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玩具的回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89706 阅读:2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车辆玩具的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具有车辆玩具的收容部;车辆玩具的刮入辊,在上述框架的一端部侧,以周面下部的至少一部分露出到外部的方式配置;旋转施加机构,使上述刮入辊旋转;运送路径,设于上述框架内,从上述刮入辊连到上述收容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玩具的回收装置。技术背景以往的车辆玩具的回收装置包括捕捉车辆玩具的框状的刮板、 支承刮板使其可进退移动的框架、在刮板的前进移动中抬起该刮板的 引导机构、和在刮板后退移动时将捕捉到的车辆玩具引导到框架内的 回收部的斜面(例如,参照专利文献l)。这样,该车辆玩具的回收装置,若在框架的前方放置有未回收的 车辆玩具的状态下使刮板前进,则刮板被暂时抬起,所以会越过前方 的车辆玩具并下降到最为前进的位置。由此将车辆玩具捕捉到刮板的 框形形状的内侧。若使刮板后退移动,则车辆玩具被引入框架内,通 过斜面引导到回收部中。专利文献l:特开2004 - 208914号公报可是,上述以往的车辆玩具回收装置因为使用框状的刮板,所以 必须对回收装置进行对位,才能将未回收的车辆玩具收于框内,这样 的回收作业非常烦杂。此外,因为是刮板相对于框架进退移动而回收车辆玩具的结构, 所以有在回收装置的前方必须具有使刮板前进移动的空间的问题。此外,因为通过使刮板进退移动来进行回收,所以有只能与刮板 的进退动作相应地间歇回收车辆玩具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回收作业顺畅的车辆玩具的回收装置。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1方面,车辆玩具的回收装置特征在于,包括 框架,具有车辆玩具的收容部;车辆玩具的刮入辊,在上述框架的一 端部侧以周面下部的至少一部分露出到外部的方式配置;旋转施加机 构,使上述刮入辊旋转;运送路径,设于上述框架内,从上述刮入辊连到上述收容部。上述专利技术通过使在框架的一端部侧周面下部的至少一部分露出到 外部的刮入辊旋转,经由运送路径将车辆玩具送入收容部,所以若持 续旋转刮入辊,则可连续地回收车辆玩具,能够顺畅且高效地进行回 收作业。此外,若车辆玩具接近刮入辊的露出的下部,则能将车辆玩具引 入运送路径内,所以无需像现有技术那样进行对位以使车辆玩具进入 框状的刮板内,能够更顺畅且高效地进行回收作业。此外,因为刮入辊原地进行旋转,所以不像现有技术那样在前方 需要刮板空间,即使在狭窄的场所也可进行回收作业。优选地,具有支承机构,所述支承机构支承上述刮入辊,使其能 够相对于上述框架上下移动。上述专利技术中,刮入辊可相对于框架上下移动,所以即使是高度不 同的车辆玩具,也可以根据各自的高度使刮入辊上下移动,从而送入 车辆玩具,能够回收大小各异的车辆玩具。此外,对于因朝向或姿势 而使高度不同的车辆玩具来说,在所有朝向或姿势的情况下都可以回 收。优选地,上述支承机构具有支承上述刮入辊使其可上下摆动的摆动臂。上述专利技术中具有支承刮入辊使其可上下摆动的摆动臂,所以不需 要直动引导件且可使刮入辊更顺畅地上下移动。优选地,上述旋转施加机构包括设于上述摆动臂的基端部侧的 输入辊、架设于该输入辊与上述刮入辊之间的带、对上述输入辊施加 旋转力的输入部。另外,摆动臂的基端部側是指与摆动臂的支承刮入辊的端部 相反一側的端部。此外,输入部包括输入人力的情况和利用致动 器等驱动源来输入旋转力的情况。上述专利技术中,在设于摆动臂的基端部侧的输入辊与刮入辊之间架 设有带,所以可以借助带的输送来将车辆玩具运送至少两个辊之间的 距离,可以将车辆玩具送入到比框架更深的地方。因此,可以使刮入 辊与收容部之间的距离更远,可以通过框架布局的设计而使其具有自 由度。优选地,上述收容部包括可从上述框架拆装的托盘和设于上述框 架内的托盘容纳部。上述专利技术中,具有可从框架拆装的托盘,所以可从框架依次取出 托盘而将托盘中的已回收车辆玩具简单地运送到其他场所。进而,即使托盘装满,也可以更换托盘而马上再次开始回收作业。优选地,独立于上述托盘容纳部,在上述框架中设置有上述托盘 的预备容纳部。上述专利技术中,在框架中设有托盘的预备容纳部,所以若在预备容 纳部中准备托盘,则可以迅速地进行托盘的更换作业。此外,将装满 的托盘置于预备容纳部中,可以实现回收容量的增加。优选地,模仿将上述刮入辊视为滚轮的压路机的外观。 上述专利技术模仿将上述刮入辊视为滚轮的压路机的外观,所以可以 使车辆玩具的回收作业带有乐趣,可以在玩乐的感觉下进行回收作 业。因为,可以通过例如让小孩使用,使小孩积极进行一般对他们来 说比较头疼的收拾整理工作,促进小孩收拾整理习惯的养成。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即车辆玩具的回收装置的概要的整体图。图2是沿着图1的X-X线的剖视图。图3是表示回收装置的后端部侧的立体图。图4是表示摆动臂的周围结构的立体图。图5是沿着图4的Y-Y线的剖视图。图6A是表示旋转施加机构的立体图。图6B是表示旋转施加机构的闩锁机构的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 (车辆玩具的回收装置的整体结构)以下,基于图1 ~图6B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图l是表 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即车辆玩具的回收装置10的概要的整体图,图2 是沿着图1的X-X线的剖视图。该车辆玩具的回收装置10包括支承或容纳整体结构的框架30;在才匡架30的一端部侧以周面下部的至少一部分露出到外部的方式配置 的车辆玩具的刮入辊11;使刮入辊11旋转的旋转施加机构40;和作 为支承机构的摆动臂12,支承刮入辊11使其可以相对于框架30上下 移动。(框架)上述框架30整体的外观模仿将刮入辊11视为滚轮并在后方上部 具有货斗的压路机。在以下的回收装置10的说明中,前,,是指压路 机的前表面側,后是指压路机的后表面侧,左是指压路机的 左转弯方向側,右是指压路机的右转弯方向侧。该框架30内部中空,由塑料等树脂一体地形成。在框架30的前端部设置有朝向前方较大地开口的开口部31,刮 入辊11的周面的一部分在从该开口部31向外侧露出的状态下由摆动 臂12支承。车辆玩具M从该框架30的开口部被刮入辊11刮入到内部, 从开口部31朝向后方经过斜面状的运送路径32,被引导到设于框架 30的后方内部的收容部2 0的托盘21中。图3是表示回收装置10的后端部侧的立体图。上述收容部20包括收容车辆玩具M的托盘21、设于框架30内 的后方下部的托盘容纳部22、设于框架30的后方上部的预备容纳部 23。托盘21是俯视看去为长方形的承接盘,上方敞开。 托盘容纳部22是在框架30内形成于上述斜面状的运送路径32的 末端部的后方且用于配置托盘21的空间。即、托盘容纳部22是从运 送路径32的末端部以与托盘21的高度相等的落差形成的平坦部。若 在该托盘容纳部22中容納托盘21,则借助刮入辊11和后述的运送带 42爬过运送路径32的车辆玩具M可以落入托盘21内。进而,托盘容纳部22内的空间与设于框架30的后端面的托盘取 出口 33连通。即、托盘21可以从托盘取出口 33相对于托盘容纳部22 进出。预备容纳部23是在框架30的后方上部处向上方敞开且用于配置 托盘21的空间。该预备容纳部23能使托盘21从其上方出入。框架30 模仿卡车型的压路机,该预备容纳部23模仿卡车的货斗形状形成。 (摆动臂以及旋转施加机构)图4是表示摆动臂12的周围结构的立体图,图5是沿着图4的Y-Y 线的剖视图,图6A是表示旋转施加机构40的立体图,图6B是表示旋 转施加机构40的闩锁机构44的侧视图。摆动臂12如图2 -图6B所示,在摆动端部朝向前方的状态下, 在框架30的前侧部分处由支轴13可摆动地轴支承,在该摆动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辆玩具的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框架,具有车辆玩具的收容部;    车辆玩具的刮入辊,在上述框架的一端部侧以周面下部的至少一部分露出到外部的方式配置;    旋转施加机构,使上述刮入辊旋转;    运送路径,设于上述框架内,从上述刮入辊连到上述收容部。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7-1-22 2007-0116281. 一种车辆玩具的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具有车辆玩具的收容部;车辆玩具的刮入辊,在上述框架的一端部侧以周面下部的至少一部分露出到外部的方式配置;旋转施加机构,使上述刮入辊旋转;运送路径,设于上述框架内,从上述刮入辊连到上述收容部。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玩具的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支承机构,所述支承机构支承上述刮入辊,使其能够相对于上述框架 上下移动。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玩具的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 支承机构具有支承上述刮入辊使其可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之内宏行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多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