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影辊、定影装置及其图像形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942680 阅读:1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定影辊、定影装置及其图像形成装置,其在防止轮带的劣化及偏靠现象的同时,能够保持夹持部的均匀性。在定影辊(1)的弹性层(12)里配置从弹性层的轴方向中心O开始连续到端部L、R里,并对称于该中心O的多个的凸部(13)。然后,多个的凸部(13)分别具有在中心O一侧里为高,在端部L、R一侧里为低的正圆锥面S。即,在定影辊里,以该中心O为对称的多个的正圆锥面S是从该中心O到端部L、R被连续排列的。然后,这些个凸部(13)被设定为,其各自在正圆锥面S中的正圆锥阶梯差量Ht的合计是为了防止加热轮带的偏靠现象而作为必要的正圆锥阶梯差量来被预先确定的偏靠防止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采用电子照相方式的复印机、打印机、传真机中,对未定影调色剂图像进行定影的定影辊,和具有该定影辊的定影装置,以及具有该定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介绍
在复印机、打印机、传真机等采用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中,设置了对转印纸、OHP等片材状的记录媒介上被显影后还没有定影的调色剂图像进行加热的定影装置。 在这种定影装置里所采用的一种定影方式是加热轮带定影方式。在这种加热轮带定影方式中,是将通过放热器等加热手段来被加热的环状的加热轮带可以转动地张架在定影辊和相对于该定影辊有间隔地被平行配置的支持辊上,并将该加热轮带夹在其间后使得加压辊压接到该定影辊里来形成夹持部,然后,使记录媒介通过该夹持部来加热及加压该记录媒介后对未定影调色剂图像进行定影。在采用这种加热轮带定影方式的定影装置中,存在着例如因为加热轮带或定影辊的成型精度或它们的组装精度等,而使得加热轮带在转动移动时向定影辊的轴方向(朝着定影辊的端部里)里移动而发生的偏靠现象,为了解决该问题而提出有多种技术方案。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以下的技术在定影装置的加热轮带的宽度方向端部里,在其内面侧里设置了有凸的轨道状的偏靠限制部件,同时,在定影辊的端面附近设置了在其外周面里有凹槽的圆板状的偏靠阻止部件以与该偏靠限制部件啮合。然后,通过加热轮带的偏靠限制部件和定影辊的偏靠阻止部件的相互啮合来限制加热轮带在宽度方向里的移动,从而防止加热轮带的偏靠现象。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以下的技术如图10所示,在具有定影装置的定影辊 801中,通过将沿着轴方向被分割成三部分之中的、轴方向的中心附近的部分811形成为外径为均勻的圆筒形状,并将其两方的端部附近的部分812、813形成对称于各自轴方向中的中心,且具有中心侧高(即定影辊的外径大)、端部侧低(即定影辊的外径小)的正圆锥面的锥体形状(圆锥台形状),来将定影辊全体形成为中心附近的外径大,且随着接近两端其外径逐渐变小的正冕(crown)形状。在这种定影辊中,作为表示该形状的指标值而采用了正冕量C。在本申请中,正冕形状的定影辊中的正冕量C表示定影辊的轴方向中的中心的外径和两端的外径的平均值之间的差异,即,表示了定影辊的中心相对于两端所突出的程度,由下式来表示C = a- (b+c) /2其中,a代表定影辊的轴方向中的中心的外径(即最大外径),b及c代表两端的外径。考虑到加压辊被压接时的定影辊的弯曲等,该正冕量C的值被设定为使得夹持部中对片材上的记录媒介的压力为均等。如上所述,在设置了相对于中心为对称的一对正圆锥面的定影辊中,由其形状可知正冕量C是依存于正圆锥面S的形状的。然后,在这种定影辊中,如图11(a)、(b)所示,3当定影辊901与卷绕在其外周面里的加热轮带902 —起转动时,利用该加热轮带902在垂直于正圆锥面S的母线G的方向里移动的特性,就能够产生一个相对于该加热轮带902来朝向中心0移动的力F。另外,在正圆锥面S中,其相对于定影辊的轴方向P而成的角度越大,即正圆锥面S中的正圆锥阶梯差量Ht越大,加热轮带的螺旋角θ,即上述力F就越大。 在本申请中,正圆锥阶梯差量Ht原则上是以正圆锥面S中的定影辊的最大外径和最小外径的差值来表示的,由下式来表示Ht = d-e其中,d是正圆锥面S的一端中的定影辊的外径(即最大外径),e是正圆锥面S 的另一端中的定影辊的外径(即最小外径)。然后,在这种定影辊中,为了防止加热轮带的偏靠现象,通过将正圆锥阶梯差量Ht作为必须的正圆锥阶梯差量而设定为预定的偏靠防止值Hs,就能够切实地防止偏靠现象。然而,在专利文献1所示的定影装置中,因为是通过偏靠阻止部件来阻止想要朝向定影辊的端部里移动的加热轮带(即偏靠限制部件)的,就会存在加热轮带和偏靠阻止部件滑动接触后使得加热轮带劣化的问题。另外,当这种加热轮带的劣化发展时,或加热轮带朝向定影辊的端部里移动的力较大时,有可能发生加热轮带搁浅在偏靠阻止部件上的情况,由此就会发生加热轮带的压曲等现象,从而导致该加热轮带的破损等问题。对此,在专利文献2所示的定影辊中,因为不是像专利文献1那样地来阻止加热轮带的,所以就不会发生上述的加热轮带的劣化和压曲等问题。然而,在具有这种一对正圆锥面S的现有的正冕形状的定影辊中,需要将正圆锥阶梯差量Ht设定为上述的偏靠防止值 Hs,该偏靠防止值Hs为了切实地防止加热轮带的偏靠现象,是一定程度上的较大的值,在通过设置在该定影辊里的一对的正圆锥面S来确保该偏靠防止值Hs时,定影辊901的中心 0的外径a和两端的外径b、c之间的差异扩大,从而导致形成在定影辊901和被压接的加压辊之间的夹持部的宽度或压力的不均问题。另外,对于这种问题,如专利文献3所示,通过将定影辊形成为中心附近的外径小,而朝着两端逐渐增大的反冕形状来适合定影辊的形状,即使定影辊的中心的外径和两端的外径之间的差异扩大,也能够使得夹持部的宽度及压力均勻,但是,因为该技术并不能解决上述的差异本身,由此上述的差异,因为定影辊的中心附近的外周长和两端附近的外周长的长度之差,就会在加热轮带里产生使其在宽度方向里弯曲的应力而导致加热轮带的变形,因而加快加热轮带的劣化的问题。也就是说,对于加热轮带的劣化及偏靠现象,以及夹持部的均勻性问题并不能同时解决。专利文献1特开2008-216444号公报专利文献2特开2004-2^819号公报专利文献3特开2002-333789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定影辊、定影装置及其图像形成装置, 其在防止轮带的劣化及偏靠现象的同时,能够保持夹持部的均勻性。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1提供一种包括轴心和设置在该轴心的表面里的圆筒状的弹性层的定影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弹性层的表面部分里,具有在该弹性层轴方向上的中心一侧里为高、端部一侧里为低的正圆锥面的多个的凸部,其从所述弹性层的轴方向的中心开始连续到端部, 并以该中心为对称地配置,然后,这些多个的凸部被设定为其各自的所述正圆锥面中的正圆锥阶梯差量的合计为预先确定的偏靠防止值。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2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定影辊,其特征在于所述正圆锥面被设置在横跨其凸部的全长里。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3根据技术方案2所述的定影辊,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的凸部被分别设定为,使得该凸部的所述正圆锥面中的所述正圆锥阶梯差量相同,并且该凸部的全长相同。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4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定影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多个的凸部中的至少一部分的凸部里设置了反圆锥面,其所述弹性层在轴方向上的中心一侧为低、端部一侧为高,所述弹性层在轴方向上的长度要短于所述正圆锥面的弹性层在轴方向上的长度,所述反圆锥面中靠所述端部一侧的一端面与该正圆锥面连接,并且,所述反圆锥面中靠所述中心一侧的另一端面,与邻接于该凸部而设置的其他的凸部的正圆锥面连接。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5根据技术方案1至4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定影辊,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的凸部被设定为其各自的顶部的高度是从所述弹性层在轴方向上的中心一侧开始,向端部一侧慢慢降低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6提供一种定影装置,其包括定影辊;张架在所述定影辊里的环状的加热轮带;借助于所述加热轮带与所述定影辊压接的加压辊,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影辊是技术方案1至5中任何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包括轴心和设置在该轴心的表面里的圆筒状的弹性层的定影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弹性层的表面部分里,具有在该弹性层轴方向上的中心一侧里为高、端部一侧里为低的正圆锥面的多个的凸部,是从所述弹性层的轴方向的中心开始连续到端部,并以该中心为对称地配置的,然后,这些多个的凸部被设定为其各自的所述正圆锥面中的正圆锥阶梯差量的合计为预先确定的偏靠防止值。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须藤克典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理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