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廖聚源专利>正文

可在物体内发光的发光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91455 阅读:2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可在物体内发光的发光体结构,其主要是由发光单元,常开开关及护盖所组成。其中该发光单元与两个设置于护盖上的环片相连接,通过两环片直接或间接受压,以控制发光单元电路的接通与切断,而使发光元件产生发光效果。若将上述组合的发光体置于一软性容体或填充娃娃等可充填物料的玩具内,对容体或玩具等施以压力,两环片接触,即可启动发光单元产生发光的效果,从而改进了传统物体内发光单元,依赖外部开关完成启动的缺点。(*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有关于一种发光体结构,尤其指一种将一发光单元置于一护盖体内,通过该常开开关受直接或间接的压控形式,即可启动产生发光的发光体结构。传统的揉压式玩具或洋娃娃均以棉质或单一胶质的材料制成,虽充份赋予观赏或柔软有趣的可揉压特性,但由于该等物体仅提供揉捏玩赏或摆设观赏的作用,能提供的玩赏功能并不广泛,并且外形色调变化也只限于表面所呈现的单调形态,故给人以呆板乏味缺少灵活的玩赏价值,进而有人在玩偶的容置空间内放置一组可控制发光装置,当使用者对玩偶上某一特定处装设的开关进行按压后,随即会在玩偶上一预设处产生一闪烁发光的功效,赋予一新奇视觉。然而,由于上述开关与发光单元的装置位置大多不同,并且需要由一导线相联接,装配上较为麻烦,因玩赏者的不慎控制,极易破坏该开关的定位或埋设有导线,其影响玩者难以找寻该按压开关的位置,重者线路被破坏,无法再控制发光,丧失了该项娱乐功效,因此仍有待改进。鉴于常见玩具的发光装置尚有上述缺点,经过深入细致的改进,本技术随之产生。本技术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灵活多变,装配简易,使用安全的可在物体内发光的发光体结构。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主要由发光单元,常开开关的护盖所组成;其中主要是将一可发光的装置置于一盖体中,并直接于该护盖外部设置由两簧片形成的常开开关加以连接,通过该常开开关受外力直接或间接推压,以致电路接通,即可控制发光装置启动发光,本技术的发光体结构可容设于揉压式玩具或玩偶内,由使用者压制该物表时直接压控,或由物体内的充填物间接传递压力至常开开关,以改进传统产品,必须以导线连接至电源开关,将开关置于物体表面,方能加以控制的缺点。本技术的详细构造,应用原理,作用与功效,则参照附图,作进一步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发光球的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发光球的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结构立体分解图;图4是本技术发光球容设于一可揉压式球体内的实施例图;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由图示可看出,本技术可在物体内发光的发光体结构,其主要是由一发光单元1、常开开关2及护盖3所组成,其中该发光单元1是由发光体11、电池12与控制晶体13所构成。该控制晶体13在常开开关2的控制下,控制发光体11产生发光(闪烁)的启动与定时自动关闭电源,而电池12是提供发光体11发光的电源。上述的发光单元1的两启动电极是分别与两个分离的同心大小环片21、22所形成的常开开关2相连接,并经该两环片21、22的电接触触发控制晶体13,启动发光体11;上述的发光单元1,依形状设置于可两相盖合的透明护盖3内,并且两环片21、22构成的常开开关2则嵌置于两护盖3的盖合缘部位,盖合缘的部位设有一凹环槽31,且于凹环槽31内设有相应高度的支撑凸部32,使得以在该凹环槽31中造成两种不同深度及宽度的支撑凹槽。为此,分别嵌入两环片21、22,使两环片21、22的一个受凹环槽31底部支撑,另一个则受支撑凸部32的支撑。以不同的深度,让两环片21、22以自然状态相互保持未接触状态,并在凹环槽31之外,依型状设一柔软性封膜4,将两环片21、22予以包复封闭,以防止外界的灰尘、杂质或水分侵入。依上述的结构,当有外力压触两环片21、22,以致接触时,则电源接通,从而启动发光单元1,发光体11发光,由上述的组合,即形成一可触动发光的结构。若是将本技术的结构,置于一软性容体或玩偶(图4所示的球体5内)等可充填物料的玩具中,并填充适当数量可流动或不可流动的压力传递介质物(图4所示,球体5内的无数细小颗粒状物51),则使发光体结构可在常态下受上述压力传递介质(颗粒状物51)的掩盖,并可在外力对该容(球)体5进行揉压时,遂经该压力传递介质(如颗粒状物51)的间接传递压控两环片常开开关2,电路接通,从而启动发光单元1产生发光的效果,赋予了上述容体或玩偶一种新颖的闪亮视觉。而且对该发光单元的启动,又可不需要用电线连接容体或玩偶的表层开关,因此本技术更为简易并且安全可靠,受损坏也可相对降低。综上所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是一种可在物体内发光的发光体结构,改掉了常见体内发光玩具过于单调、乏味的缺点,确实具有灵活多变,装配简易,使用安全等功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在物体内发光的发光体结构,主要由发光单元(1)、常开开关(2)及护盖(3)所组成;其特征在于:其中发光单元(1)的两启动电极是分别与两个分离的同心的大小环片(21)、(22)所形成的常开开关(2)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在物体内发光的发光体结构,主要由发光单元(1)、常开开关(2)及护盖(3)所组成;其特征在于其中发光单元(1)的两启动电极是分别与两个分离的同心的大小环片(21)、(22)所形成的常开开关(2)相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在物体内发光的发光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发光单元(1)是由发光体(11)、电池(12)与控制晶体(13)所构成。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在物体内发光的发光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护盖(3)的盖合缘部位设有凹环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聚源
申请(专利权)人:廖聚源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