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春霞专利>正文

一种治疗银屑病的中药及制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902629 阅读:2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治疗银屑病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具体地说是由白花蛇、乌梢蛇、三七粉、苦参、白鲜皮、土槿皮、赤芍、丹参、当归、生地、黄芩、蝉蜕和甘草13味中药按一定分量配比研成粉末,称取0.3-0.5克装入硬质明胶胶囊,服用时,第1~3日每日1粒,晚饭后即服;第4~6日每日2粒,中、晚饭后即服;第7~10日每日3粒,早、中、晚饭后即服;11日后,每日6粒,早、中、晚饭后即服至痊愈,20日为一个疗程,孕妇禁用。本发明专利技术调理兼施,清热利湿、调和气血、润燥、阻滞化瘀、养血、止痒,促使脾胃肝肾营和有度,提升免疫力。且制作工艺简单,成本低廉,疗效确切、不复发、无任何不适及伤痛,利于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治疗银屑病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属于中药领域。
技术介绍
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皮肤病,其特征是在红斑上反复出现多层银白色干燥鳞屑,其主要表现为出现大小不等的丘疹、红斑,表面覆盖着银白色鳞屑,边界清楚,好发于头皮、四肢伸侧及背部,俗称牛皮癣。银屑病虽不直接影响生命,但是对身体健康和身心健康有直接影响。据调查,银屑病的发病率占世界人口的0. 1 % 3 %,黄种人发病率为0. 1 % 0.3%,该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白种人明显高于黄种人,黑种人次之。截至2007年,我国银屑病患者已经达到458万人。美国近年来的调查,其发病率为2.6%,患者多达600-700万人,远远高于中国。因该病顽固难治,仍被列为当今世界皮肤科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是全世界皮肤科重点防治疾病之一。银屑病在中国医学中类似于“白庀,松皮癣等、如《医宗金鉴》说白庀生于皮肤,形如疹疥,色白而痒,搔起白皮,由风邪客于皮肤,血燥不能荣养所致”。现代医学认为,银屑病病理特点为表皮过度增殖分裂,并类似于皮肤肿瘤。其发病原因与诱因有遗传、免疫、内分泌、感染、精神、环境物理刺激等方面的学说,但至今尚无明确定论。目前,西医治疗银屑病多采用类固醇激素、抑制DNA类药物、抗肿瘤药物、免疫抑制剂,如氨甲蝶呤(Methotrexate)、环孢菌素A (CyclosporinA,CsA),虽然短时间内可缓解病症,但由于副作用较大,脏器损伤明显,不宜长时间使用。而中医对银屑病以血分学说获得广泛认同,以血热、血瘀、血虚为发病机理取得较好的疗效。检索近年关于治疗银屑病专利,有240余项,其中中药制剂占大多数,但其治疗率普遍不高、疗程长困扰着中药制剂的有效推广。鉴于此,专利技术人总结前人经验,结合自己30余年临床研究,专利技术了一种治疗银屑病的中药制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通过养血润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调理血气,提高免疫力治疗银屑病的中药制剂(消银散)。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中药制剂,它是由白花蛇、乌梢蛇、三七粉、苦参、白鲜皮、土槿皮、赤芍、丹参、当归、生地、黄芩、蝉蜕、甘草按如下方案制成(1)本专利技术药物各组份用量是白花蛇40 80g、乌梢蛇40 80g、三七粉40 60g、苦参40 60g、白鲜皮20 40g、土槿皮20 40g、赤芍20 40g、丹参20 40g、当归20 40g、生地20 40g、黄芩 20 40g、蝉蜕10 20g、甘草5 15g。(2)将上述药物以放射元素钴照射消毒,分别清洗去杂干燥后粉碎待用;(3)将粉碎药粉充分混合,过80 100目筛,即得本专利技术组方药粉。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制剂,其中白花蛇味甘、咸性温,有毒,归肝经。有祛风、通络、止痉3作用,用于风湿顽痹、麻木拘挛、中风口歪、半身不遂、抽搐痉挛、破伤风、麻风疥癣、瘰疬恶疮。乌梢蛇味甘性平,归肝经。有祛风、通络、止痉功效,用于风湿顽痹、麻木拘挛、中风口眼歪斜、半身不遂、抽搐痉挛、破伤风、麻风疥癣、瘰疬恶疮。三七粉性温、味甘微苦,入肝、胃、 大肠经,有“止血、散瘀、定痛”功用,用于治疗外伤出血、瘀血、胃出血、尿血等各种内、外出血症;扩张血管,溶解血栓,改善微循环,预防和治疗高血脂、胆固醇增高、冠心病、心绞痛、 脑溢血后遗症等心脑血管疾病;脂肪肝、肝纤维化等肝病以及失血、产后、久病等原因导致的体虚症及抗癌,提高免疫力等作用。苦参味苦性寒,归肝、肾、大肠、小肠经、膀胱、心经、膀胱经,有清热燥湿、祛风杀虫、止痒,促进细胞增殖等功效。主治湿热泻痢、肠风便血、黄疸、 小便不利、水肿、带下、阴痒、疥癣、麻风、皮肤瘙痒、湿毒疮疡。白鲜皮味苦、咸,性寒,归脾经、肺经、小肠经、胃经、膀胱经。具有清热燥湿、祛风止痒、解毒功能,主治风热湿毒所致的风疹、湿疹、疥癣、黄疸、湿热痹。土槿皮味辛性温,有毒,归肺经,有止痒杀虫之效,主治手脚癣、局限性神经性皮炎、湿疹、癞痢头。赤芍味苦性微寒,归肝经,清热凉血,散瘀止痛。用于温毒发斑、吐血衄血、目赤肿痛、肝郁胁痛、经闭痛经、症瘕腹痛、跌扑损伤、痈肿疮疡。丹参味苦性微寒,归心、肝经,有活血调经、祛瘀止痛、凉血消痈、清心除烦、养血安神的功效。主治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症瘕积聚、胸腹刺痛、热痹疼痛、疮疡肿痛、心烦不眠、肝脾肿大、心绞痛。当归性温,昧甘、辛,归肝、心、脾经。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之效。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腹痛、肠燥便秘、风湿痹痛、跌扑损伤、痈疽疮疡。 生地味甘性寒,归心、肝、肾经。有清热凉血、养阴、生津之效,用于热病舌绛烦渴、阴虚内热、 骨蒸劳热、内热消渴、吐血、衄血、发斑发疹。黄芩味苦性寒,归肺、胆、脾、大肠、小肠经。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降血压之功能,用于湿温、暑温胸闷呕恶,湿热痞满,泻痢, 黄疸,肺热咳嗽,高热烦渴,血热吐衄,痈肿疮毒,胎动不安。蝉蜕味甘性寒,归肺、肝经,具有散风除热、利咽、透疹、退翳、解痉功效。用于风热感冒、咽痛、音哑、麻疹不透、风疹瘙痒、目赤翳障、惊风抽搐、破伤风。甘草性平、味甘,归十二经,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各种药物有效的组合发挥药效协同作用,从而达到清热利湿、调和气血、润燥、阻滞化瘀、养血、止痒的功效,促使脾胃肝肾营和有度,提升免疫力。同时本专利技术制作工艺简单,成本低廉,疗效确切、不复发、利于推广。本专利技术的活性组分可以加入制备不同剂型时所需的各种常规辅料,如崩解剂、润滑齐 、粘合剂等以常规的中药制剂制备成任何一种口服剂型,如丸剂、散剂、片剂、胶囊齐U、 口服液等。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方式一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消银散,它是由白花蛇、乌梢蛇、三七粉、苦参、白鲜皮、土槿皮、赤芍、丹参、当归、生地、黄芩、蝉蜕、甘草按如下方案制成(1)本专利技术药物各组份用量优选为白花蛇60g、乌梢蛇60g、三七粉50g、苦参50g、白鲜皮30g、土槿皮30g、赤芍30g、 丹参30g、当归30g、生地30g、黄芩30g、蝉蜕15g、甘草10g。(2)将上述药物以放射元素钴照射消毒,分别清洗去杂干燥后粉碎待用;4(3)将粉碎药粉充分混合,过80 100目蹄,即得本专利技术组方药粉,称取药粉装入明胶硬质胶囊,0. 3 0. 5g/粒,即得所述专利技术。(4)服用时,第1 3日每日1粒,晚饭后即服;第4 6日每日2粒,中、晚饭后即服;第7 10日每日3粒,早、中、晚饭后即服;11日后,每日6粒,早、中、晚饭后即服至痊愈,20日为一个疗程,孕妇禁用。临床试验为了验证本专利技术消银散的积极效果,专利技术人进行了大量的动物和临床实验,现选择部分试验报告如下。试验例1本专利技术消银散对大鼠脏器系数的影响一、一般资料1、实验动物来源从郑州大学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购买SD大鼠120只,体重60 80g,随机分成四组,每组30只,雌雄各半,单笼饲养。二、试验方法受试动物设三个剂量组(0. 18g/kg体重、0. 54g/kg体重、1. 8g/kg体重)和一个对照组(蒸馏水灌胃),将消银散分别给各剂量组受试动物灌胃,连续30天。试验期间各组动物均喂饲基础饲料,并自由进食、饮水。实验结束后处死大鼠,对肝、肾、脾等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石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治疗银屑病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其特征在于它主要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药研制而成:白花蛇40~80g、乌梢蛇40~80g、三七粉40~60g、苦参40~60g、白鲜皮20~40g、土槿皮20~40g、赤芍20~40g、丹参20~40g、当归20~40g、生地20~40g、黄芩20~40g、蝉蜕10~20g、甘草5~15g。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银屑病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其特征在于它主要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药研制而成白花蛇40 80g、乌梢蛇40 80g、三七粉40 60g、苦参40 60g、白鲜皮20 40g、土槿皮20 40g、赤芍20 40g、丹参20 40g、当归20 40g、生地20 40g、黄芩 20 40g、蝉蜕10 20g、甘草5 15g。2.根据权利要求1的药物,其中原料药的用量为白花蛇60g、乌梢蛇60g、三七粉50g、 苦参50g、白鲜皮30g、土槿皮30g、赤芍30g、丹参30g、当归30g、生地30g、黄芩30g、蝉蜕 15g、甘草 10g。3.权利要求1或2所述药剂的制备方法,它包括下列步骤a)称取各原料药白花蛇、乌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春霞蔡敏泽
申请(专利权)人:张春霞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