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压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934824 阅读:2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阀门,尤其是一种减压阀,包括阀体;与阀体连接的气体入口总成与气体出口;与气体入口总成连接的气体入口分总成和连接在气体入口分总成上的压力传感器,以及弹性膜片、连杆机构、弹性件以及设置在阀体侧壁上的压力补偿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减压阀,采用弹性膜片代替了活塞,与活塞相比,弹性膜片的质量更轻,敏感度更高,在受到气体压力时,能够更快更准确地做出变化,从而降低了减压阀的质量,并提高了减压阀的敏感度。(*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阀门,尤其是一种减压阀
技术介绍
目前多数减压阀都是通过阀体内的活塞进行压力调节的,但是往复运动的活塞工作到一定时间后,活塞和阀体之间的密封件会出现磨损。密封件的磨损会导致气体泄漏,从而影响减压阀内气体压力的调节。同时,由于活塞自身质量较大,对于气体压力变化的敏感度也比较低,因此需要一种对压力变化感应更灵敏的装置来更好的提高工作精准度,其他需要用到减压阀设备的领域也存在类似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改进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减压阀,以提高减压阀感应压力变化的敏感度。本技术提出的减压阀,包括阀体;与阀体连接的气体入口总成与气体出口 ; 与气体入口总成连接的气体入口分总成和连接在气体入口分总成上的压力传感器,还包括位于阀体中并将阀体内腔分为气体腔和调压腔的弹性膜片;位于气体腔中的阀芯,以及带动阀芯对进气口实现开启和关闭的连杆机构,连杆机构的一种具体结构包括相连接的主动杆和从动杆,主动杆连接弹性膜片,从动杆随主动杆连动;位于调压腔中并对弹性膜片施加压力的弹性件;位于所述调压腔侧壁上的压力补偿机构。压力补偿机构能够实现对于阀体内腔中的输出气体的排量控制,满足因需求带来的输出气压不同的情况。所述连杆机构分为与弹性膜片连接的主动杆和被主动杆带动一端运动的从动杆, 从动杆的另一端与设置于所述气体腔内壁上的固定轴转动连接,用于顶开阀芯,使所述阀芯与所述进气口配合实现开启或关闭。 所述弹性件为调压弹簧。进一步,所述压力补偿机构为连通所述调节腔与所述阀体外部的真空管。所述压力传感器为Sensata压力传感器。本技术提供的减压阀,采用弹性膜片代替了活塞,与活塞相比,弹性膜片的质量更轻,敏感度更高,在受到气体压力时,能够更快更准确地做出变化,从而降低了减压阀的质量,并提高了减压阀的敏感度。更进一步,本技术中的压力传感器可以采用Sensata压力传感器,使得减压阀对进入阀体内的气体压力有了更精确的显示,对于监控气体压力起到了更有效的作用。附图说明为清楚描述本技术及其有益效果,结合以下附图对实施例的进行详细描述, 其中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减压阀的阀体外部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图1中A-A方向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图1中B-B方向的局部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图1中C-C方向的局部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解释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上部”、“下部” “上方”、“下方”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而不是要求本实用信息必须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下面参考图1、图2、图3和图4描述本技术实施例的减压阀,其中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减压阀的阀体外部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减压阀的阀体内部结构剖视图,图3和图4分别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减压阀的阀体外部结构局部剖视图。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的减压阀整体外部结构包括阀体1 ;与阀体1连接的气体入口总成11与气体出口 12 ;与气体入口总成11连接的气体入口分总成111 ;连接在气体入口分总成111上的压力传感器;以及位于阀体侧壁上的压力补偿机构。具体地,压力补偿机构可以是连通阀体1内腔与阀体1外部的真空管 13。气体入口总成11上设置有进气口 113,高压气体经进气口 113进入阀体1,经阀体 1减压后从气体出口 12输出,连接在气体入口分总成111上的压力传感器用于监测输入气体的压力。如图2、图3和图4所示,图2为图1的A-A方向上的剖视图,图3为图1的B-B方向上的局部剖视图,图4为图1的C-C方向上的局部剖视图。图3给出了减压阀侧面上气体入口总成11与气体入口分总成111上的Sensata压力传感器112和真空管13的位置关系。图4给出了减压阀侧面上气体出口 12与真空管13的位置关系。从图2、图3和图4可见,阀体1内部包括位于在阀体1中并将阀体1内腔分为气体腔51和调压腔52的弹性膜片2 ;位于气体腔51中的阀芯4,以及带动阀芯4对进气口 113实现开启和关闭的连杆机构,连杆机构的一种具体结构包括相连接的主动杆31和从动杆32,主动杆31连接弹性膜片2,从动杆32随主动杆31连动;位于在调压腔52中并对弹性膜片2施加压力的调压弹簧6,从图2中可以看到,调压弹簧6对弹性膜片2施加向下的压力。下面仍结合图2、图3和图4,详细说明减压阀的减压原理。高压气体从气体入口总成11流经进气口 113进入气体腔51,随着气体腔51内气体的增加而压力上升,当气体腔51内的压力大于调压腔52内的调压弹簧6的弹力时,弹性膜片2会被压力推动向上运动,带动主动杆31向上运动,主动杆31带动从动杆32连动,从动杆32的另一端与设置于气体腔51内壁上的固定轴33转动连接,因此从动杆32在固定轴33与主动杆31的作用下相对固定轴33做绕轴转动。当从动杆32转动到一定角度时, 将阀芯4顶开,使得阀芯4封闭进气口 113,从而实现阻止气体进入气体腔51的目的,气体腔51中进入的气体以低压通过气体出口 12排出减压阀。由于减压阀出口处的气体压力主要由调压腔52内的调压弹簧6决定,当工作需求发生变化时,减压阀输出的气体也应能够随工作需求的不同而进行调节。因此,在减压阀的调压腔52侧壁上设置了用于压力补偿的真空管13,外界通过真空管13给调压腔52提供真空度。当所需的减压后的排出气体需求增多时,外界通过真空管13给调压腔52提供的真空度接近于零,由于调压腔52内的气体压力增大,因此在调压弹簧6弹力的作用下,使得弹性膜片2向下运动,从而带动连接在弹性膜片2上的主动杆31向下运动,主动杆31带动从动杆32连动,因此从动杆32作用在阀芯4上的力减小,由于高压气体作用在阀芯4上的力不变,高压气体推动阀芯4移动,从而打开进气口 113,更多的气体流入气体腔51,从而使气体腔51有更多的气体输出。由于以往的减压阀使用的压力传感器多为滑动变阻器型,信号准确性和耐久性较差,容易受到温度的影响导致信号漂移,同时由于以往的压力传感器安装在发动机舱内,与减压阀分离安装,容易受到灰尘,泥土或者水的影响,导致压力传感器故障。因此,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将传统的滑动变阻器型压力传感器更换为Sensata压力传感器112,并且安装在气体入口分总成111上,使得Sensata压力传感器112与减压阀一体连接,而且 Sensata压力传感器112具有更高的精度和敏感度,能够快速准确的捕捉到气体压力的变化。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 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减压阀,包括:阀体(1),与阀体(1)连接的气体入口总成(11),与气体入口总成(11)连接的气体入口分总成(111)和连接在气体入口分总成(111)上的压力传感器,其特征在于,阀体内为一个内腔,位于阀体(1)中并将阀体(1)内腔分为气体腔(51)和调压腔(52)的弹性膜片(2);位于气体腔(51)中的阀芯(4),以及带动阀芯(4)对进气口(113)实现开启和关闭的连杆机构,所述连杆机构包括:相连接的主动杆(31)和从动杆(32),主动杆(31)连接弹性膜片(2),从动杆(32)随主动杆(31)连动;位于调压腔(52)中并对弹性膜片(2)施加压力的弹性件;位于所述调压腔(52)侧壁上的压力补偿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压阀,包括阀体(1),与阀体⑴连接的气体入口总成(11),与气体入口总成(U)连接的气体入口分总成(111)和连接在气体入口分总成(111)上的压力传感器,其特征在于,阀体内为一个内腔,位于阀体⑴中并将阀体⑴内腔分为气体腔(51)和调压腔(52)的弹性膜片(2);位于气体腔(51)中的阀芯(4),以及带动阀芯(4)对进气口(113)实现开启和关闭的连杆机构,所述连杆机构包括相连接的主动杆(31)和从动杆(32),主动杆(31)连接弹性膜片(2),从动杆(32)随主动杆(31)连动;位于调压腔(52)中并对弹性膜片(2)施加压力的弹性件;位于所述调压腔(52)侧壁上的压力补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斌刘婷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朗第伦索汽车燃气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