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轧辊切水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924175 阅读:2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轧辊切水板,在长条形切水板上等距离开有至少3个键槽形螺栓孔,切水板通过螺栓连接在下工作辊护板上。由于切水板的封水作用阻止了冷却水浇到中间坯下表面,使钢板上下表面温度保持均匀一致,有效解决了钢板的扣头问题,避免对机后辊道的冲击,从而提高轧制的稳定性,延长辊道的使用周期;同时收到了降水提温、节能降耗的作用。(*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轧钢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止冷却水浇到热轧带钢表面的简易轧辊切水板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不少热轧带钢厂的粗轧二辊水平轧机存在着中间坯出轧机后扣头严重及轧线温降较大的问题。经查阅资料和现场实际调研发现,造成中间坯出轧机后扣头及温降较大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粗轧二辊水平轧机的下工作辊只有轧辊铸铁护板,而未设置切水板所致。在实际轧制过程中,由于粗轧二辊水平轧机工作辊没有切水板,使下工作辊漏水严重,轧辊冷却水直接浇到中间坯下表面,使中间坯下表面温度低于上表面温度,在轧制过程中中间坯上表面延伸量大于下表面延伸量,从而造成出轧机后的钢板严重扣头,对机后辊道接轴产生较大冲击,同时造成中间坯温降增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全实用,能够有效避免钢板扣头和轧线温降的简易轧辊切水板。本技术所采取的解决措施是一种轧辊切水板,其特征在于,在长条形切水板上等距离开有至少3个键槽形螺栓孔,切水板通过螺栓连接在下工作辊护板上。所述切水板断面形状为平行四边形,顶角角度为45°。本技术的使用方法和有益效果为由于在下工作辊护板上增设了切水板,切水板的封水作用阻止了冷却水浇到中间坯下表面,保证中间坯上、下表面温度均勻一致,解决了钢板的扣头问题,避免对机后辊道的冲击,从而提高轧制的稳定性,延长辊道的使用周期;同时收到了降水提温、节能降耗的作用。附图说明图1为轧辊切水板主视图。图2为轧辊切水板A-A截面图。图中切水板1、螺栓孔2。具体实施方式由附图可见,本技术之切水板1系采用20mm厚、140mm宽、1470mm长的条形钢板加工而成。根据安装条件需要,钢板的上、下端面均加工成斜坡,使切水板1的断面形状成为平行四边形,且平行四边形顶角角度为45°,即斜面切削线距端面的长度为20mm。切削完成后,先在切水板1中间加工出一个16 mm宽、中心距60 mm长的键槽形螺栓孔2,然后间隔335 mm分别向两边各加工出2个键槽形螺栓孔2,两端的螺栓孔2距切水板1端头距离为65mm。最后,将加工好切水板1用M16螺栓连接在下工作辊护板上即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轧辊切水板,其特征在于,在长条形切水板上等距离开有至少3个键槽形螺栓孔,切水板通过螺栓连接在下工作辊护板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轧辊切水板,其特征在于,在长条形切水板上等距离开有至少3个键槽形螺栓孔,切水板通过螺栓连接在下工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刚李贺贵顾明
申请(专利权)人: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