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现场救治传染病患者的充气式移动负压隔离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918959 阅读:2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实施现场救治传染病患者的充气式移动负压隔离间,其特征是:主要由医护人员进出缓冲间、患者现场救治间、患者进出缓冲间和高效排风过滤装置构成,所述医护人员进出缓冲间、患者进出缓冲间分别通过双层防水拉链与患者现场救治间软连接,所述医护人员进出缓冲间设有进风口,所述患者现场救治间设有进风口与排风口,患者现场救治间进风口与医护人员进出缓冲间贯通,高效排风过滤装置与患者现场救治间的排风口连接。有益效果:充气式移动负压隔离间能快速运送到传染病救治现场,并在短时间内展开形成负压病房的功用。分别设置的患者、医护人员进出缓冲间,防止交叉感染。(*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移动负压隔离间,尤其涉及一种实施现场救治传染病患者的充气式移动负压隔离间
技术介绍
由病毒和细菌引起的传染病时刻威胁着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健康生活,其特点为发病率和死亡率高,预防难度大。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最新统计数字,全球累计SARS 病例共8422例,死亡人数919人,病死率近11% ;甲型流感疫情蔓延至全球211个国家和地区,致死超过1.5万人。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要求“医疗机构应当对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提供医疗救护、现场救援和接诊治疗”。应对新发、突发性重大传染病,隔离是最主要的处置方式。传染病患者是核心污染源,如不采取措施,污染范围将不断扩大,因此当某个小区发生疫情时,基于医院的负压病房数量有限,并且在运送传染病患者到医院的途中容易污染周围环境,就会采取封闭整个小区隔离疑似传染病患者的方式来控制疫情。因此急需采用移动式负压隔离装备对传染病患者实施现场隔离,让医务人员在发生疫情的现场对传染病患者进行通气、辅助呼吸、输液、输氧以及抗休克等紧急救治,当病情稳定后采用安全的隔离方式后送到医院。在第一时间抑制病原体的进一步扩散,保障周边环境和周围健康人群生命安全。申请人:(专利号ZL200520129921. 4)公开了一种移动式负压隔离帐篷,其为一种可轻易运送的负压隔离帐篷,且能在短时间内架设完成,供医疗单位使用。负压隔离帐篷包括一充气式框体、一隔离帐篷、及一高效能的空气过滤器。所述充气式框体在充气后成站立状,所述隔离帐篷为塑料所制成的大容量封闭性袋体。所述隔离帐篷是以展开方式架设在所述矿体的内部,所述高效能的空气过滤器是将进气端与所述隔离帐篷连通,使得所述隔离帐篷内形成相对低压,并将隔离帐篷内的空气经杀菌、过滤而净化成无害的气体排出隔离帐篷外,使周围的人群免受传染病的威胁。在使用中发现上述技术方案存在的缺点是, 当帐篷内超过5Pa以上负压时,隔离帐篷在内外压差的作用下,就会收缩,尤其是地布会掀起,帐篷内空间急剧下降,无法满足人员的隔离;由于没有缓冲间,当人员、物品进出时,帐篷内负压值迅速降为零,很容易发生污染空气外溢导致污染环境,起不到隔离效果;充气式框体被扎破出现漏气,该帐篷则无法使用,往往在关键时刻派不是用场;帐篷为单层大容量封闭性袋体,在夏天气温高时,帐篷内很容易达到50°C以上。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实施现场救治传染病患者的充气式移动负压隔离间,采用整体充气式拱形篷体、充气端墙和夹心式三层地布,使在负压情况下,支撑刚度大,隔热、保温效果好。分别设置患者及医生进出的缓冲间,防止患者与医生的交叉感染,保持患者现场救治间内负压值小范围波动。整体充气式拱形篷体或端墙内腔通过若干个纵向拉筋分隔成若干个充气单元,避免某个充气单元漏气影响整个负压隔离间的使用。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实施现场救治传染病患者的充气式移动负压隔离间,其特征是主要由医护人员进出缓冲间、患者现场救治间、患者进出缓冲间和高效排风过滤装置构成,所述医护人员进出缓冲间、患者进出缓冲间分别通过双层防水拉链与患者现场救治间软连接,所述医护人员进出缓冲间设有进风口,所述患者现场救治间设有进风口与排风口,患者现场救治间进风口与医护人员进出缓冲间贯通, 高效排风过滤装置与患者现场救治间的排风口连接。所述医护人员进出缓冲间、患者现场救治间和患者进出缓冲间均由整体充气式拱形篷体、充气端墙和地布构成,所述拱形篷体或端墙内腔通过若干个纵向拉筋分隔成若干个充气单元,所述每个充气单元设有进气单向阀、排气阀和限压阀,所述拱形篷体或端墙的一端设有进气公共气道,所述进气公共气道通过进气单向阀与每个充气单元连接,所述进气公共气道与拱形篷体或端墙侧壁的进气阀连接。所述患者现场救治间整体充气式拱形篷体与地布间形成80° -85°的夹角。所述患者现场救治间地布为夹心式三层结构,底层地布与上层地布均采用抗刺穿强的牛津布,中间层地布采用尼龙PVC材料,中间层地布与整体充气式拱形篷体固接成整体,底层地布与上层地布分别通过尼龙粘扣与中间层地布连接。所述医护人员进出缓冲间、患者现场救治间和患者进出缓冲间的整体充气式拱形篷体及充气端墙采用尼龙布基复合双层热塑性聚氨酯材料制成。有益效果实施现场救治传染病患者的充气式移动负压隔离间能快速运送到传染病救治现场,并在短时间内展开形成负压病房的功用。基于“负压隔离”防护原理,可对新发、突发性传染病患者实施通气、辅助呼吸、输液、输氧等现场紧急救治与隔离,患者呼出的有毒气体只能经过高效排风过滤装置杀菌、过滤后排出,防止病毒进一步传播。分别设置的患者、医护人员进出缓冲间,防止交叉感染。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立体示意图;图2是图1的剖视图;图3是图2中A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中1、医护人员进出缓冲间,2、患者现场救治间,3、患者进出缓冲间,4、高效排风过滤装置,5、双层防水拉链,6、医护人员进出缓冲间进风口,7、患者现场救治间进风口, 8、排风口,9、整体充气式拱形篷体,10、充气端墙,11、地布,12、拉筋,13、进气单向阀,14、排气阀,15、限压阀,16、进气公共气道,17、进气阀,18、底层地布,19、上层地布,20、中间层地布,21、折叠式诊疗床,22、药械医疗箱组,23、便携式空调,24、医护人员进出缓冲间密闭门, 25、患者现场救治间医护人员进出密闭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所示,一种实施现场救治传染病患者的充气式移动负压隔离间,所述充气式移动负压隔离间主体主要由医护人员进出缓冲间1、患者现场救治间2、患者进出缓冲间3和高效排风过滤装置4构成,所述医护人员进出缓冲间1、患者进出缓冲间3分别通过双层防水拉链5与患者现场救治间2软连接,所述医护人员进出缓冲间1设有进风口 6,所述患者现场救治间2设有进风口 7与排风口 8,患者现场救治间进风口 7与医护人员进出缓冲间1贯通,高效排风过滤装置4与患者现场救治间排风口 8连接。所述医护人员进出缓冲间1、患者现场救治间2 和患者进出缓冲间3均由整体充气式拱形篷体9、充气端墙10和地布11构成,所述拱形篷体9或端墙10内腔通过若干个纵向拉筋12分隔成若干个充气单元,所述每个充气单元设有进气单向阀13、排气阀14和限压阀15,所述拱形篷体9或端墙10的一端设有进气公共气道16,所述进气公共气道16通过进气单向阀13与每个充气单元连接,所述进气公共气道16与拱形篷体9或端墙10侧壁的进气阀17连接。所述患者现场救治间整体充气式拱形篷体9与地布11间形成80° -85°的夹角。所述患者现场救治间地布11为夹心式三层结构,底层地布18与上层地布19均为抗刺穿强的牛津布,中间层地布20为可热合的尼龙 PVC材料,中间层地布与整体充气式拱形篷体热合在一起,底层地布与上层地布分别用尼龙粘扣与中间层地布连接。所述患者现场救治间2内置有折叠式诊疗床21、药械医疗箱组22 和便携式空调23。工作时新鲜空气通过医护人员进出缓冲间进风口进入医护人员进出缓冲间,然后通过患者现场救治间进风口进入患者现场救治间,救治间内污染空气由排风口进入高效排风过滤装置过滤消毒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实施现场救治传染病患者的充气式移动负压隔离间,其特征是:主要由医护人员进出缓冲间、患者现场救治间、患者进出缓冲间和高效排风过滤装置构成,所述医护人员进出缓冲间、患者进出缓冲间分别通过双层防水拉链与患者现场救治间软连接,所述医护人员进出缓冲间设有进风口,所述患者现场救治间设有进风口与排风口,患者现场救治间进风口与医护人员进出缓冲间贯通,高效排风过滤装置与患者现场救治间的排风口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丰胡名玺刘圣军孙秋明杨健张彦军杜振杰田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装备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