阀门3连接到蒸发器40,1号阀门1与3号阀门3共用一个三通56并联于蒸发器40上。5号阀门5安装于分配管50经一个三通51至冷凝器30。7号阀门7接到5号阀门5与冷凝器 30之间的三通51上。8号阀门8接到压缩机20的吸气阀门23。即,吸气阀门23连接的主管分开形成安有3号阀门3、通向蒸发器40的3号支管和安有7号阀门7,经一个三通51 通向冷凝器30的5号支管。9号阀门9,11号阀门11,12号阀门12连接在一个第三分配管60的三个管口上。 9号阀门9接至蒸发器40的进口。11号阀门11接至冷凝器30出液阀门31。12号阀门12 连接膨胀阀、电磁阀、干燥过滤器70,与出液阀门31侧的三通71连接。如图1,在制冷时,3号阀门3,5号阀门5,6号阀门6,8号阀门8,9号阀门9,12号阀门12为开启状态,1号阀门1、7号阀门7和11号阀门11为关闭状态。此时,制冷设备除霜器的制冷剂的低压蒸汽被压缩机20吸入并压缩成高温高压蒸汽后,从左侧的排气阀门 21排出,依次经过6号阀门6、第一分配管50,5号阀门5,最后流到冷凝器30,冷凝器30将高温高压蒸汽形态的制冷剂凝结为高压液体,在凝结过程中,冷凝剂放出热量。高压液体形态的制冷剂从冷凝器30的出液阀门31流出,依次经过干燥过滤器70、膨胀阀、电磁阀、12 号阀门12、第三分配管60、9号阀门9,流到蒸发器40中。在蒸发器40中在低压下蒸发,在蒸发过程中,制冷剂吸收周围的热量。降低室内的空气。蒸发器40进行热交换,并将放热后变温的空气放在制冷室内。如此制冷室内空气不断循环流动,达到降低温度的目的。如图1,在除霜时,1号阀门1,6号阀门6,7号阀门7,8号阀门8,9号阀门9,11号阀门11为开启状态,12号阀门12自由状态(开启或关闭),5号阀门5、3号阀门3为关闭状态。此时,相比较前述的制冷过程,制冷剂的流向基本上是相反的,室内蒸发器40起到制冷过程中冷凝器30的作用,即制冷剂在蒸发器40中液化放出热量,不断增蒸发器40表面的温度;而室外的冷凝器30起到制冷过程中蒸发器40的作用,即制冷剂在冷凝器30中汽化吸收热量。具体的,制冷设备除霜器的制冷剂的低压蒸汽被压缩机20吸入并压缩成高温高压蒸汽后,从左侧的排气阀门21排出,依次经过6号阀门6、第一分配管50、1号阀门1,最后流到蒸发器40,蒸发器40将高温高压蒸汽形态的制冷剂冷却成高压液体,在冷却过程中, 制冷剂放出热量。增加蒸发器40表面的温度。蒸发器40进行热交换,而高压液体形态的制冷剂从蒸发器40流出,依次经过9号阀门9、第三分配管60、11号阀门11、三通71、最后流到冷凝器30。在冷凝器30中在低压下蒸发,在蒸发过程中,制冷剂吸收冷凝器30中冷却剂的热量。以上说明是化霜器其本原理。单进单出管路,多进单出管路,单进多出管路,多进多出管路都可以使用,风冷式制冷压缩机组和水冷式制冷压缩机组都可使用该制冷设备除霜器。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的6号阀门6,8号阀门8,9号阀门9,12号阀门12并非是必须的,视情况也可以取消,直接采用管道连接。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的冷凝器可以采用风冷式冷凝器,也可以采用水冷式冷凝器,或其他业界知晓的可达到类似功效的的冷凝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制冷设备除霜器,包括:在制冷设备除霜器内流通以进行压缩热交换的制冷剂;包括吸气阀门和排气阀门的压缩机,所述压缩机从吸气阀门吸入低压制冷剂,压缩成高压制冷剂液化气从排气阀门排出;安装于制冷室外的冷凝器;安装于制冷室内的蒸发器;连接前述的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的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阀门连接的主管用分配管安装1号阀门和5号阀门,其中1号阀门连接通向蒸发器的1号支管、5号阀门连接通向冷凝器的5号支管,所述吸气阀门连接的主管用分配管安装3号阀门和7号阀门、其中3号阀门连接通向蒸发器的3号支管,7号阀门连接通向冷凝器的7号支管,且,在一种制冷状态下,所述3号阀门和5号阀门打开,1号阀门和7号阀门关闭;在一种除霜状态下,所述3号阀门和5号阀门关闭,1号阀门和7号阀门打开。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维华
申请(专利权)人:姚维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