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具体涉及一种耐热Mg-Sr-ai-Υ合金的制备工艺。
技术介绍
镁合金是目前工业上可应用的最轻的金属结构材料,具有密度小、比强度、比刚度高等优点,已经被应用于汽车工业。同时因其具有上述特点及阻尼减振降噪能力强、液态成型性能优越和易于回收利用等优点,被誉为21世纪“绿色结构材料”[1]。然而,与铝合金相比,镁合金在汽车结构件中的应用仍然有限,制约其应用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汽车零部件制造中常用商业镁合金(如AZ91D、AM50A、和AM60B等)的耐热性能差,在当零部件温度高于125°C时,镁合金的抗蠕变性能会急剧下降,难以满足汽车自动变速箱、汽缸体及汽缸头等工作温度较高(分别为175°C、200°C、30(rC以上)的零部件使用效能要求[2’3]。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耐热镁合金耐热性价比较高的缺点,本专利提供了一种简单、廉价、 易行且性能够满足要求的众多工况条件下镁合金使用的工艺方法。以工业纯镁锭、碳酸锶等为原材料,加入微量的稀土 Y和金属Zn,利用“熔-浸”热还原法熔炼出符合试验要求的耐热Mg-Sr-Si-Y合金。“熔-浸热还原法”是指在标压下将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耐热Mg-Sr-Zn-Y合金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以工业纯镁锭、碳酸锶为原材料,加入微量的稀土Y和金属Zn,利用“熔-浸”热还原法熔炼出符合试验要求的耐热Mg-Sr-Zn-Y合金。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热Mg-Sr-ai-Υ合金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以工业纯镁锭、碳酸锶为原材料,加入微量的稀土 Y和金属Zn,利用“熔-浸”热还原法熔炼出符合试验要求的耐热 Mg-Sr-Zn-Y 合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在Mg-Sr系合金的基础上通过添加稀土 Y和金属Si形成镁钇及镁锌钇等第二相。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利用烧结技术将SrCO3粉体制备成SrO,工艺为500°C 3000°C,保温lh_5h,使得最终Sr的质量百分比含量为3% 10% ;(2)将预热好的镁块和氧化锶粉体放入坩锅中升温熔化,待镁块全部熔化后,进行搅拌,扒渣后静置以使熔体均勻化;(3)将步骤⑵中的熔体升温到500°C 2000°C精炼I...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