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宋浩专利>正文

低频无极灯路灯反光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915468 阅读:4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低频无极灯路灯反光罩,属于灯具中的一个部件。目前常用的低频无极灯路灯反光罩的结构不够简单,设计不够合理,布局不够科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灯罩本体,其特征是:所述灯罩本体中设置有上左反光面、下左反光面、上右反光面和下右反光面,所述下左反光面的形状和大小均与上左反光面相匹配,该下左反光面位于上左反光面的正下方,所述上左反光面和下左反光面之间形成一个左反光区,所述下右反光面的形状和大小均与上右反光面相匹配,该下右反光面位于上右反光面的正下方,所述上右反光面和下右反光面之间形成一个右反光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结构设计合理,布局科学,加工容易,反光效果好。(*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反光罩,尤其是涉及一种低频无极灯路灯反光罩,主要用于 200w无极灯中,属于灯具中的一个部件。
技术介绍
目前常用的低频无极灯路灯反光罩的结构不够简单,设计不够合理,布局不够科学,导致低频无极灯路灯反光罩的加工难度大,制造较为不便,不仅影响灯具的美观度,而且影响反光效果,从而大大降低了灯具的整体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布局科学,加工容易,反光效果好低频无极灯路灯反光罩。本技术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低频无极灯路灯反光罩包括灯罩本体,其特点在于所述灯罩本体中设置有上左反光面、下左反光面、上右反光面和下右反光面,所述下左反光面的形状和大小均与上左反光面相匹配,该下左反光面位于上左反光面的正下方,所述上左反光面和下左反光面之间形成一个左反光区,所述下右反光面的形状和大小均与上右反光面相匹配,该下右反光面位于上右反光面的正下方,所述上右反光面和下右反光面之间形成一个右反光区。本技术所述上左反光面和下左反光面的横截面符合左抛物线的结构,该左抛物线的方程为y2=40x ;所述上右反光面和下右反光面的横截面符合右抛物线的结构, 该右抛物线的方程为y2=40x ;所述左抛物线中的轴线与右抛物线中的轴线之间的夹角在 100° -140° 之间。本技术所述左反光区和右反光区之间相连通。本技术所述左抛物线中的轴线与右抛物线中的轴线之间的夹角为120°。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布局科学,加工容易,反光效果好,不仅外形美观、大方,而且反光效果好,能够有效提升灯具的整体性能,对路面进行照明达到照明国家标准。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低频无极灯路灯反光罩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中低频无极灯路灯反光罩上的上左反光面、下左反光面、上右反光面和下右反光面之间的位置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左抛物线和右抛物线之间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技术的解释而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实施例参见图1至图5,本实施例中的低频无极灯路灯反光罩包括灯罩本体1,在该灯罩本体1中设置有上左反光面2、下左反光面3、上右反光面4和下右反光面5。本实施例中的下左反光面3的形状和大小均与上左反光面2相匹配,该下左反光面3位于上左反光面2的正下方,在上左反光面2和下左反光面3之间形成一个左反光区6。本实施例中的上左反光面2和下左反光面3的横截面符合左抛物线Pl的结构,该左抛物线Pl的方程为y2=40x。本实施例中抛物线Pl的顶点到焦点的距离为10mm。本实施例中的下右反光面5的形状和大小均与上右反光面4相匹配,该下右反光面5位于上右反光面4的正下方,在上右反光面4和下右反光面5之间形成一个右反光区7。本实施例中的上右反光面4和下右反光面5的横截面符合右抛物线P2的结构,该右抛物线P2的方程为y2=40x。本实施例中抛物线P2的顶点到焦点的距离为10mm。本实施例中的左反光区6和右反光区7之间相连通,左抛物线Pl中的轴线与右抛物线P2中的轴线之间的夹角为120°,本技术中左抛物线Pl中的轴线与右抛物线P2 中的轴线之间的夹角通常在100° -140°之间。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整个表面的母线由两部分抛物线拼合而成,即由左抛物线Pl和右抛物线P2拼合而成,两抛物线在中心处发生交叉,其交叉部分DE间的曲线予以去除。本实施例中的直线AlBl为左抛物线Pl的轴线,本实施例中的直线A2B2为右抛物线P2的轴线,直线AlBl和直线A2B2的夹角为120°。本实施例中的低频无极灯路灯反光罩主要用于200w无极灯中,使用时,无极灯管的接线Cl和C2的圆心位于轴线AlBl和轴线 A2B2上,灯管中心线01到左抛物线Pl的顶点Bl的距离为60mm,灯管中心线02到右抛物线P2的顶点B2的距离为60mm。本实施例根据灯管参数,设计以抛物线为基本形状的反光面,抛物线准直性好,加工难度小,表面成型技术比较成熟,这就便于本实施例中低频无极灯路灯反光罩的制造和加工。本实施例综合考虑灯具外部尺寸限制,抛物线在以顶点为原点的标准位置的基准抛物线方程为y2=40x (单位毫米),即焦点距离顶点IOmm的抛物线,灯管安装位置距离顶点60mm的灯具基本结构,并根据灯管长方向进行拉伸生成最终的反光罩形状。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其零、部件的形状、所取名称等可以不同,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技术结构所作的举例说明。 凡依据本技术专利构思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者简单变化,均包括于本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内。本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技术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低频无极灯路灯反光罩,包括灯罩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灯罩本体中设置有上左反光面、下左反光面、上右反光面和下右反光面,所述下左反光面的形状和大小均与上左反光面相匹配,该下左反光面位于上左反光面的正下方,所述上左反光面和下左反光面之间形成一个左反光区,所述下右反光面的形状和大小均与上右反光面相匹配,该下右反光面位于上右反光面的正下方,所述上右反光面和下右反光面之间形成一个右反光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频无极灯路灯反光罩,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左反光面和下左反光面的横截面符合左抛物线的结构,该左抛物线的方程为y2=40x ;所述上右反光面和下右反光面的横截面符合右抛物线的结构,该右抛物线的方程为y2=40x ;所述左抛物线中的轴线与右抛物线中的轴线之间的夹角在100° -140°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低频无极灯路灯反光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反光区和右反光区之间相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低频无极灯路灯反光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抛物线中的轴线与右抛物线中的轴线之间的夹角为120°。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低频无极灯路灯反光罩,属于灯具中的一个部件。目前常用的低频无极灯路灯反光罩的结构不够简单,设计不够合理,布局不够科学。本技术包括灯罩本体,其特征是所述灯罩本体中设置有上左反光面、下左反光面、上右反光面和下右反光面,所述下左反光面的形状和大小均与上左反光面相匹配,该下左反光面位于上左反光面的正下方,所述上左反光面和下左反光面之间形成一个左反光区,所述下右反光面的形状和大小均与上右反光面相匹配,该下右反光面位于上右反光面的正下方,所述上右反光面和下右反光面之间形成一个右反光区。本技术的结构设计合理,布局科学,加工容易,反光效果好。文档编号F21W131/103GK202065910SQ201120105408公开日2011年12月7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12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12日专利技术者宋浩 申请人:宋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低频无极灯路灯反光罩,包括灯罩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灯罩本体中设置有上左反光面、下左反光面、上右反光面和下右反光面,所述下左反光面的形状和大小均与上左反光面相匹配,该下左反光面位于上左反光面的正下方,所述上左反光面和下左反光面之间形成一个左反光区,所述下右反光面的形状和大小均与上右反光面相匹配,该下右反光面位于上右反光面的正下方,所述上右反光面和下右反光面之间形成一个右反光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浩
申请(专利权)人:宋浩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