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型块状建筑材料吊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906427 阅读:2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小型块状建筑材料吊运装置,包括支托、上下开口的筒状笼体和横杆,支托底部设有支腿,笼体底部设有位置不高于支腿的装卡件,笼体套装在支托外部,横杆从支托下方穿插在装卡件内。该装置加工简便,成本低廉;使用时笼体通过吊车从码放好建筑材料的支托顶部落下,将建筑材料及支托罩入笼体内,然后将横杆插入笼体底部的U型卡槽内即可起吊笼体,大大简化了操作过程,使用简便,可大大缩短占用垂直运输机械的作业时间,有效提高吊运效率。(*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建筑施工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小型块状建筑材料吊运装置
技术介绍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要对一些小型块状建筑材料进行吊运,传统的吊运方式是通过塔吊将吊笼吊至地面,然后由工人将小型块状建筑材料放入吊笼中,待吊笼被装满方可起吊,在装料过程中,长时间占用塔吊等垂直运输机械的作业时间,工作效率低,严重影响工程进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大大缩短占用垂直运输机械的作业时间、提高吊运效率的小型块状建筑材料吊运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小型块状建筑材料吊运装置,包括支托、上下开口的筒状笼体和横杆,支托底部设有支腿,笼体底部设有位置不高于支腿的装卡件,笼体套装在支托外部,横杆从支托下方穿插在装卡件内。所述装卡件为U型卡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是1、本技术包括支托、上下开口的筒状笼体和横杆,支托底部设有支腿,笼体底部设有位置不高于支腿的装卡件,笼体套装在支托外部,横杆从支托下方穿插在装卡件内, 该装置加工简便,成本低廉;使用时笼体通过吊车从码放好建筑材料的支托顶部落下,将建筑材料及支托罩入笼体内,然后将横杆插入笼体底部的U型卡槽内即可起吊笼体,大大简化了操作过程,使用简便,可大大缩短占用垂直运输机械的作业时间,有效提高吊运效率。2、本技术可广泛适用于建筑工程中各类小型块状建筑材料的吊运,易于推广,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所示的小型块状建筑材料吊运装置,其包括支托2、上下开口的筒状笼体1和横杆4,在支托2底部设有支腿5,笼体1底部设有位置不高于支腿5的装卡件3,笼体1套装在支托2的外部,横杆4从支托2下方穿插在装卡件3内,在吊运物料时,支托2 由横杆4承托。在本技术中,装卡件3为U型卡槽,其位置与支腿5位置等高。笼体1为金属圆钢或螺纹钢焊接制成,笼体1的笼格间距为50mm-100mm。支托2为木方或型钢,间距为 200mm-300mm。 本技术的使用过程为笼体1通过吊车从码放好建筑材料的支托2顶部落下, 将建筑材料及支托2罩入笼体1内;然后将横杆4插入笼体1底部的U型卡槽内即可起吊笼体1。权利要求1.一种小型块状建筑材料吊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托、上下开口的筒状笼体和横杆,支托底部设有支腿,笼体底部设有位置不高于支腿的装卡件,笼体套装在支托外部, 横杆从支托下方穿插在装卡件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块状建筑材料吊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卡件为U型卡槽。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小型块状建筑材料吊运装置,包括支托、上下开口的筒状笼体和横杆,支托底部设有支腿,笼体底部设有位置不高于支腿的装卡件,笼体套装在支托外部,横杆从支托下方穿插在装卡件内。该装置加工简便,成本低廉;使用时笼体通过吊车从码放好建筑材料的支托顶部落下,将建筑材料及支托罩入笼体内,然后将横杆插入笼体底部的U型卡槽内即可起吊笼体,大大简化了操作过程,使用简便,可大大缩短占用垂直运输机械的作业时间,有效提高吊运效率。文档编号B66C1/22GK202054527SQ201120117440公开日2011年11月30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20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20日专利技术者李健, 李向东, 焦振宏, 王丹, 白梅 申请人:中建七局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小型块状建筑材料吊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托、上下开口的筒状笼体和横杆,支托底部设有支腿,笼体底部设有位置不高于支腿的装卡件,笼体套装在支托外部,横杆从支托下方穿插在装卡件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向东焦振宏白梅李健王丹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七局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