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补中全封闭强制触发保护间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913651 阅读:2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串补中全封闭强制触发保护间隙装置,它包括绝缘套筒,分别与绝缘套筒两端固定连接的底盖,安装在底盖上的金属导杆,固定在金属导杆一端的放电球,金属导杆延伸至放电球的内部,还包括一点火针电极,点火针电极的一端与绝缘套筒固定连接,点火针电极的另一端穿入金属导杆的内部并延伸至放电球的顶部,点火针电极上包覆有绝缘护套。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串补中全封闭强制触发保护间隙装置通过绝缘套筒及底盖将放电球、及点火针电极封闭在其中,保护了放电球之间的球隙,解决了因环境中的气压、温度和湿度的影响从而产生球隙放电压的稳定性较差的问题。(*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保护装置,尤其涉及一种串补中全封闭强制触发保护间隙装置
技术介绍
串联电容补偿技术是高压、超高压及特高压电网中用以缩短输电线路电气长度, 降低线路波阻抗,提高功率传输能力的十分重要的技术手段,强制触发保护间隙是串补装置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关系到串补装置的可靠、安全运行。现有的强制触发保护间隙是一对或数对串联的,暴露在大气条件下的球隙,户外电站工作环境比较严酷,由于受环境中的气压、温度及湿度的影响,球隙放电压的稳定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上述因受环境大气压力、温度及湿度的影响使得球隙放电压的稳定性较差的缺点,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降低环境条件变化对间隙放电电压的影响,提高间隙放电电压的稳定性的串补中全封闭强制触发保护间隙装置。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串补中全封闭强制触发保护间隙装置,它包括绝缘套筒,分别与所述绝缘套筒两端固定连接的底盖,安装在所述底盖上的金属导杆,固定在所述金属导杆一端的放电球,所述金属导杆延伸至所述放电球的内部,还包括一点火针电极,所述点火针电极的一端与所述绝缘套筒固定连接,所述点火针电极的另一端穿入所述金属导杆的内部并延伸至所述放电球的顶部,所述点火针电极上包覆有绝缘护套。优选地,所述绝缘套筒内充有惰性气体。优选地,所述底盖与所述绝缘套筒两端径口相接触的端面设有一圈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一密封圈。优选地,所述底盖上焊接有一螺母,所述金属导杆的一端固定在所述螺母上。优选地,所述绝缘套筒的外壁上一体形成有多圈伞状凸缘,所述底盖与靠近所述绝缘套筒两端的伞状凸缘通过螺钉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绝缘套筒上穿设有一通过螺帽固定的螺栓,所述点火针电极的一端与所述螺栓相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螺栓上套设有直径大于所述螺帽直径的密封垫圈及平垫圈,所述密封垫圈及平垫圈通过所述螺帽固定于所述绝缘套筒的壁上。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不难看出本技术串补中全封闭强制触发保护间隙装置通过绝缘套筒及底盖将放电球、及点火针电极封闭在其中,保护了放电球形成的球隙, 解决了因环境中的气压、温度和湿度的影响从而产生球隙放电压的稳定性较差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施例的结构图;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本实施例中的点火针电极与放电球的示意图。图中1-螺钉;2-底盖;3-放电球;4-金属导杆;5-螺母;6_绝缘套筒;7_伞状凸缘; 8_点火针电极;9-密封垫圈;10-平垫圈;11-螺栓;12-螺帽;13-绝缘护套。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参见图1、图2、图3所示,一种串补中全封闭强制触发保护间隙装置,它包括绝缘套筒6,分别与绝缘套筒6两端固定连接的底盖2,安装在底盖2上的金属导杆4,固定在金属导杆4 一端的放电球3,金属导杆4延伸至放电球3的内部,还包括一点火针电极8,点火针电极8的一端与绝缘套筒6固定连接,点火针电极8的另一端穿入金属导杆4的内部并延伸至放电球3的顶部,点火针电极8上包覆有绝缘护套13,保护了暴露在绝缘套筒6内的点火针电极8,同样保证了延伸至放电球3内部的点火针电极8的端面与放电球3绝缘。为了降低环境条件变化对间隙放电电压的影响,则绝缘套筒6内充有绝缘气体, 本实施例中的惰性气体为绝缘性能良好的六氟化硫,且为了避免绝缘套筒6外的空气通过底盖2与绝缘套筒6的两端的接触缝隙进入绝缘套筒6内,从而和惰性气体混合,则底盖2 与绝缘套筒6两端径口相接触的端面设有一圈凹槽,凹槽内设有一密封圈10。其中,底盖2上焊接有一螺母5,金属导杆4的一端固定在螺母5上。 绝缘套筒6的外壁上一体形成有多圈伞状凸缘7,底盖2与靠近绝缘套筒6两端的伞状凸缘7通过螺钉1固定连接,从而将底盖2固定在绝缘套筒6的两端。此外,绝缘套筒6上穿设有一通过螺帽12固定的螺栓11,点火针电极8的一端与螺栓11相固定连接,为了保证绝缘套筒6外部空气进入绝缘套筒6内部,则螺栓11上套设有直径大于螺帽12直径的密封垫圈9及平垫圈10,密封垫圈9及平垫圈10通过螺帽12固定于绝缘套筒6的壁上。以上实施方式只为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了解本技术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技术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串补中全封闭强制触发保护间隙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绝缘套筒(6),分别与所述绝缘套筒(6)两端固定连接的底盖(2),安装在所述底盖(2)上的金属导杆(4),固定在所述金属导杆(4) 一端的放电球(3),所述金属导杆(4)延伸至所述放电球(3)的内部,还包括一点火针电极(8),所述点火针电极⑶的一端与所述绝缘套筒(6)固定连接, 所述点火针电极(8)的另一端穿入所述金属导杆(4)的内部并延伸至所述放电球(3)的顶部,所述点火针电极(8)上包覆有绝缘护套(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串补中全封闭强制触发保护间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套筒(6)内充有惰性气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串补中全封闭强制触发保护间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盖(2)与所述绝缘套筒(6)两端径口相接触的端面设有一圈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一密封圈(1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串补中全封闭强制触发保护间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盖(2)上焊接有一螺母(5),所述金属导杆(4)的一端固定在所述螺母(5)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串补中全封闭强制触发保护间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套筒(6)的外壁上一体形成有多圈伞状凸缘(7),所述底盖⑵与靠近所述绝缘套筒(6) 两端的伞状凸缘(7)通过螺钉(1)固定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串补中全封闭强制触发保护间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套筒(6)上穿设有一通过螺帽(12)固定的螺栓(11),所述点火针电极(8)的一端与所述螺栓(11)相固定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串补中全封闭强制触发保护间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11)上套设有直径大于所述螺帽(12)直径的密封垫圈(9)及平垫圈(10),所述密封垫圈(9)及平垫圈(10)通过所述螺帽(12)固定于所述绝缘套筒(6)的壁上。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串补中全封闭强制触发保护间隙装置,它包括绝缘套筒,分别与绝缘套筒两端固定连接的底盖,安装在底盖上的金属导杆,固定在金属导杆一端的放电球,金属导杆延伸至放电球的内部,还包括一点火针电极,点火针电极的一端与绝缘套筒固定连接,点火针电极的另一端穿入金属导杆的内部并延伸至放电球的顶部,点火针电极上包覆有绝缘护套。技术串补中全封闭强制触发保护间隙装置通过绝缘套筒及底盖将放电球、及点火针电极封闭在其中,保护了放电球之间的球隙,解决了因环境中的气压、温度和湿度的影响从而产生球隙放电压的稳定性较差的问题。文档编号H02H9/06GK202068124SQ20112012341公开日2011年12月7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23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23日专利技术者王德忠 申请人:上海电气输配电试验中心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串补中全封闭强制触发保护间隙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绝缘套筒(6),分别与所述绝缘套筒(6)两端固定连接的底盖(2),安装在所述底盖(2)上的金属导杆(4),固定在所述金属导杆(4)一端的放电球(3),所述金属导杆(4)延伸至所述放电球(3)的内部,还包括一点火针电极(8),所述点火针电极(8)的一端与所述绝缘套筒(6)固定连接,所述点火针电极(8)的另一端穿入所述金属导杆(4)的内部并延伸至所述放电球(3)的顶部,所述点火针电极(8)上包覆有绝缘护套(1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德忠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电气输配电试验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