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银屑病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2341567 阅读:1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1-18 14: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治疗银屑病的中药及制备方法,由以下原料药按重量份配比制得:乌蛇、蝉蜕、苦参、丹皮、苍术、栀子、桑枝、黄柏、薏米、荆芥、首乌、甘草;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制成的煎剂、丸剂、滴丸、颗粒剂、片剂、硬胶囊剂、软胶囊剂、煎膏剂、糖浆剂、口服液、饮料均具有清热凉血,祛风止痒,化瘀除湿的功效。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治疗银屑病的中药制品。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原料易得,价格低,易携带,服用方便,无毒副作用等特点,对于银屑病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治疗银肩病的中药制剂,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该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属于中医制药

技术介绍
银肩病,又称牛皮癣,是一种常见的具有特征性皮损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其病程长、易反复、皮损广泛,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银肩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清楚,现代医学认为该病是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免疫因素及感染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多基因遗传病。中医认为银肩病的发病与血中热毒密切相关,气机不畅,郁久化火,七情内伤使热伏营血而发病,且血热的轻重与病情的发生、发展等直接相关。因此,其辨证论治主要围绕清热凉血、活血化瘀、养血润燥来进行。目前,西药治疗银肩病多应用激素、维生素、免疫抑制剂、免疫调节剂等,其近期疗效较好,但毒副作用大不能长期使用,且停药后易复发。中医辨证论治治疗本病历史悠久,经验丰富,疗效确切且副作用小,为广大患者所接受。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治疗银肩病的中药制剂,具有无毒副作用小、临床效果明显等特点。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治疗银肩病的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的: 乌蛇5~50份,蝉蜕5~50份,苦参5~50份,丹皮5~30份,苍术5~40份,栀子1~40份,桑枝1~30份,黄柏5~50份,薏米5~50份,荆芥5~50份,首乌5~50份,甘草1~20份。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治疗银肩病的中药制剂,各原料的优选重量份为: 乌蛇20份、蝉蜕20份、苦参20份、丹皮15份、苍术20份、栀子15份、桑枝10份、黄柏20份、薏米20份、荆芥20份、首乌25份、甘草10份。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治疗银肩病的胶囊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按比例称取苦参、丹皮、苍术、栀子、桑枝、黄柏、薏米、荆芥、首乌、甘草,加5~8倍量水煎煮3次,每次0.5-1.0小时,煎液滤过,合并3次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2 (80°C热测),得流膏;将乌蛇、蝉蜕粉碎成80目粉末,加入流膏,混匀,制粒(40目筛),于65°C烘3~5小时,得颗粒;将颗粒装入胶囊壳,得硬胶囊。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治疗银肩病中药制剂可以按照常规的中药炮制工艺制成各种药物制剂。【用法用量】口服;3次/日;5~10g/次;重症可以加倍服用。【适应症】银肩病 本专利技术中药由乌蛇、蝴蚊、苦参、丹皮、苍术、栀子、桑枝、黄柏、薏米、荆芥、首乌、甘草按合适的配比组成;以乌蛇、蝉蜕、何首乌配合桑枝祛散风邪、透疹止痒,同时用苍术、苦参、黄柏、荆芥、薏米清热燥湿、补益脾胃,辅以丹皮、栀子、桑枝清热凉血、活血解毒,最后以甘草调和诸药药性。本专利技术严格按照中医理论拟定,原料药按照“君、臣、佐、使”的原则,协同配伍,共同起到祛风止痒,清热凉血,化瘀除湿的作用,能够达到相须、相使的效果,因此对银肩病具有很好的治疗作用。选取100例银肩病患者使用本专利技术药物进行治疗,其有效率为85% ;显效率90% ;无效率10%。本专利技术的积极效果在于:针对银肩病的病因病机,其治病方案的指导思想应从清热凉血、活血解毒为主;所选药物均为天然植物药物,具有祛风止痒、清热凉血、化瘀除湿、养血润燥、增强抵抗力作用,用药合理,配伍科学,且疗效确切,见效快,无毒副小,经临床验证治愈率较高。【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以下实施例的限制。实施例1 取乌蛇2kg、蝉蜕2 kg、苦参2kg、丹皮1.5kg、苍术20kg、栀子1.5kg、桑枝1kg、黄柏2kg、薏米2kg、荆芥2kg、首乌2.5kg、甘草1kg,将苦参、丹皮、苍术、栀子、桑枝、黄柏、薏米、荆芥、首乌、甘草加8倍量水煎煮2次,每次I小时(保持微沸I小时),煎液滤过,合并2次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15(80°C热测),得流膏;将乌蛇、蝉蜕分别粉碎成粉末(过80目筛),加入流膏,混匀,制粒(10目筛),于65°C烘4小时,得颗粒装袋,每包装2.5g。实施例2 取乌蛇2kg、蝉蜕2 kg、苦参2kg、丹皮1.5kg、苍术20kg、栀子1.5kg、桑枝1kg、黄柏2kg、薏米2kg、荆芥2kg、首乌2.5kg、甘草Ikg ;将苦参、丹皮、苍术、栀子、桑枝、黄柏、薏米、荆芥、首乌加5倍量水煎煮3次,每次0.5小时(保持微沸0.5小时),煎液滤过,合并3次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2(80°C热测),得流膏;将乌蛇、蝉蜕粉碎成粉末(过80目筛),加入流膏,混匀,制粒(40目筛),于65°C烘5小时,得颗粒;将颗粒装入胶囊壳,每胶囊装0.5g,得硬胶囊。实施例3 取乌蛇20g、蝉蜕20 g、苦参15g、丹皮15g、苍术20g、栀子10g、桑枝10g、黄柏15g、薏米12g、荆芥20g、首乌30g、甘草8g,加适量水浸泡半小时,小火煮沸半小时,过滤,得到中药煎剂。实施例4 取乌蛇800g、蝉蜕800 g、苦参800g、丹皮600g、苍术800g、栀子600g、桑枝40g、黄柏80g、薏米80g、荆芥80g、首乌1kg、甘草80g。乌蛇、蝉蜕粉碎成粉末(过80目筛),备用;苦参、丹皮、苍术、栀子、桑枝、黄柏、薏米、荆芥、首乌、甘草加8倍量水浸泡半小时,加热煮沸I小时,过滤,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80°C热测),加入一定比例的药用糊精,混匀,于700C烘5小时,粉碎,再加入乌蛇粉末、蝉蜕粉末、一定比例的可溶性淀粉和浓度为65%单糖浆,混匀,制粒(40目筛),所得颗粒于70°C烘5小时,压成素片(每片重0.4克),包糖衣,得到片剂。实施例5 取乌蛇60g、蝴蚊60g、苦参40g、丹皮50g、苍术40g、栀子40g、桑枝30g、黄柏30g、薏米30g、荆芥40g、首乌40g、甘草1g分别粉碎成粉末(过80目筛),混匀,每100克粉末用炼蜜75克加适量的水泛丸,于70°C烘6小时,得到水蜜丸。实施例6 取乌蛇100g、蝉蜕100g、苦参100g、丹皮70g、苍术50g、栀子10g、桑枝15g、黄柏50g、薏米50g、荆芥60g、首乌50g、甘草20g,加8倍量水浸泡半小时,加热煮沸I小时,过滤,滤渣再加6倍量水煮沸半小时,过滤,合并二次滤液,浓缩成流膏,加入一定浓度的单糖浆适量,搅匀,冷却,加水至2000毫升,搅匀,静置,过滤,灌封,得到口服液。通过以下典型病例进一步表明本专利技术药物的治疗效果: 病例I 吴某,女,32岁,发病初期皮肤上出现小红疹,呈点滴状,不断变大,有些成为钱币状。病情发展比较迅速,皮疹颜色鲜红,分布于四肢及背部,较分散,伴有瘙痒,常常感到心烦口渴,大便干燥,小便短黄。取本专利技术中实施例1制备药物,服用I个月后,皮疹明显减少,瘙痒感无之前强烈。消退,继续服用2个月后,皮疹消失。病例2 张某,女,15岁,症状为皮肤出现病灶,后背有红色丘疹、绿豆大,上面覆有像鳞片一样的银白色的皮,将鳞肩刮除有一层发亮的薄膜,用手轻挠薄膜会出现小出血点。服用实施例2中制备的硬胶囊,每日3次,每次4粒,服用2个月后,症状明显改善,鳞肩完全脱落,又用药2个月后,全身皮肤恢复正常。停服未见复发。病例3 孙某,男,45岁,患病一年,初期患病处有聚集倾向的多角形扁平丘疹,因瘙痒难耐经常抓挠,丘疹扩散,融合成片,继局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银屑病的中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的:乌蛇5~50份,蝉蜕5~50份,苦参5~50份,丹皮5~30份,苍术5~40份,栀子1~40份,桑枝1~30份,黄柏5~50份,薏米5~50份,荆芥5~50份,首乌5~50份,甘草1~20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艳珍吴丽艳李晶莹滕利荣王静孟凡欣滕美玉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大学珠海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