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掀展伸长的座椅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89121 阅读:2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可掀展伸长的座椅装置,包含一基架单元、一可前后摆荡地悬吊在基架单元上的摆荡单元、至少一安装在摆荡单元上的座椅单元,及至少一安装在座椅单元上且能在一收合位置及一掀展位置间转换的伸展单元,该座椅单元包括一椅框,及一套置在椅框上的椅垫,该椅框具有二相间隔的端部,该伸展单元包括一枢接在两端部间的枢摆架,及一套置在该枢摆架上的延伸垫,在收合位置时枢摆架是位在椅框内,并使延伸垫叠置在椅垫上,而当枢摆架相对于椅框向外掀摆时,也会令延伸垫离开且移至椅垫前方以位在该掀展位置。(*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一种座椅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在基架单元上悬吊有可前后摆荡的摆荡单元,并在该摆荡单元上架设有椅座单元的可掀展伸长的座椅装置
技术介绍
一般秋千、摇椅或休闲椅等座椅装置的设计,大致上包含一设立在地面上的基架单元、一可前后摆荡地悬吊在基架单元下方的摆荡单元,及至少一架设在该摆荡单元上的椅座单元。使用时,使用人士坐靠在椅座单元上,并借由摆荡单元的悬吊设计,可相对于基架单元前后摆荡,以具有摇荡的乐趣。就秋千的基本类型而言,椅座单元大体上具有一水平的坐置部,及一由坐置部的后侧向上延伸的背靠部,然而,坐置部的长度通常只供臀部及大腿坐靠,至于小腿及脚部则不受支撑承靠,往往只能朝下垂放维持悬空晃荡的状态,所以上述秋千在设计上并未考虑乘坐时脚部的支撑性与舒适度,若是使用人士的身材较为高大时,还会出现支撑性不足且舒适度不佳的情况,因此,如果椅座单元在设计上,可让使用人士的脚部获得支撑的力量以改变坐姿时,将可提升秋千的附加价值,同时也能获得较佳的舒适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能将座椅延长以具有较佳的支撑性与舒适度的可掀展伸长的座椅装置。本技术的一种可掀展伸长的座椅装置,包含一基架单元、一摆荡单元、至少一座椅单元,及至少一伸展单元。该摆荡单元可前后摆荡地悬吊在基架单元上。至少一座椅单元设在该摆荡单元上,并包括一椅框,及一套置在椅框上的椅垫,该椅框具有二相间隔的端部,该椅垫具有一坐置部,及一由坐置部的后侧向上延伸的背靠部。至少一伸展单元安装在该座椅单元上,且能在一收合位置及一掀展位置间转换,并包括一枢接在两端部间的枢摆架,及一套置在该枢摆架上的延伸垫,在收合位置时,枢摆架是位在椅框内,并使延伸垫叠置在坐置部上,而当枢摆架相对于椅框向外掀摆时,也会令延伸垫离开且移至坐置部前方,位在该掀展位置。附图说明下面通过最佳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的可掀展伸长的座椅装置进行详细说明,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座椅装置的一较佳实施例的一立体图,图中的一伸展单元是位在一收合位置;图2是该较佳实施例的一未完整侧剖示意图,图中只显示该伸展单元,及一座椅单元与一摆荡单元间的结构关系,说明该伸展单元是位在该收合位置;图3是该较佳实施例的一未完整立体图,图中主要显示该座椅单元、该伸展单元与该摆荡单元间的骨架关系,而省略垫体的部份,说明该伸展单元是位在该收合位置;图4是图3的一俯剖示意图;图5是类似图2的一视图,说明该伸展单元向前掀出以位在一掀展位置;图6是类似图2的一视图,说明该伸展单元由该掀展位置再向前拉伸而位在一伸长位置;图7是类似图1的立体图,图中左侧的伸展单元是位在掀展位置,而右侧的伸展单元是位在伸长位置;图8是类似图4的一视图,说明该伸展单元是位在该伸长位置的定位状态。具体实施方式参阅图1,本技术可掀展伸长的座椅装置的较佳实施例,是举秋千为例子来做说明,该座椅装置包含一基架单元1、一摆荡单元2、一中座单元3、二座椅单元4,及二伸展单元5。该基架单元1包括两左右间隔且撑立在一地面上的支撑座11,及一横向连结在支撑座11顶端间的悬挂杆12。每一支撑座11略呈一A形架体。该悬挂杆12具有二左右间隔的吊环121。该摆荡单元2可前后摆荡地悬吊在基架单元1上,并包括二左右间隔地悬挂在悬挂杆12下方的吊架21、一横向衔接在吊架21的前下方间的一前靠杆22,及一横向衔接在吊架21的后下方间的一后靠杆23。每一吊架21具有吊挂在该吊环121下方的一前吊杆211与一后吊杆212。该前、后靠杆22、23就是分别衔接在前、后吊杆211、212间,且前靠杆22的高度较低于后靠杆23的高度。该中座单元3是固接在该前、后靠杆22、23间的中央部位,在本实施例中呈一具有置物隔板的矮桌形态。座椅单元4分别位在中座单元3的左、右两侧,且安装在摆荡单元2上,配合参阅图2、图3与图4,每一座椅单元4包括一固接在前、后靠杆22、23间的椅框41,及一套置在椅框41上的椅垫42。该椅框41略呈一开口朝向前下方的U形杆,并具有二相间隔且位在前方的端部411。该椅垫42具有一坐置部421,及一由坐置部421的后侧向上延伸的背靠部422。伸展单元5分别安装在座椅单元4上,并包括一枢接在两端部411间的枢摆架51,及一套置在该枢摆架51上的延伸垫52。该枢摆架51与端部411的枢接处是位在前靠杆22后方。该枢摆架51具有二分别枢接在两端部411内侧的枢接杆511、二可移动地套置在两枢接杆511外的中空延伸杆512、一衔接在两延伸杆512前端间的连接杆513,及二分别安装在枢接杆511中且将延伸杆512定位在枢接杆511外的定位件514。每一延伸杆512具有一定位孔515,而枢接杆511具有一穿孔516,每一定位件514具有一穿伸在穿孔516中的凸粒517,及一具有将凸粒517向外顶抵的弹力的弹片518。该延伸垫52具有一与该椅垫42的坐置部421衔接在一起的收折部521,及一衔接收折部521的伸展部522,该伸展部522是套置在延伸杆512与连接杆513上。参阅图2、图5与图6,使用时,能控制伸展单元5分别在一收合位置、一掀展位置及一伸长位置间转换。参阅图2,以及图3与图4的实线所示,在收合位置时,枢摆架51是位在椅框41内,且令延伸垫52叠置在坐置部421上,此时,使用人士可坐置在延伸垫52上,且背靠在背靠部422上,双脚则是屈膝向下垂放。参阅图5,以及图3与图4的假想线所示,欲由收合位置转换至掀展位置时,将延伸垫52向上掀离坐置部421,使枢摆架51相对于椅框41向外旋摆,让延伸垫52移至坐置部421前方,且收折部521是被折叠藏置在伸展部522下方,并令枢摆架51抵靠在前靠杆22上定位,就如图7的左侧伸展单元5所示,能让使用人士的双脚平放在延伸垫52的伸展部522上。参阅图6与图8,而当伸展单元5位在掀展位置后,更能控制使伸展单元5转换至伸长位置,只要将延伸杆512相对于枢接杆511向外拉伸移动,使枢摆架51向前伸长,并使延伸垫52的收折部521随着伸展部522向前摊展平伸,位在伸展部522与坐置部421间,同时定位孔515恰对应于穿孔516,以借由弹片518的弹力,使凸粒517伸出穿孔516并卡掣定位在定位孔515中,让伸展单元5位在伸长位置,如图7的右侧伸展单元5所示,能供身材较为高大的使用人士双脚能舒适地放置。欲收合时,只要按压凸粒517,让延伸杆512脱离凸粒517的卡掣,就能将延伸杆512后推套在枢接杆511外,以移至掀展位置(见图5),而后更可将枢摆架51向内旋摆,使延伸垫52叠置在坐置部421上,以重新回到收合位置(见图2)。特别陈明的是,该座椅单元4的数量也可以是一个或三个……等,而且座椅单元4的坐置部421与背靠部422间,也可以为一能调整角度的设计,另外,更能在基架单元1顶部安装一用以遮阳避雨的顶篷单元(图未示),在此不再详细说明。由以上说明可知,本技术座椅装置的设计,是在座椅单元4上枢接有可在收合位置及掀展位置间转换的伸展单元5,不只未见于以往座椅装置,该项设计更可在必要时延长伸展单元5的前后向长度,让使用人士在坐置上能选择调整成三段不同的长度,以方便使用人士舒适、伸直的坐置,所以本技术的伸展单元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掀展伸长的座椅装置,包含:一基架单元、一可前后摆荡地悬吊在基架单元上的摆荡单元,及至少一设在该摆荡单元上的座椅单元,该座椅单元包括一椅框,及一套置在椅框上的椅垫,该椅框具有二左右间隔的端部,该椅垫具有一坐置部,及一由坐置部的一后侧向上延伸的背靠部,其特征在于:该座椅装置还包含:至少一安装在该座椅单元上的伸展单元,该伸展单元包括一枢接在两端部间且能叠置在坐置部上或选择向外掀展的枢摆架,及一套置在该枢摆架上的延伸垫。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掀展伸长的座椅装置,包含一基架单元、一可前后摆荡地悬吊在基架单元上的摆荡单元,及至少一设在该摆荡单元上的座椅单元,该座椅单元包括一椅框,及一套置在椅框上的椅垫,该椅框具有二左右间隔的端部,该椅垫具有一坐置部,及一由坐置部的一后侧向上延伸的背靠部,其特征在于该座椅装置还包含至少一安装在该座椅单元上的伸展单元,该伸展单元包括一枢接在两端部间且能叠置在坐置部上或选择向外掀展的枢摆架,及一套置在该枢摆架上的延伸垫。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掀展伸长的座椅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伸展单元的枢摆架具有二分别枢接在两端部内侧的枢接杆、二可伸缩移动地套置在两枢接杆外的中空延伸杆,及一衔接在两延伸杆的前端间的连接杆。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掀展伸长的座椅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延伸杆具有一定位孔,枢接杆具有一穿孔,而枢摆架还具有二分别安装在枢接杆中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春荣
申请(专利权)人:欣业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