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孟越峰专利>正文

动触头组件及其应用动触头组件的电磁隔离驱动智能开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942169 阅读:2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应用动触头组件的电磁隔离驱动智能开关,包括触头组件、绝缘腔体、动触头、绝缘支撑件和电极连杆,动触头设置在所述绝缘腔体内部,绝缘支撑件的外壁固定在绝缘腔体的内壁上,电极连杆固定在绝缘腔体的端部;动触头组件包括分合闸线圈、动铁芯和两个永久磁钢,动触头的一个端部和电极连杆电连接,动铁芯固定在动触头的上,分合闸线圈设置在绝缘腔体的外壁上。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应用动触头组件的电磁隔离驱动智能开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力装备技术,具体说,涉及一种动触头组件及其应用动触头组件的电磁隔离驱动智能开关
技术介绍
开关的作用是切断和接通电路,以及切断故障电路。真空开关因其灭弧介质和灭弧后触头间隙的绝缘介质都是高真空而得名,其具有体积小、重量轻、适用于频繁操作、灭弧室不用检修等优点,在配电网中应用较为普及。真空断路器主要包含三大部分真空灭弧室(真空泡)、电磁或弹簧操动机构、支架及其传动系统。真空开关有许多的机械参数,如合闸速度、分闸速度、触头行程、触头合闸弹跳时间、触头分闸反弹幅值等。现有真空开关主要应用在35KV以下,110KV及以上断路器由于行程加长,出现很多问题,机械可靠性和机械寿命还不够十分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动触头组件,提高了传动效率和可靠性。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动触头组件,用于实现开关或者断路器动触头的分闸或者合闸,包括动铁芯、 两个永久磁钢和分合闸线圈;所述动铁芯位于所述两个永久磁钢之间,所述动铁芯固定在所述动触头上,所述永久磁钢中部开有第一通孔,所述动触头套装在所述第一通孔内,所述分合闸线圈设置在绝缘腔体的外壁上。进一步所述绝缘腔体的内壁设置有绝缘支撑件,所述永久磁钢固定在所述绝缘支撑件上。进一步所述动铁芯和永久磁钢设置在所述绝缘腔体隔离出的机构室内,所述机构室内部真空。本专利技术所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应用动触头组件的电磁隔离驱动智能开关,提高了传动效率和可靠性。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应用动触头组件的电磁隔离驱动智能开关,包括绝缘腔体、动触头、绝缘支撑件和电极连杆,所述动触头设置在所述绝缘腔体内部,所述绝缘支撑件的外壁固定在所述绝缘腔体的内壁上,所述电极连杆固定在所述绝缘腔体的端部,还包括动触头组件,所述动触头组件包括分合闸线圈、动铁芯和两个永久磁钢,所述动铁芯和两个永久磁钢设置在所述绝缘腔体的内部,所述永久磁钢固定在所述绝缘支撑件上;所述永久磁钢开有第一通孔, 所述动触头套装在所述第一通孔上,所述动触头的一个端部和所述电极连杆电连接;所述动铁芯设置在两块所述永久磁钢之间,所述动铁芯固定在所述动触头的上;所述分合闸线圈设置在绝缘腔体的外壁上。进一步所述绝缘腔体上设置有两组动触头组件。3进一步所述永久磁钢的外侧边沿固定在所述绝缘支撑件上。进一步所述绝缘腔体内部设置有梅花连接头和铜支撑件,所述电极连杆设置有环状凸起,所述梅花连接头固定所述环状凸起上,所述梅花连接头开有第三通孔,所述动触头套装在所述第三通孔上,所述动触头和所述梅花连接头电连接;所述铜支撑件位于所述梅花连接头和所述永久磁钢之间,所述铜支撑件的外侧边沿固定在所述绝缘支撑件上,所述铜支撑件开有第二通孔,所述动触头套装在所述第二通孔上,所述动触头的另一个端部延伸到所述铜支撑件的外部。进一步所述绝缘腔体的外壁上设置有固体绝缘,所述固体绝缘在对应于所述永久磁钢的位置开有凹槽,所述分合闸线圈固定在所述凹槽内。进一步所述绝缘腔体的内部真空,所述永久磁钢的外侧设置有波纹管,所述波纹管设置有第四通孔,所述动触头套装在所述第四通孔上;所述波纹管将所述绝缘腔体的内部空间分隔为灭弧室和机构室,所述动铁芯和永久磁钢设置在所述机构室内。进一步所述灭弧室设置有屏蔽罩,所述屏蔽罩固定在所述绝缘腔体的内壁上,所述屏蔽罩的长度和两个动触头的行程相适应。技术效果包括1、现有技术中,由于操动机构在真空灭弧室外部,是通过机械传动系统驱动开关触头的开间或者合间;本专利技术中,操动机构与真空灭弧室直接连接,封装在一个整体的绝缘腔体外,驱动线圈在绝缘腔体内,与运动部件电气隔离,省略了机械传动系统,提高了传动效率,减少了零部件数,整机不仅结构简单,而且可靠性大大提高,金属材料使用量减少。2、相对于机械驱动,本专利技术省略了传动系统,运动质量大大降低,因此本专利技术使操作机构开闸/合闸速度快。3、本专利技术中,分合闸线圈设置在绝缘腔体外部,有效解决了绝缘问题,同时可以有效解决动作设备体积大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中电磁隔离驱动智能开关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动触头在合闸状态时的状态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参考附图和优选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作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中的动触头组件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种具有动触头的断路器和开关,可以有效减小设备体积。动触头组件的结构包括动铁芯、永久磁钢、分合闸线圈;其中,动铁芯固定到动触头上,用于带动动触头开间或者合间;永久磁钢中间设置有通孔,动触头套装在该通孔内,永久磁钢固定在绝缘腔体的内壁上,或者固定在绝缘腔体的内壁的绝缘支撑件上; 分合闸线圈设置在绝缘腔体的外部,用于给动铁芯提供电磁场。下面参考优选实施例电磁隔离驱动智能开关,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应用做详细描述。如图1所示,是本专利技术中电磁隔离驱动智能开关的结构图。电磁隔离驱动智能开关的结构包括电极连杆1、动触头2、梅花连接头3、动铁芯4、永久磁钢5、屏蔽罩6、绝缘腔体7、绝缘支撑件8、铜支撑件9、分合闸线圈10、固体绝缘11和波纹管12。由于电磁隔离驱动智能开关设置有两个动触头2,所以电磁隔离驱动智能开关的左右两个单元是对称的, 电极连杆1、动触头2、梅花连接头3、动铁芯4、永久磁钢5、屏蔽罩6、绝缘支撑件8、铜支撑件9、分合闸线圈10、固体绝缘11和波纹管12分别设置在绝缘腔体7的左右两个单元,每个单元包含一组。波纹管12将绝缘腔体7的内部空间隔离成灭弧室14和机构室13。灭弧室14位于绝缘腔体7的中间部位,机构室13位于灭弧室14两侧,动铁芯4、永久磁钢5设置在机构室13内。绝缘腔体7的内部抽真空,两个电极连杆1分别固定在绝缘腔体7的两端,电极连杆1设置有环状凸起,在环状凸起的中部形成一个凹坑,绝缘支撑件8设置在绝缘腔体7的内壁上;动触头2设置在绝缘腔体7的内部,当动触头2处于开闸状态时,动触头2的一个端部和电极连杆1相接触,顶到电极连杆1中间的凹坑内;梅花连接头3固定在电极连杆1 的环状凸起上,梅花连接头3在一端开有通孔,动触头2套装在该通孔上,无论在开间状态还是在合间状态,动触头2始终和梅花连接头3实现电连接,处于导通状态;铜支撑件9位于梅花连接头3和永久磁钢5之间,铜支撑件9的外侧边沿固定在绝缘支撑件8上,铜支撑件9的中间开有通孔,动触头2套装在该通孔上,动触头2的另一个端部位于灭弧室14 ;两块永久磁钢5设置在机构室13内,永久磁钢5的外侧边沿固定在绝缘支撑件8上,永久磁钢5的中间开有通孔,动触头2套装在该通孔上;动铁芯4设置在两块永久磁钢5之间,动铁芯4固定在动触头2的外壁上;固体绝缘11设置绝缘腔体7的外壁上,固体绝缘11在对应于永久磁钢5的位置开有凹槽,分合闸线圈10设置在该凹槽内;屏蔽罩6设置在灭弧室 14,屏蔽罩6固定在绝缘腔体7的内壁上,屏蔽罩6的长度和两个动触头2的行程相适应; 波纹管12将绝缘腔体7的内部空间分隔为机构室13和灭弧室14,波纹管12开有通孔,动触头2套装在该通孔内,由于机构室13和灭弧室14的真空度不同,波纹管12起隔离作用。如图2所示,是本专利技术中动触头在合闸状态时的状态图。两块永久磁钢5的N极和 S极是相对的,当处于开闸状态时,动铁芯4吸附在靠近电极连杆1 一侧的永久磁钢5上。当需要合闸时,分合闸线圈10通电并形成磁场,该磁场给动铁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动触头组件,用于实现开关或者断路器动触头的分闸或者合闸,其特征在于:包括动铁芯、两个永久磁钢和分合闸线圈;所述动铁芯位于所述两个永久磁钢之间,所述动铁芯固定在所述动触头上,所述永久磁钢中部开有第一通孔,所述动触头套装在所述第一通孔内,所述分合闸线圈设置在绝缘腔体的外壁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越峰张书豪赵红光王承玉修士新郭云涛李文峰郑旭红
申请(专利权)人:孟越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