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959032 阅读:1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连接器,该电连接器的连接槽内具有至少一个导向结构,该导向结构具有一导向面,对接件插入电连接器的连接槽并旋转至终止位置的过程中,对接件的导电接触位置的后边缘会在导向面的引导下使对接件的导电接触位置与上、下排导电端子接触部间相对于插入方向发生至少一次滑动摩擦,使得对接件上导电接触位置与上、下排导电端子接触部间的滑动摩擦不仅限于插入时的一次,从而能够更有效地清洁对接件上导电接触位置的导电介质表面,使电连接器能够提供更好的导电接触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对导电接触面具有清洁作用的电连接器。
技术介绍
电连接器是一类实现器件与器件、组件与组件、系统与系统之间电气连接和信号传递的物理器件。电连接器在使用过程中常因为接触接口的不清洁而影响接触效果,严重的甚至于丧失接触效果。此现象在卡缘类电连接器上尤为严重,卡缘类电连接器一般是焊接于母电路板,并承接一对接件,实现母电路板与对接件的电气连接和信号传递,以前的方式是对接件插入电连接器插槽底部后,在头部前后位置不发生相对移动情况下旋转至终止位置,如图9、10、11所示,这样端子接触点和对接件的接触位置始终都只有在插入时发生的一次滑动摩擦,这样对接件的接触位置只被端子接触点清洁一次,故此常有接触效果不好的现象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连接器,该电连接器可以更有效地清洁对接件上导电接触位置的导电介质表面,使电连接器提供更好的导电接触效果,且结构简单、易于实施。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连接器,包括一焊接于母电路板的绝缘本体、收容于所述绝缘本体的若干上排导电端子和若干下排导电端子,所述绝缘本体上开设有用于承接对接件的连接槽,上排导电端子接触部和下排导电端子接触部皆位于所述连接槽内,所述对接件插入所述电连接器的连接槽后,上排导电端子接触部和下排导电端子接触部电性夹持对接件后端的导电接触位置,上排导电端子焊接部和下排导电端子焊接部分别穿出绝缘本体且电性焊接于母电路板,所述连接槽内具有至少一个导向结构,所述导向结构具有一导向面,所述导向面与所述对接件的导电接触位置的后边缘相抵触,所述导向面自下而上具有由后往前倾斜的趋势。由于该具有导向面的导向结构的存在,对接件插入电连接器的连接槽并旋转至终止位置的过程中,对接件的导电接触位置的后边缘会在导向面的引导下使对接件的导电接触位置与上、下排导电端子接触部间相对于插入方向发生至少一次滑动摩擦,从而起到有效清洁对接件的导电接触位置的导电介质表面的作用,使电连接器能够提供更好的导电接触效^ ο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导向结构与所述连接槽为一体。即该具有导向面的导向结构是一体成型于绝缘本体的连接槽内的。所述导向结构为独立于所述连接槽的独立机构,所述导向结构组装入所述连接槽。所述连接槽内开设有至少一个导向结构收容槽,每个导向结构固接于与其对应的导向结构收容槽中。所述导向结构具有一与所述导向结构收容槽相干涉配合的插接端,所述插接端固定插接于所述导向结构收容槽中。所述导向结构的导向面由第一竖直面、斜面和第二竖直面一体连接而成,所述斜面由下至上向前倾斜,所述斜面的下端连接所述第一竖直面,所述斜面的上端连接所述第二竖直面,对接件插入电连接器的连接槽并旋转至终止位置的过程中,对接件的导电接触位置的后边缘依次抵触第一竖直面、斜面和第二竖直面。所述导向结构收容槽开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连接槽的左右两端,所述导向结构对应设有两个。所述绝缘本体的左右两侧设有用于固定所述对接件的固持件,对接件插入电连接器的连接槽并旋转至终止位置时,所述固持件将所述对接件固定于终止位置。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电连接器的连接槽内具有至少一个导向结构,该导向结构具有一导向面,对接件插入电连接器的连接槽并旋转至终止位置的过程中,对接件的导电接触位置的后边缘会在导向面的引导下使对接件的导电接触位置与上、下排导电端子接触部间相对于插入方向发生至少一次滑动摩擦,使得对接件上导电接触位置与上、 下排导电端子接触部间的滑动摩擦不仅限于插入时的一次,从而能够更有效地清洁对接件上导电接触位置的导电介质表面,使电连接器能够提供更好的导电接触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电连接器整体外观图2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电连接器分解结构图3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电连接器剖视图4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导向结构的结构示意图5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绝缘本体结构图6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对接件插入所述电连接器的状态图7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对接件从插入位置旋转至终止位置过程示意图8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对接件固定于终止位置状态图9为对接件插入传统电连接器的状态图10为对接件插入传统电连接器后旋转至终止位置的过程示意图图11为对接件插入传统电连接器后固定于终止位置的状态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一种电连接器,包括一焊接于母电路板A的绝缘本体1、收容于所述绝缘本体的若干上排导电端子2和若干下排导电端子3,所述绝缘本体上开设有用于承接对接件B的连接槽4,上排导电端子接触部21和下排导电端子接触部31皆位于所述连接槽内, 所述对接件插入所述电连接器的连接槽后,上排导电端子接触部和下排导电端子接触部电性夹持对接件后端的导电接触位置Bi,上排导电端子焊接部22和下排导电端子焊接部32 分别穿出绝缘本体且电性焊接于母电路板,所述连接槽内具有至少一个导向结构,所述导向结构具有一导向面,所述导向面与所述对接件的导电接触位置的后边缘相抵触,所述导向面自下而上具有由后往前倾斜的趋势。由于该具有导向面的导向结构的存在,对接件插入电连接器的连接槽并旋转至终止位置的过程中,对接件的导电接触位置的后边缘会在导向面的引导下使对接件的导电接触位置与上、下排导电端子接触部间相对于插入方向发生至少一次滑动摩擦,从而起到有效清洁对接件的导电接触位置的导电介质表面的作用,使电连接器能够提供更好的导电接触效果。所述导向结构为独立于所述连接槽的独立机构,所述导向结构组装入所述连接槽。所述连接槽内开设有至少一个导向结构收容槽5,每个导向结构6固接于与其对应的导向结构收容槽中。所述导向结构具有一与所述导向结构收容槽相干涉配合的插接端61,所述插接端固定插接于所述导向结构收容槽中。所述导向结构的导向面62由第一竖直面621、斜面622和第二竖直面623 —体连接而成,所述斜面由下至上向前倾斜,所述斜面的下端连接所述第一竖直面,所述斜面的上端连接所述第二竖直面,对接件插入电连接器的连接槽并旋转至终止位置的过程中,对接件的导电接触位置的后边缘依次抵触第一竖直面、斜面和第二竖直面。所述导向结构收容槽开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连接槽的左右两端,所述导向结构对应设有两个。所述绝缘本体的左右两侧设有用于固定所述对接件的固持件7,对接件插入电连接器的连接槽并旋转至终止位置时,所述固持件将所述对接件固定于终止位置。权利要求1.一种电连接器,包括一焊接于母电路板(A)的绝缘本体(1)、收容于所述绝缘本体的若干上排导电端子(2)和若干下排导电端子(3),所述绝缘本体上开设有用于承接对接件 (B)的连接槽(4),上排导电端子接触部(21)和下排导电端子接触部(31)皆位于所述连接槽内,所述对接件插入所述电连接器的连接槽后,上排导电端子接触部和下排导电端子接触部电性夹持对接件后端的导电接触位置(Bi),上排导电端子焊接部(22)和下排导电端子焊接部(32)分别穿出绝缘本体且电性焊接于母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槽内具有至少一个导向结构,所述导向结构具有一导向面,所述导向面与所述对接件的导电接触位置的后边缘相抵触,所述导向面自下而上具有由后往前倾斜的趋势。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结构与所述连接槽为一体。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结构为独立于所述连接槽的独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连接器,包括一焊接于母电路板(A)的绝缘本体(1)、收容于所述绝缘本体的若干上排导电端子(2)和若干下排导电端子(3),所述绝缘本体上开设有用于承接对接件(B)的连接槽(4),上排导电端子接触部(21)和下排导电端子接触部(31)皆位于所述连接槽内,所述对接件插入所述电连接器的连接槽后,上排导电端子接触部和下排导电端子接触部电性夹持对接件后端的导电接触位置(B1),上排导电端子焊接部(22)和下排导电端子焊接部(32)分别穿出绝缘本体且电性焊接于母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槽内具有至少一个导向结构,所述导向结构具有一导向面,所述导向面与所述对接件的导电接触位置的后边缘相抵触,所述导向面自下而上具有由后往前倾斜的趋势。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朝樑
申请(专利权)人:优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