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降式变形观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944810 阅读:2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升降式变形观测装置,包括外杆、内杆,所述外杆相对于内杆作上下运动,所述外杆的下端上固定有夹紧环,该夹紧环露出外杆的一端设外螺纹,且该外螺纹沿圆周方向上开有多条收缩槽,夹紧环外还套有夹紧螺母,且该夹紧螺母与夹紧环螺纹连接,所述内杆的下端上固定有第一接头。由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标杆为升降式,克服了遮挡物对觇标的遮挡,且突破了地理位置的限制,可用于各类建筑物的变形观测。观测高度能根据需求确定,效果好,重量轻、携带方便。(*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测量装置,具体说涉及一种升降式变形观测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建设事业和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一些大型、高精度、结构复杂的建筑物不断涌现,工程中的变形观测日显重要,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国内外对于变形观测精度达到一级或特级的监测点,须采用强制归心装置,从而使归心误差小于0. Imm,见建设部《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强制归心装置需浇筑砼墩,而且占有一定的平面位置,且存在浇筑砼墩时间长、造价高、不回收等弊端,且有的需观测部位无浇筑砼墩的条件。而通过三角架来安置测量觇标,由于操作人员的技能、视差不同,三脚架的不稳定性、环境气候因素等影响,在仪器的整平、对中过程中均会产生各类误差,难以达到高等级变形观测精度的要求。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隐蔽式强制归心测量觇标(公告号 CN201436556U),此觇标的标芯由于埋设于地面下,对建筑物的正常运营没有任何影响,可无人值守,提高了操作人员的安全性;另外已强制归心,不需要三脚架,使觇标的中心与监测点处于同一水平、铅垂线上,避免整平、对中等误差。但其缺陷在于由于标杆长度固定,易受检测场地障碍物遮挡,无法调整观测高度;而且虽然能解决位移观测中的精度问题,但用于沉降观测时,以标芯帽作为基点,标尺竖在一个近似平面的基点上,当后视转向前视时, 难以保证仍在原来的位置上,从而影响沉降观测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升降式变形观测装置,觇标高度可根据检测现场的实际情况调整,使得观测精度免受各种不稳定因素的影响。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升降式变形观测装置,包括外杆、内杆,所述外杆相对于内杆作上下运动,所述外杆的下端上固定有夹紧环,该夹紧环露出外杆的一端设外螺纹,且该外螺纹沿圆周方向上开有多条收缩槽,夹紧环外还套有夹紧螺母,且该夹紧螺母与夹紧环螺纹连接,所述内杆的下端上固定有第一接头。外杆上端固定觇标,内杆固定在监测点上,外杆相对于内杆可上下升降移动。将夹紧螺母旋上,螺纹间产生压紧力使夹紧环朝中心收缩,抱紧内杆,由此实现外、内杆的固定。优选地,所述收缩槽关于夹紧环中心轴对称。优选地,所述夹紧螺母的内螺纹孔形状为锥形。该孔自上而下孔径渐小,随着夹紧螺母旋入的深度增加了抱紧力。进一步地,所述外杆、内杆的材质均为铝合金。标杆由空心硬质材料(铝质)制成, 材料轻,整个装置安装快速简便,携带方便。而且整个装置能反复循环使用,符合环保理念。进一步地,所述外杆上端在圆周表面上有多个通孔,该通孔连通外杆内部与外界。该通孔为排气孔,当第二接头、外杆、内杆,第一接头连接后形成一体,内部形成真空,外杆或内杆上下升降时,空气从通孔排出,便于快速升降。进一步地,还包括标芯和标芯帽,所述标芯埋设于监测点中,所述第一接头的下端设有外螺纹,所述标芯帽的圆周表面上同样设外螺纹,所述外螺纹均与标芯一端的内螺纹连接。优选地,所述标芯帽的端面为平面,该平面上设有凹槽。进一步地,还包括觇标,所述觇标通过第二接头与外杆上端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觇标设有棱镜。由于标芯预先埋设在监测点上,且埋设过程中已强制归心,标杆上部第二接头与觇标连接,使得觇标上棱镜中心点上引出的中垂线与标芯中轴线重合。非工作状态时,标芯帽旋入标芯,对标芯起到保护作用,并阻止垃圾及杂物侵入。由于本技术的标杆为升降式,克服了遮挡物对觇标的遮挡,且突破了地理位置的限制,可用于各类建筑物的变形监测。观测高度能根据需求确定,效果好,结构稳定。而且低成本、精度高、重量轻、携带方便,保证了变形监测任务得以进行。另外由于设计了球式标芯帽,球顶圆弧触点小,可用作于沉降观测中的监测点。此技术可在各类监测点上使用, 不需要浇筑强制归心的砼墩,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工作模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涉及的升降式变形观测装置的剖面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涉及的升降式变形观测装置的结构分解图。图3为本技术涉及的升降式变形观测装置中觇标连接示意图。图4为图1中A圈所示结构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图5为图2中B圈的放大示意图,即第一接头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2中C圈的放大示意图,即夹紧环、夹紧螺母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2中D圈的放大示意图,即标芯帽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特征,请参阅以下有关本技术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所附图式仅提供参考与说明之用,并非用来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加以限制。参见图1、图2,为本技术涉及的升降式变形观测装置。由上至下包括觇标 101、第二接头102、外杆104、和内杆105。觇标101为测量标志,架设在监测点上,作为观测、 瞄准的目标。觇标101通过第二接头102与外杆104的上端连接。第二接头102 —端设为外六角形,与觇标101下部的内六角孔连接。而第二接头102另一端如图3所示与外杆104 上端接合固定。外杆104内设内杆105,外杆104相对于内杆105作上下运动,由于该相对运动同时也是摩擦运动,一旦外杆104上装上觇标101,导致外杆104无法相对内杆105定位。因此,在所述外杆104的下端上固定有夹紧环108,所述夹紧环108与外杆104下端的固定方式有多种,包括焊接、胶合、紧固等。夹紧环108露出外杆104的一端设外螺纹,且该外螺纹沿圆周方向上开有多条收缩槽114,这些收缩槽114沿夹紧环108轴线方向,见图4、 图6,所谓“收缩槽”,是因为这些收缩槽114能将外螺纹分成不连续的多个部分。优选地, 如图6所示,收缩槽114关于夹紧环108中心轴对称。在本实施例中,收缩槽114有6个。夹紧环108外还套有夹紧螺母109,所述夹紧螺母109与夹紧环108螺纹连接。当夹紧螺母 109内螺纹与夹紧环108外螺纹咬合时,可以使夹紧环108的外螺纹向内收紧,夹紧环108 外螺纹端所处的位置对应于内杆105,外螺纹向内收缩,即会抱紧内杆105,使外杆104与内杆105连成一体,外杆104相对于内杆105固定。当内外螺纹咬合的部分越大(即夹紧螺母109向上旋紧地越多),外螺纹收缩地越多,抱紧力也越大,外杆104就越能被固定住。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夹紧螺母109的内螺纹孔112的形状为锥形,见图4。该孔孔径自上而下逐渐减小,通过旋入深度逐渐使夹紧环108外螺纹抱紧内杆105。第二接头102、外杆104、 内杆105、夹紧环、夹紧螺母108、109可连接在一起并做成一体式组件,而外、内杆104、105 之间的配合非常紧密,就造成了内杆105上端与外杆104上端之间会出现真空,导致内外杆 105、104无法拉开的现象,因此在所述外杆104上端的圆周表面上有多个通孔103,该通孔 103连通外杆104内部与外界。该通孔103为排气孔,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为对称四孔。 所述外杆104、内杆105的材质均为轻质铝合金。内杆105的下端设有第一接头106,所述第一接头106外螺纹与标芯107内螺纹固定连接。第一接头106与内杆105连接的一端为套筒形式,套于内杆105下端并固定的方式有多种,包括焊接、胶合、紧固等,参见图5。本技术涉及的升降式变形观测装置还包括标芯107和标芯帽110,所述标芯 107埋设于监测点中,所述第一接头106的下端设有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升降式变形观测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外杆(104)、内杆(105),所述外杆(104)相对于内杆(105)作上下运动,所述外杆(104)的下端上固定有夹紧环(108),该夹紧环(108)露出外杆(104)的一端设外螺纹,且该外螺纹沿圆周方向上开有多条收缩槽(114),夹紧环(108)外还套有夹紧螺母(109),且该夹紧螺母(109)与夹紧环(108)螺纹连接,所述内杆(105)的下端上固定有第一接头(10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升降式变形观测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外杆(104)、内杆(105),所述外杆(104) 相对于内杆(10 作上下运动,所述外杆(104)的下端上固定有夹紧环(108),该夹紧环 (108)露出外杆(104)的一端设外螺纹,且该外螺纹沿圆周方向上开有多条收缩槽(114), 夹紧环(108)外还套有夹紧螺母(109),且该夹紧螺母(109)与夹紧环(108)螺纹连接,所述内杆(10 的下端上固定有第一接头(10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式变形观测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收缩槽(114)关于夹紧环(108)中心轴对称。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式变形观测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夹紧螺母(109)的内螺纹孔(112)的形状为锥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式变形观测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外杆(104)、内杆 (105)的材质均为铝合金。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式变形观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钮建定胡建平虞祖培钱忠信成利民陈智勇李江王照明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