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索尼公司专利>正文

显示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933116 阅读:1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显示设备包括:第一板;第二板,包括尺寸大于第一板的透明衬底并且在透明衬底的背面上包括其中第一板与透明衬底重叠的第一区域和其中透明衬底位于第一板以外的第二区域;以及连接构件,连接到端子部并且布置于第二板的外部轮廓内。第一区域依次设置有第一遮光层、驱动元件和显示元件,而第二区域依次设置有第二遮光层和连接到驱动元件的端子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适合于电视设备或者信息终端的显示设备
技术介绍
如例如公开号为61-143791和61-143789的日本待审专利申请中所述,相关技术中的液晶显示设备具有这样的结构具有TFT (薄膜晶体管)和像素电极的TFT板布置成面向具有滤色器、黑矩阵和透明电极的相对板,并且相对板这一侧用作液晶显示器的前侧。相对板的外边缘由称为边框(bezel)(外围罩)的框形构件覆盖。
技术实现思路
近年来,对于显示设备、尤其比如电视设备,其中消除边框(外围罩)并且前表面平坦的结构已经日渐成为主流。然而为了在显示设备中使前表面平坦(其中相对板这一侧用作显示设备的前表面),期望在相对板的外侧布置前玻璃板,这增加了部件和生成的成本。鉴于前述,期望提供一种可以实现如下结构的显示设备,在该结构中前表面平坦且没有前玻璃板。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一种显示设备包括以下部件(A)至(C)。(A)第一板。(B)包括尺寸大于第一板的透明衬底并且在透明衬底的背面上包括其中第一板与透明衬底重叠的第一区域和其中透明衬底位于第一板以外的区域,第一区域依次设置有第一遮光层、驱动元件和显示元件,而第二区域依次设置有第二遮光层和连接到驱动元件的端子部。(C)连接构件,连接到端子部并且布置于第二板的外部轮廓内。在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显示设备中,第二板的透明衬底的尺寸大于第一板的尺寸,并且提供其中第一板与透明衬底重叠的第一区域和其中透明衬底位于第一板以外的区域。在第一区域中依次设置第一遮光层、驱动元件和显示元件,因此外部光由第一遮光层吸收,并且抑制了由于外部光反射所导致的对比度下降。在第二区域中依次设置第二遮光层和端子部,并且连接到端子部的连接构件布置于第二板的外部轮廓内,因此连接构件不位于第二板的外部轮廓以外,并且内部结构由第二遮光层覆盖,由此可以无需过去的边框 (外围罩)。在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显示设备中,第二板的透明衬底的尺寸大与第一板的尺寸,并且提供其中第一板与透明衬底重叠的第一区域和其中透明衬底位于第一板以外的第二区域。在第一区域中依次设置第一遮光层、驱动元件和显示元件,而在第二区域中依次设置第二遮光层和端子部,并且连接到端子部的连接构件布置于第二板的外部轮廓内。因此可以无需向第二板的外侧添加玻璃板并且第二板本身可以用作显示设备的前表面。因而可以减少如过去用于前表面的玻璃板的成本,并且可以实现其中前表面平坦的结构。将理解前文的一般描述和下文的具体描述是示例性的并且旨在于提供对如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包括附图以提供对本公开内容的进一步理解,并且附图并入于本说明书中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附示了实施例并且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图1是示意性地图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显示设备的整体结构的横截面图。图2是图示了如下配置的平面图,在该配置中从布置第一板处查看图1中所示的第二板。图3是图示了图1的一种修改的横截面图。图4是图示了图1中所示第一板的配置的平面图。图5是沿着图4中的线V-V截取的横截面图。图6是图示了第二板的第一区域的配置的平面图。图7是沿着图6中的线VII-VII截取的横截面图。图8是用于说明其中提供图7中所示第一遮光层的区域的平面图。图9是图示了第二板的第二区域的配置的横截面图。图10是用于说明保持图1中所示第二板、第一板和背光单元的方式的透视图。图11是图示了相关技术中的显示设备的整体结构的横截面图。图12是图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显示设备中的第二板的第一区域的配置的平面图。图13是沿着图12中的线XIII-XIII截取的横截面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一种显示设备,包括第一板;第二板,包括尺寸大于第一板的透明衬底并且在透明衬底的背面上包括其中第一板与透明衬底重叠的第一区域和其中透明衬底位于第一板以外的第二区域,第一区域依次设置有第一遮光层、驱动元件和显示元件,而第二区域依次设置有第二遮光层和连接到驱动元件的端子部;以及连接构件,连接到端子部并且布置于第二板的外部轮廓内。下文将参照附图具体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附带提一点,将按以下顺序提供描述。1.第一实施例(其中通过光刻工艺与其它层分别地形成第一遮光层的示例)2.第二实施例(其中通过与栅电极扫描线的光刻工艺相同的光刻工艺形成第一遮光层的示例)(第一实施例)图1图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显示设备的整体结构。显示设备1例如用作电视设备或者信息终端。显示设备1是包括第一板10、第二板20和背光单元(BLU) 30的液晶设备。第二板20是具有TFT(薄膜晶体管)和像素电极的所谓TFT板。第一板10是具有透明电极的所谓相对板。作为TFT板的第二板20从观看者的角度来看布置于显示设备 1的前表面。图2图示了当从布置第一板10和背光单元30的一侧查看第二板20时的平面结构。第二板20具有由玻璃衬底等形成的透明衬底21。透明衬底21在尺寸上大于第一板 10。在透明衬底21的背面上设置有第一区域20A,在第一区域20A中第一板10和透明衬底21重叠;以及第二区域20B (图2中的阴影区),在第二区域20B中透明衬底21从第一区域20A的外边缘突出以位于第一板10以外。例如在透明衬底21的外边缘上设置第二区域20B并且第二区域20B成形为如同包围第一区域20A的框(frame)。期望第二区域20B 的宽度等效于过去的边框的宽度,例如约30mm。第一区域20A具有将要显示图片图像或者活动图像的有效屏幕20C。在该有效屏幕20C中,从透明衬底21这一侧依次在透明衬底21上设置后文将描述的第一遮光层、用作驱动元件的TFT和液晶显示元件。在第二区域20B中,从透明衬底21这一侧依次在透明衬底21上设置后文将描述的第二遮光层和连接到TFT的端子部22。例如从第一区域20A内的有效屏幕20C的边缘在第二区域20B之上设置端子部(terminal section) 22。端子部22由第二区域20B内的多个端子成束形成以配置装配垫(mounting pad)。也有如下情况,其中不装配透明衬底21 的右侧和左侧上的栅驱动器连接到的端子部22而是在透明衬底21上设置由C0G(玻璃上芯片)形成的驱动器电路。如图1中所示,例如端子部22经由例如由COF(膜上芯片)制成的连接构件40连接到第一板10的背面上的驱动器电路板41和控制电路板42。连接构件40装配于第二板 20的外部轮廓(outer shape)内。具体而言,连接构件40可以具有如图1中所示向内弯曲的形状或者如图3中所示向外弯曲的形状。可以通过例如选择向端子部22附着的方式或者选择用于COF的材料来调节连接构件40的形状。在任一情况下,为了保证到端子部22 接合的可靠性,期望预先充分地弯曲连接构件40,由此消除应力。第二板20的整个背面由罩50覆盖,并且第一板10、背光单元30、连接构件40、驱动器电路板41和控制电路板42存放于由罩50和第二板20包围的空间中。下文将描述配置第一区域20A和第二区域20B的第一板10和第二板20。图4图示了第一板10的放大部分,而图5图示了该部分的横截面结构。第一板10在由玻璃衬底等形成的后衬底11的第二板20这一侧上依次具有滤色器12、涂覆层 (overcoat layer) 13和透明电极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示设备,包括:第一板;第二板,包括尺寸大于所述第一板的透明衬底并且在所述透明衬底的背面上包括其中所述第一板与所述透明衬底重叠的第一区域和其中所述透明衬底位于所述第一板以外的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依次设置有第一遮光层、驱动元件和显示元件,而所述第二区域依次设置有第二遮光层和连接到所述驱动元件的端子部;以及连接构件,连接到所述端子部并且布置于所述第二板的外部轮廓内。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桥弘树广濑阳一
申请(专利权)人:索尼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