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中山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堆肥装置及其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929406 阅读:1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堆肥装置领域,特别是一种堆肥装置及其系统。所述堆肥装置包括主体、感应器和驱动器,所述主体为锥体结构、锥体尾部为中空,内部放置感应器,与相应线路连接后从顶部升出与外部控制器连接,驱动装置外接电源并与主体连接,驱动主体移动。在堆肥过程中,本堆肥装置放置于堆体中,相应的感应器6通过通气孔3获得相应的数据,经由连接线路5,连接到相应的控制器,控制器再根据数据来控制相应的通风量、湿度调节。驱动器7通过连接线路5外接电源,驱动堆肥装置在堆体中向前移动,可以起到翻堆的作用,也可以使锥体尾部的通风孔不被堵塞。堆肥结束后,堆肥装置可以从堆体中拿出来,进行清理和维护。(*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堆肥装置领域,特别是一种堆肥装置及其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生活垃圾、市政污泥、畜禽粪便等有机废弃物的产生量急剧增加,这些固体废弃物的妥善处理问题已经成为制约中国城市发展的重要问题。根据国内外发展经验,有机固体废弃物的处理应以资源化利用为主导方向,最根本的技术途径就是通过对这些废弃物进行生物堆肥处理制成肥料,实现废弃物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利用。堆肥是指通过人工控制,在一定的条件下通过微生物的发酵作用,使废弃有机物不断降解和稳定,并生产出一种适宜于土地利用的产品的过程。堆肥过程顺利地进行需要使堆料有合适的C/N、含水率、孔隙率、温度和含氧量,堆肥过程中温度过高或过低,水分不适宜,都不利于微生物的发酵,且易产生臭气,故在堆制期间要经常检查堆体内各个部位的水分和温度变化的情况,对堆体中含氧量、臭气成分及浓度进行实时监测,以此来及时控制通风、调节湿度以保证堆肥过程顺利进行,并对臭气进行处理,防止堆肥造成的二次污染。堆肥过程中为堆体提供所需氧气的方法一般有两种。一种是通过人为或者机械翻堆的方式,这种方法的人力成本或机械电力成本比较高,布气效果不好。另一种就是在在堆体底部或四周布设通风管,在实践过程中通风管的气孔较易被堆料堵塞,且堵塞后不易清理和维护。堆肥过程中的温度、湿度、含氧量、臭气浓度需要分别使用相关仪器进行监测,操作繁琐,且调控响应速度较慢。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第一个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根据现有的堆肥过程中存在的翻堆成本高,布气管通风效果差、不易清理、条件监测繁琐等问题,提供一种集通风、加料、监测等多个功能于一体,便于清理和维护,且低成本高效率的堆肥用堆肥装置。为了实现本技术的第一个专利技术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堆肥装置,所述堆肥装置包括主体、感应器和驱动器,所述主体为锥体结构、 锥体尾部为中空,内部放置感应器,与相应线路连接后从顶部升出与外部控制器连接,驱动装置外接电源并与主体连接,驱动主体移动。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椎体尾部还设置有通气管和/或加料管,均通过顶部升出连接相应控制和/或加料装置。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感应器为温度感应器、氧含量感应器、湿度感应器、臭气感应器中的一种或几种,各个感应器的连接线路可并行从尾部的顶部升出连接于相应的控制器上。感应器可以定期拿出来,对其进行清理、检修和维护。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椎体尾部竖直表面有若干个通气孔。通气孔的数目及间距可根据堆肥通风量的要求来确定,所述装置的材料要求能够满足堆肥环境的要求耐压、 耐潮湿、耐酸碱腐蚀、耐高温。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驱动器设置于锥体尾部。驱动器也可以置于锥体的其它部位。本技术的第二个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堆肥系统,采用本技术的第一个专利技术目的所提供的堆肥装置。为了实现本技术的第二个专利技术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堆肥系统,由两个或多个如本技术第一个专利技术目的所提供的堆肥装置连接组成,两个或多个堆肥装置尾部平行连接,每个装置的感应器通过线路连接到一起集中通过同一个相应的控制器控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克服了翻堆效果差及通风管布气不均勻调控速度慢的缺点,集多功能于一体,响应速度快,可以实时便利高效地对堆肥过程进行监测和调控;(2)本技术易于拆装和拼接,便于清理和维护;(3)本技术成本较低;(4)本技术应用广泛,可以用于各种类型堆肥。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堆肥用堆肥装置的实体图;图2为本技术所述堆肥用堆肥装置的剖面图;图3为本技术所述堆肥用堆肥装置的后视图;图4为本技术所述堆肥用堆肥装置的俯视图;图5为本技术所述堆肥用堆肥装置的纵剖图;图中,1为锥体,2为尾部中空部分,3为通气孔,4为通气管,5为连接线路,6为感应器,7为驱动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来进一步解释本技术,但实施例并不对本技术做任何形式的限定。如图广5所示,堆肥装置主要由锥体1,内置于锥体尾部中空部位的感应器6、驱动器7、通气管4和连接线路5等构成。所述锥体1可采用不锈钢材料;锥体的尺寸可以根据堆体的尺寸调节,锥体结构的长度可为50-200cm,宽度为20-100cm,高度为50-250cm ;锥体尾部中空部份的体积可根据堆肥需要调节。锥体尾部竖直面上钻通气孔,气孔大小及密度根据通风量要求设计。所述感应器6,可根据堆肥的需要选择温度、湿度、氧含量、臭气浓度等感应器置于锥体尾部中空部分,分别通过相应的连接线路5外接相应控制器,通风、加料管也可从锥体尾部的上方插入中空部分,外接控制、加料装置。所述驱动器7,可置于锥体尾部的中空部分,通过连接线路5外接电源,驱动器也可置于锥体的其它部位。 在堆肥过程中,本堆肥装置放置于堆体中,相应的感应器6通过通气孔3获得相应的数据,经由连接线路5,连接到相应的控制器,控制器再根据数据来控制相应的通风量、湿度调节。驱动器7通过连接线路5外接电源,驱动堆肥装置在堆体中向前移动,可以起到翻堆的作用,也可以使锥体尾部的通风孔不被堵塞。堆肥结束后,堆肥装置可以从堆体中拿出来,进行清理和维护。权利要求1.一种堆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堆肥装置包括主体、感应器和驱动器,所述主体为锥体结构、锥体尾部为中空,内部放置感应器,与相应线路连接后从顶部升出与外部控制器连接,驱动装置外接电源并与主体连接,驱动主体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堆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椎体尾部还设置有通气管和/或加料管,均通过顶部升出连接相应控制和/或加料装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堆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器为温度感应器、氧含量感应器、湿度感应器、臭气感应器中的一种或几种,各个感应器的连接线路可并行从尾部的顶部升出连接于相应的控制器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堆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椎体尾部竖直表面有若干个通气孔。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堆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器设置于锥体尾部。6.一种堆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由两个或多个如权利要求1 5任一项所述的堆肥装置连接组成,两个或多个堆肥装置尾部平行连接,每个装置的感应器通过线路连接到一起集中通过同一个相应的控制器控制。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堆肥装置领域,特别是一种堆肥装置及其系统。所述堆肥装置包括主体、感应器和驱动器,所述主体为锥体结构、锥体尾部为中空,内部放置感应器,与相应线路连接后从顶部升出与外部控制器连接,驱动装置外接电源并与主体连接,驱动主体移动。在堆肥过程中,本堆肥装置放置于堆体中,相应的感应器6通过通气孔3获得相应的数据,经由连接线路5,连接到相应的控制器,控制器再根据数据来控制相应的通风量、湿度调节。驱动器7通过连接线路5外接电源,驱动堆肥装置在堆体中向前移动,可以起到翻堆的作用,也可以使锥体尾部的通风孔不被堵塞。堆肥结束后,堆肥装置可以从堆体中拿出来,进行清理和维护。文档编号C05F17/02GK202072636SQ2011201113公开日2011年12月14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15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15日专利技术者张淑娟 申请人:中山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  一种堆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堆肥装置包括主体、感应器和驱动器,所述主体为锥体结构、锥体尾部为中空,内部放置感应器,与相应线路连接后从顶部升出与外部控制器连接,驱动装置外接电源并与主体连接,驱动主体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淑娟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