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顶内室热压成型模具安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916974 阅读:2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顶内室热压成型模具安装结构,包括有支架,支架上架设有上下对应的上、下模具底座,上、下模具底座上分别安装有上、下模具,上、下模具的对应面上分别设有相互配合的模芯和型腔,下模具下端面分布有定位孔,下模具底座上分布有定位凸起,定位凸起与定位孔一一对应,上模具上端面上设有吊耳以及定位孔,上模具底座的上端面上设有与吊耳对应的吊钩以及与定位孔对应的定位凸起,且上模具底座的移动由液压缸驱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安装使用方便,上、下模具固定的稳定性好,避免在挤压过程中容易错位或移动,保证了产品质量,同时可进行数次挤压成型,提高了工作效率。(*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主要涉及一种热压成型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汽车顶内室热压成型模具安装结构。技术背景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汽车生产加工的进步,在加工过程中,大都采用自动化加工,其中汽车顶内室加工大都采用热压成型,首先对汽车内室板的板材之一的无纺布进行加热,然后通过挤压模具进行挤压成型,而目前已有的设备中大都是由上压模具和下模具组成,在使用时,将加热后的板材输送到模具相应位置进行挤压,在挤压过程中,上压模具是由液压驱动升降的,但已有的上、下模具固定安装时,其稳定性差,特别是上压模具,在挤压过程中容易错位或移动,影响产品质量,且工作效率低,影响生产效益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弥补已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汽车顶内室热压成型模具安装结构,解决了已有的上、下模具固定时稳定性差,在挤压过程中容易错位或移动, 影响产品质量,且工作效率低,影响生产效益。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汽车顶内室热压成型模具安装结构,包括有支架,所述支架上架设有上下对应的上、下模具底座,所述上、下模具底座上分别安装有上、下模具,所述上、下模具的对应面上分别设有相互配合的模芯和型腔,所述下模具下端面分布有定位孔,所述下模具底座上分布有定位凸起,所述定位凸起与定位孔一一对应,所述上模具上端面上设有吊耳以及定位孔,所述上模具底座的上端面上设有与吊耳对应的吊钩以及与定位孔对应的定位凸起,且上模具底座的移动由液压缸驱动。所述上模具座的吊钩为四个,所述上模具的吊耳为四个,且位置对应,均位于四角边缘处。所述的上、下模具底座的定位凸起分别为四个,所述上、下模具的定位孔为四个。其工作原理是通过上、下模具定位孔和上、下模具固定座上的定位孔的配合,保证了上、下模具固定的稳定性,避免在挤压过程中容易错位或移动,影响产品质量,同时其稳定性好,不需要每次对胃,可进行数次挤压成型,提高了工作效率低。本技术的优点是本技术结构简单、安装使用方便,上、下模具固定的稳定性好,避免在挤压过程中容易错位或移动,保证了产品质量,同时可进行数次挤压成型,提高了工作效率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一种汽车顶内室热压成型模具安装结构,包括有支架1,支架1上架设有上下对应的上、下模具底座2、3,上、下模具底座2、3上分别安装有上、下模具4、5,上、下模具4、5的对应面上分别设有相互配合的模芯和型腔,下模具5下端面分布有四个定位孔 6,下模具底座3上分布有四个定位凸起7,定位凸起7与定位孔6 —一对应,上模具4上端面上设有四个吊耳8以及四个定位孔6,上模具4底座的上端面上设有与吊耳8对应的四个吊钩9以及与定位孔6对应的四个定位凸起7,且上模具底座2的移动由液 压缸驱动。权利要求1.一种汽车顶内室热压成型模具安装结构,包括有支架,所述支架上架设有上下对应的上、下模具底座,所述上、下模具底座上分别安装有上、下模具,所述上、下模具的对应面上分别设有相互配合的模芯和型腔,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具下端面分布有定位孔,所述下模具底座上分布有定位凸起,所述定位凸起与定位孔一一对应,所述上模具上端面上设有吊耳以及定位孔,所述上模具底座的上端面上设有与吊耳对应的吊钩以及与定位孔对应的定位凸起,且上模具底座的移动由液压缸驱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顶内室热压成型模具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具座的吊钩为四个,所述上模具的吊耳为四个,且位置对应,均位于四角边缘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顶内室热压成型模具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 下模具底座的定位凸起分别为四个,所述上、下模具的定位孔为四个。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顶内室热压成型模具安装结构,包括有支架,支架上架设有上下对应的上、下模具底座,上、下模具底座上分别安装有上、下模具,上、下模具的对应面上分别设有相互配合的模芯和型腔,下模具下端面分布有定位孔,下模具底座上分布有定位凸起,定位凸起与定位孔一一对应,上模具上端面上设有吊耳以及定位孔,上模具底座的上端面上设有与吊耳对应的吊钩以及与定位孔对应的定位凸起,且上模具底座的移动由液压缸驱动。本技术结构简单、安装使用方便,上、下模具固定的稳定性好,避免在挤压过程中容易错位或移动,保证了产品质量,同时可进行数次挤压成型,提高了工作效率。文档编号B30B11/22GK202062687SQ201120147879公开日2011年12月7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10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10日专利技术者何斌, 方举 申请人:安徽志诚机电零部件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顶内室热压成型模具安装结构,包括有支架,所述支架上架设有上下对应的上、下模具底座,所述上、下模具底座上分别安装有上、下模具,所述上、下模具的对应面上分别设有相互配合的模芯和型腔,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具下端面分布有定位孔,所述下模具底座上分布有定位凸起,所述定位凸起与定位孔一一对应,所述上模具上端面上设有吊耳以及定位孔,所述上模具底座的上端面上设有与吊耳对应的吊钩以及与定位孔对应的定位凸起,且上模具底座的移动由液压缸驱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举何斌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志诚机电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