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刷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925286 阅读:1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刷夹,包含夹子和金属刷组件。该夹子的第一手柄的尾端与导线相连;金属刷组件设置在夹子的第二手柄的内侧尾端,该金属刷组件包含金属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带刷夹的优点是:能够清除连接部位的表面杂物和金属氧化层,使导体和被夹物接触面的导通效果更好;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带刷夹中金属刷的可拆卸的安装方式,能够满足客户的各种需要,使用更加便捷和多样化,间接提升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市场认知度。(*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发动机应急启动的工具,特别涉及一种带刷夹
技术介绍
目前的发动机应急启动的工具中,没有配带可清洁的金属刷,都是使用时直接夹紧连接。而被夹物上的污渍、灰尘和金属氧化层会直接影响发动机应急启动的工具的导通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刷夹,能够清除发动机应急启动连接部位的表面杂物和金属氧化层,使导体和被夹物接触面的导通效果更好。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带刷夹,包含夹子,所述的夹子的第一手柄的尾端与导线相连,其特征在于, 还包含金属刷组件;所述的金属刷组件设置在夹子的第二手柄的内侧尾端;所述的金属刷组件包含金属刷。所述的金属刷组件还包含组件滑动块和金属刷推钮;所述的组件滑动块的腔体内设置金属刷;所述的金属刷推钮设置在金属刷的上表面;所述的金属刷推钮包含推钮和推钮锁紧扣;该推钮带动金属刷前后移动。所述的夹子的第二手柄尾端的内侧壁和组件滑动块的外侧壁采用相互匹配的凹槽和凸块进行卡设连接。所述的组件滑动块的内侧壁与金属刷的刷柄侧壁采用相互匹配的凹槽和凸条进行卡设连接。所述的金属刷组件还包含金属刷固定座;所述的金属刷固定座卡紧设置在夹子的第二手柄尾端的两个内侧壁之间。所述的金属刷固定座的两侧壁与金属刷的刷柄的两侧壁采用相互匹配的定位凸块和固定卡孔进行卡设连接。所述的金属刷固定座的两侧壁与金属刷的刷柄的两侧壁之间还设置相互匹配的换位凸块和换位卡孔。所述的金属刷组件还包含金属刷安装座,所述的金属刷安装座卡紧设置在夹子的第二手柄尾端的两个内侧壁之间。所述的金属刷安装座的内侧壁与金属刷的刷柄的侧壁采用相互匹配的凸条与凹槽进行卡设连接。本技术带刷夹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由于在夹子手柄内侧设有金属刷,能够清除连接部位的表面杂物和金属氧化层,使导体和被夹物接触面的导通效果更好。本技术由于采用多种形式安装金属刷以及可拆卸的安装方式,给客户提供了便捷,能够满足客户的各种需要,间接提升了本技术的市场认知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带刷夹实施例之一中金属刷未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带刷夹实施例之一中金属刷拆卸后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带刷夹实施例之一中金属刷组件和夹子凹凸配合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带刷夹实施例之一中金属刷组件和夹子另一种凹凸配合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带刷夹实施例之二中金属刷未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带刷夹实施例之二中金属刷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带刷夹实施例之二中金属刷未使用时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带刷夹实施例之二中金属刷翻起至竖直时的状态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带刷夹实施例之三中金属刷在金属刷安装座中时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带刷夹实施例之三中金属刷未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技术带刷夹实施例之三中金属刷拆卸后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带刷夹做进一步阐述。实施例之一一种带刷夹,包含夹子1和金属刷组件2。该夹子1的第一手柄11的尾端与导线相连;金属刷组件2设置在夹子1的第二手柄12的内侧尾端,该金属刷组件2包含金属刷 21。如图1和图2所示,金属刷组件2还包含组件滑动块22和金属刷推钮23。金属刷 21设置在组件滑动块22的腔体内;金属刷推钮23设置在组件滑动块22上表面的凹槽中, 该金属刷推钮23包含推钮231和推钮锁紧扣232,所述的推钮231与金属刷21相连。当使用时,推动推钮231,可带动金属刷21滑动,使其刷毛从组件滑动块22的腔体内伸出,并由第二手柄12的尾部露出(如图2所示),再锁紧推钮锁紧扣232,固定住金属刷21。该金属刷 21可用以清除发动机应急启动连接部位的表面杂物和金属氧化层,当被夹物与设置在夹子 1的夹持端面的导体通过咬合连接后,可使导体和被夹物之间有更好地接触,提高了导通性能。金属刷21使用完成后,松开推钮锁紧扣232,将其退回至组件滑动块22的腔体内,而后锁紧推钮锁紧扣232,完成使用。如图2、图3和图4所示,组件滑动块22与夹子1的第二手柄12之间采用凹凸配合的方式进行装配。第二手柄12的内侧壁上设置凸块121,组件滑动块22的外侧壁设置凹槽222,前述的凹槽222和凸块121的尺寸相互匹配,使得凸块121卡设在凹槽222中,从而使得组件滑动块22能够在第二手柄12内滑动;组件滑动块22与金属刷21之间也采用凹凸配合的方式进行装配,组件滑动块22的内侧壁设有凹槽221,金属刷21的侧壁设有凸条 211,前述的凹槽221和凸条211的尺寸相互匹配,使得凸条211卡设在凹槽221中,并且沿凹槽221滑动,从而使得金属刷21能够在组件滑动块22中滑动。当使用时,还可以将组件滑动块22从夹子1的第二手柄12中整体取下来使用,更加便捷地清除发动机应急启动连接部位的表面杂物和金属氧化层,提高了操作效率,满足某些场合的需要。本实施例中,还可以在第二手柄12的内侧壁上设置凹槽,组件滑动块22的外侧壁设置凸块,从而同样能够起到凹凸配合的装配效果;同理,也可以在组件滑动块22的内侧壁上设置凸条,在金属刷21的侧壁设置凹槽,也能够起到相同的凹凸配合的装配效果,实现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实施例之二一种带刷夹,包含夹子1和金属刷组件2。该夹子1的第一手柄11的尾端与导线相连;金属刷组件2设置在夹子1的第二手柄12的内侧尾端,该金属刷组件2包含金属刷 21。如图5、图6、图7、图8所示,金属刷组件2还包含金属刷固定座24,该金属刷固定座24卡紧在夹子1的第二手柄12的两个内侧壁之间。本实施例中,金属刷固定座24的两侧壁设有一对固定卡孔(图中未示出)、一对工作状态卡孔241与一对回收状态卡孔242,该固定卡孔(图中未示出)设置在工作状态卡孔241与回收状态卡孔242之间,工作状态卡孔 241设置在固定卡孔(图中未示出)与第二手柄12的尾端之间;金属刷21的刷柄两侧壁设有定位凸块(图中未示出)、换位凸块212,该定位凸块(图中未示出)与金属刷固定座24的固定卡孔(图中未示出)的尺寸相匹配,换位凸块212与工作状态卡孔241、回收状态卡孔242 的尺寸相匹配。安装时,将定位凸块(图中未示出)卡设在固定卡孔(图中未示出)中,金属刷21可以定位凸块(图中未示出)为轴旋转;非使用时,换位凸块212卡设在回收状态卡孔 242中,金属刷21的金属刷毛朝向第二手柄12,能够保护金属刷毛;当使用时,翻起金属刷 21,换位凸块212从回收状态卡孔242中出来,金属刷21翻转站立(如图8所示),继续翻转金属刷21,当金属刷21的刷柄背部触碰到金属刷固定座24后,换位凸块212便卡设进工作状态卡孔241中,此时可以用来清除发动机应急启动连接部位的表面杂物和金属氧化层, 使得夹子1的夹持端面的导体和被夹物更好地接触,提高了导通性能。本实施例中,还可以将金属刷21刷柄两侧壁的定位凸块(图中未示出)与换位凸块 212换成相应的卡孔,将金属刷固定座侧壁上的固定卡孔(图中未示出)、工作状态卡孔241 与回收状态卡孔242换为相应的凸块,同样能够实现金属刷21切换不同工作状态的功能, 实现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实施例之三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刷夹,包含夹子(1),所述的夹子(1)的第一手柄(11)的尾端与导线相连,其特征在于,还包含金属刷组件(2);所述的金属刷组件(2)设置在夹子(1)的第二手柄(12)的内侧尾端;所述的金属刷组件(2)包含金属刷(2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刷夹,包含夹子(1),所述的夹子(1)的第一手柄(11)的尾端与导线相连,其特征在于,还包含金属刷组件(2);所述的金属刷组件(2)设置在夹子(1)的第二手柄(12)的内侧尾端;所述的金属刷组件(2)包含金属刷(2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刷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属刷组件(2)还包含组件滑动块(22)和金属刷推钮(23);所述的组件滑动块(22)的腔体内设置金属刷(21);所述的金属刷推钮(23)设置在金属刷(21)的上表面;所述的金属刷推钮(23)包含推钮(231)和推钮锁紧扣(232);该推钮(231)带动金属刷(21)前后移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刷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夹子(1)的第二手柄(12)尾端的内侧壁和组件滑动块(22)的外侧壁采用相互匹配的凹槽和凸块而卡设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刷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组件滑动块(22)的内侧壁与金属刷(21)的刷柄侧壁采用相互匹配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勇于笛范晔平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广为电器工具有限公司上海广为美线电源电器有限公司上海广为拓浦电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