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变压器辅助绕组以及一种变压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900994 阅读:2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变压器辅助绕组以及一种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绕组包括四个单相绕组,所述四个单相绕组分为两组,分别设在所述三相主绕组之间的两段铁轭上,且所述每一组中的一个单相绕组分别作为三相绕组a、c相,另两个单相绕组串联后反相作为b相,a、b、c三相绕组接成y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辅助绕组具有结构简单,接线巧妙合理,使得三相变压器的产品体积有所减小,节省了变压器制作材料。(*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变压器的辅助绕组以及具有该新型辅助绕组的变压器。
技术介绍
现有三相变压器的辅助绕组一般放在铁心的心柱上,可以构成三相辅助绕组。但是其存在的缺点是,其占用主绕组的空间,使得三相变压器的铁心柱的高度增加,特别是对于大型的变压器其铁心柱的高度的增加无疑会使变压器的成本提高。专利号为200820134295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多晶硅变流变压器,包括原边绕组、副边绕组和铁心,所述原边绕组为三角形连接,所述副边绕组为相互绝缘的三个绕组,所述副边绕组中包括有用于提供控制电源的辅助绕组。其中辅助绕组,是将每相副边绕组的5个抽头中的两个抽头作为辅助绕组。也就是,该变压器的辅助绕组是从主绕组中抽头得出,其同样是占据主绕组的空间。将辅助绕组同设在主绕组的铁心柱上会影响主绕组的布置,使变压器主绕组安匝不平衡,使抗短路能力减弱。同时还存在影响主内绕组出线及绝缘距离,不利于引线布置,因此,一种既能够不占据变压器主绕组的位置,又能实现三相输出的变压器辅助绕组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追求的目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变压器的辅助绕组需要占据主绕组空间, 影响主绕组布置进而导致主绕组安匝不平衡,并增大变压器成本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变压器辅助绕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绕组包括四个单相绕组,所述四个单相绕组平均分为两组,分别设在所述变压器主绕组的中间铁心柱外两侧的铁轭上,且所述每一组中的一个单相绕组分别作为三相绕组a相和c相,另两个单相绕组串联后反相作为b相。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变压器,该变压器为三相变压器,其包括铁心柱、铁轭、设在铁心柱上的含有原边绕组和副边绕组的三相主绕组A、B、C ;其特征在于其还有三相辅助绕组,该三相辅助绕组包括四个单相绕组,所述四个单相绕组均分为两组,分别设在所述变压器主绕组的中间铁心柱外两侧的铁轭上,且所述每一组中的一个单相绕组作为三相绕组a、c相,另两个单相绕组串联后反相作为b相。其中,作为优选,所述四个单相绕组的匝数比是1:1:1:1。这样可以保持三相电压对称。其中,作为优选,所述a、b、c三相绕组接成y接。并且所述a、b、c三相绕组的中性点可以引出中性线。其中,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的每个单相绕组是由同组的一个单线圈或者一个以上单线圈串联或者并联构成。本技术的辅助绕组及其变压器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辅助绕组设置在变压器的铁轭上,从而避免了占据主绕组的空间,同时,通过设置4个单相绕组采用巧妙的接线方式实现三相辅助绕组,提供了辅助输出电压,能够满足用户外配置电源的需求。本技术还具有如下优点1.采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可以减小了辅助绕组占用主绕组的空间,并可以形成三相绕组,因此产品体积有所减小,节省了材料。2.采用本技术,可以避免辅助绕组影响主绕组布置,使变压器主绕组安匝平衡,增强了抗短路能力。3.采用本技术,可以避免辅助绕组影响主内绕组出线及绝缘距离,使引线布置更方便。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接线巧妙合理,大幅度降低了将辅助绕组设在主绕组内的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所述的变压器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所述的辅助绕组实施例一的接线图。图3是本技术的所述的辅助绕组实施例二的接线图。图4是本技术所述的变压器的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所述的辅助绕组实施例三的接线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参见图1、2,图中展示了本技术所述的变压器,参见图1,图中A、 B、C是变压器的三相主绕组,三相主绕组A、B、C分别设在铁心柱11上,铁心柱11的上、下两端是铁轭12和铁轭10,本技术的变压器还含有辅助绕组。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点在于所述的辅助绕组是设在铁轭上,本实施例中,是设在铁轭10上,该辅助绕组包括4个单相辅助绕组1、2、3、4,其匝数比为1:1:1:1,均分为两组单相绕组1、2和单相绕组3、4。位于中间位置的铁心柱11将铁轭10分为左段铁轭101和右段铁轭102,位于三相主绕组A、B 之间的左段铁轭101上有两个的单相辅助绕组1、2 ;位于三相主绕组B、C之间的右段铁轭 102上设有两个的单相辅助绕组3、4。如图2所示,其中单相辅助绕组1作为a相,辅助绕组2与3串联后反相作为b,辅助绕组4为c相,参见图2,a、b、c三相绕组接成y接,这样就形成了三相绕组,中性点ο可以引出。显然,本实施例中的四个单相绕组均分为两组后,还可以分别设在中间铁心柱两侧的铁轭12上,即单相绕组1、2可以设在铁轭12的左段铁轭121上,单相绕组3、4可以设在右段铁轭122上。事实上,只要将4个单相绕组均分为两组,分别设在以中间铁心柱分开的左段铁轭和右段铁轭上即可。也可以主绕组A、B之间的左段铁轭121、101上各设一个单相绕组,主绕组B、C之间的右段铁轭122、102上各设一个单相绕组。将辅助绕组同时设在铁轭10或者12上更便于接线。实施例二,参见图3,与上一实施例不同的是图中给出了辅助绕组的另一种接线方式,即采用三角形接法将a、b、c三相绕组首尾相接成闭合形式,其中b相也是由辅助绕组2与3串联后反相形成的。实施例三,参见图4、5,图中给出了另一种实施方式,与实施例一不同之处是本技术所述的辅助绕组是由8个线圈1、2、3、4、5、6、7、8构成,即本技术所述的四个单相辅助绕组均由两个线圈(1、2)、(3、4)、(5、6)、(7、8)构成的。本实施例的8个线圈均分为两组(1、2、3、4)、(5、6、7、8)分别设在左段铁轭101,121和右段铁轭102,122上,如图 5所示位于左段铁轭121上的两个线圈1、2串联构成a相,位于右段铁轭122上的两个线圈7、8串联构成c相,剩下的两组中的绕圈3和绕圈4设在左段铁轭101上且先串联,绕圈 5和6位于右段铁轭102上先串联,再将两组串联后的线圈3、4和线圈5、6反相构成b相。 以上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进行说明,而非作限制性的概括,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变压器的辅助绕组及具有该辅助绕组的变压器,其主要是将辅助绕组由四个单相绕组构成并设在变压器的铁轭上,通过巧妙的接线实现三相辅助绕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专利技术构思的指导下,还可以作出很多常规结构上的修改与替换,例如 将每一个单相绕组做多个抽头,从而得到不同的输出值,或者改变四个单相绕组的改为成对角设置左上角两个,右下角两个。这些修改与替换也应当被认为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变压器辅助绕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绕组包括四个单相绕组,所述四个单相绕组平均分为两组,分别设在所述变压器主绕组的中间铁心柱外两侧的铁轭上,且所述每一组中的一个单相绕组分别作为三相绕组a相和c相,另两个单相绕组串联后反相作为b相。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变压器辅助绕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绕组包括四个单相绕组,所述四个单相绕组平均分为两组,分别设在所述变压器主绕组的中间铁心柱外两侧的铁轭上,且所述每一组中的一个单相绕组分别作为三相绕组a相和c相,另两个单相绕组串联后反相作为b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变压器辅助绕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四个单相绕组的匝数比是1:1:1:1。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新型变压器辅助绕组,其特征在于所述a、b、c三相绕组接成y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新型变压器辅助绕组,其特征在于所述a、b、c三相绕组的中性点引出中性线。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型变压器辅助绕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单相绕组是由同组的一个单线圈或者一个以上单线圈串联或者并联构成。6.一种变压器,该变压器为三相变压器,其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勇邓旭峰李鹏
申请(专利权)人:新华都特种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