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水保温承载墙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927395 阅读:1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结构中包括承载层、及防水壳层,在上述结构中增设超轻发泡保温芯层,防水壳层为槽型结构、与承载层连接形成中空封闭壳体结构,超轻发泡保温芯层充满于壳体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墙板中使用发泡水泥材料作为保温芯层,不仅达到了保温效果,而且有效降低承载墙板的重量,使现场施工更加便利,还满足了国家建筑节能65%的要求;防水壳层、承载层做成封闭式壳体结构,一方面阻滞了水泥面板之间的热传递,使防火效果更佳,另一方面避免了水渗漏,使防水效果更理想;承载层中设置有钢筋网片加大了墙板的承重能力;支撑结构的设置可以增大整个承载墙板的强度与抗压力,使承载墙板更加坚固。(*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建筑领域,涉及一种防水保温承载墙板,特别是实现保温、防火、 防水、承重功能的一种防水保温承载墙板。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发展,高档次、高层建筑物已成为城市的标志,对高层建筑的防火、防水、 保温的要求已倍受关注,对于建筑物的承载外墙处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在建筑楼体外墙一般为混凝土或砌块砌筑,用水泥砂浆抹面找平后,多采用聚苯板等有机塑料板材薄抹灰保温系统,虽然能够达到国家建筑节能65%的要求,但存在着不防火、现场施工质量差、施工效率低、工期长等问题。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设计出用发泡水泥材料作为外墙保温防火板材用,属A 级防火材料,能够超过膨胀聚苯板的保温效果,但是发泡水泥防水性能较差,耐久性差、而且由于干体积密度较低,导致强度下降,整体刚度性能差,不能作为负荷材料。因此研究设计一种将承载、保温于一体的防水、防火保温预制板材非常符合建筑市场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设计一种能够达到国家建筑节能要求、同时具有承载、防火、防水、抗裂性能、由钢筋混凝土承载层、超轻发泡保温芯层、防水壳体组成的预制板材,变现场施工为工厂预制、现场安装,既保证了工程质量,又提高了施工效率。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水保温承载墙板,结构中包括承载层、及防水壳层,关键是在上述结构中增设超轻发泡保温芯层,防水壳层为槽型结构、与承载层连接形成中空封闭壳体结构,超轻发泡保温芯层充满于壳体内。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将钢筋混凝土承载层、超轻发泡保温芯层和防水壳体结合在一起,工厂预制成承重保温板材,解决了当前亟待解决的建筑物保温体系的防火问题和目前有机塑料保温板材薄抹灰体系存在的严重质量缺陷,达到国家建筑节能要求,变现场施工为工厂预制、工地安装,大幅度提高了施工效率,是一种全新的结构形式。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A向截面图。图3是图2中支撑结构的第二实施例图。附图中,1是承载层,2是防水壳层,3是保温芯层,4是支撑结构,5是钢筋网片,6 预埋铁板,7混凝土保护层垫块。具体实施方式,一种防水保温承载墙板,结构中包括承载层1、及防水壳层2,重要的是在上述结构中增设超轻发泡保温芯层3,防水壳层2为槽型结构、与承载层1连接形成中空封闭壳体结构,超轻发泡保温芯层3充满于壳体内。这样,在墙板中使用发泡水泥材料作为超轻发泡保温芯层3,不仅达到了保温效果,而且有效降低承载墙板的重量,使现场施工更加便利,还满足了国家建筑节能65%的要求;防水壳层2、承载层1做成封闭式壳体结构,一方面阻滞了水泥面板之间的热传递,使防火效果更佳,另一方面避免了水渗漏,使防水效果更理想。所述的承载层1与防水壳层2之间设置有支撑结构4,支撑结构4穿过超轻发泡保温芯层3固连在防水壳层2与承载层1的两个对应面板上。支撑结构4的设置可以增大整个承载墙板的强度与抗压力, 使承载墙板更加坚固。支撑结构4为横截面是矩形的肋条、肋条呈横向或纵向排列,或由呈横向及纵向排列的肋条组合成网格状;或支撑结构4为横截面是四边形、或圆形、或三角形的柱状。所述的承载层1的材质是钢筋混凝土。为了加大墙板的承重能力,所述的承载层1中设置有钢筋网片5。所述的承载层1的厚度是30 150mm。防水壳层2或承载层1中设网状缓冲层。网状缓冲层的设置发挥了对受力的缓冲作用,加大了承载墙板的抗冲击强度。网状缓冲层是玻璃纤维毡、或玻璃纤维网格布、或金属丝网、或有机纤维网。本技术在具体实施时采用超轻发泡保温芯层预制和现浇二种方法,第一,超轻发泡保温芯层采用预制法时,发泡材质的制作方法有a、以物理法即将水泥及其他无机材料与外加剂加水搅拌为浆体,随后将发泡剂与水加入发泡机所生产的泡沫与浆体搅拌均勻,浇入模具硬化后即成为超轻发泡水泥芯材;b、以化学法即将水泥及其他无机材料与外加剂加水搅拌为浆体,再加入适量的过氧化氢迅速搅拌后浇筑到模具中,硬化后即成为超轻发泡水泥芯材;C、采用物理法发泡和化学法发泡相结合的方法,即将水泥及其他无机材料与外加剂加水搅拌为浆体,随后将发泡剂与水加入发泡机所生产的泡沫与浆体搅拌均勻,再加入适量的过氧化氢迅速搅拌后浇筑到模具中,硬化后即成为超轻发泡水泥芯材;另外在利用上述任意一种方法制备超轻发泡水泥芯材的过程中可以再加入聚苯颗粒、膨胀珍珠岩,进一步降低干体积密度和导热系数,同时可以提高超轻发泡水泥芯材的抗拉强度及降低发泡浆体的流动性。这样生产的超轻发泡水泥保温芯层的导热系数< 0. 035w/m. k,干体积密度做到40kg/m3以下,满足了当前建筑物节能65%的最新要求。将用上述方法制成的超轻发泡水泥大型板块,按需要切割成不同规格板块、并按保温墙板的承载需要在超轻发泡水泥保温芯层中加工出支撑结构4的预留空腔,其形状可为矩形、或三角形、或弧形或其他多边形,在平面布置为排状或为横、竖交叉的网格状。其次,铺设底面模板,底面模板为两层,第一层为刚性板面,可为金属板材、化学板材、水泥板材、木板等,其上的第二层模板为人造革或塑料布及其他柔性化纤材料,这样的好处是起板时可将刚性板面从一侧抬起来,板材不容易破损,然后再将人造革从超轻发泡水泥板材包覆层面上撕下来;免去了在底面模板涂刷脱模剂的程序。然后,支四周侧板;在底面模板上加设由混凝土保护层垫块7支撑的钢筋网片5,再浇注细石混凝土,之后加设预埋铁板6,然后继续浇注细石混凝土,前后浇注的细石混凝土的总厚度30 150mm,形成承载层1。将预制好的超轻发泡水泥芯层板块黏贴在浇完的承载层1上,用防水快硬型水泥基自流平砂浆浇注流平形成防水壳层2、及支撑结构4,在防水壳层2中间铺设一层玻璃纤维网格布。 第二,超轻发泡水泥保温芯层采用现浇法时,首先铺设底面模板,底面模板为两层,第一层为刚性板面,可为金属板材、化学板材、水泥板材、木板等,其上的第二层模板为人造革或塑料布及其他柔性化纤材料,然后,支四周侧板;在底面模板上加设由混凝土浇注形成的混凝土保护层垫块7,在混凝土保护层垫块7上铺设钢筋网片5,再浇注细石混凝土,之后加设预埋铁板6,然后继续浇注细石混凝土,前后浇注的细石混凝土的总厚度30 150mm,制成承载层1 ;之后在钢筋混凝土承载层1未初凝前采用前述几种发泡方法中的任 何一种浇注超轻发泡水泥保温芯层3,待超轻发泡水泥保温芯层3初凝前用专用模具压制出边框和支撑结构4的空腔,之后浇注防水快硬型水泥基自流平砂浆,浆体流进空腔和预留的防水壳体面层位置,形成支撑结构4、防水壳层2,浇注过程中在铺设网状缓冲层。权利要求1.一种防水保温承载墙板,结构中包括承载层(1)、防水壳层(2),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结构中增设超轻发泡保温芯层(3),防水壳层(2)为槽型结构、与承载层(1)连接形成中空封闭壳体结构,超轻发泡保温芯层(3)充满于壳体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水保温承载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承载层(1)与防水壳层(2)之间设置有支撑结构(4),支撑结构(4)穿过超轻发泡保温芯层(3)固连在防水壳层(2)与承载层(1)的两个对应面板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水保温承载墙板,其特征在于支撑结构(4)为横截面是矩形的肋条、肋条呈横向或纵向排列,或由呈横向及纵向排列的肋条组合成网格状;或支撑结构(4)为横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水保温承载墙板,结构中包括承载层(1)、防水壳层(2),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结构中增设超轻发泡保温芯层(3),防水壳层(2)为槽型结构、与承载层(1)连接形成中空封闭壳体结构,超轻发泡保温芯层(3)充满于壳体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振秋刘成健葛仲熙
申请(专利权)人:唐山北极熊建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