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纳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888827 阅读:1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易于将收纳的物品从收纳空间取出的收纳容器。该收纳容器构成为具有:收纳部主体,其通过底面和与该底面连通的周壁面而形成上部开口的收纳空间;盖体,其对该收纳部主体的上部开口开闭自如,底面,以凹部(5)和凸部(6)分别沿规定的第(1)方向和与第(1)方向交叉的第(2)方向交替排列的形态且凹部(5)和凸部(6)配置成锯齿状的形态,形成为凹凸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收纳容器,该收纳容器具有收纳部主体,其通过底面和与该底面相连的周壁面而形成上部开口的收纳空间;盖体,其对该收纳部主体的上部开口开闭自如。
技术介绍
上述收纳容器,是用于在收纳空间内收纳例如在作业车的修理检查作业等中所使用的工具等各种物品,但在以往的收纳容器中形成为收纳空间的底面形成为平坦面(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2002-186512号公报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在上述以往结构中,作为收纳在收纳容器内的物品,虽然在收纳易于用手取出的物品时没有问题,但在收纳容器中除了工具以外、有时还收纳有例如在使用工具作业中附随的螺钉、螺母或垫片等小件物品,在收纳这样的小件物品时,有时难以将物品从收纳容器内取出。S卩,在上述这样的小件物品等收纳于收纳容器内时,使用者为了将手插入收纳容器内而取出物品,即使想要用手指抓住物品,如果底面为平坦面的话,由于在物品的外周部和底面之间用于插入手指顶端的间隙较小或者几乎没有间隙,因此难以用手指抓住物品, 从而难以将物品从收纳容器内取出。尤其是,在使用工具等进行作业时,操作者在手上戴有工作手套等手套的状态下进行作业的情况较多,如果在这种戴有工作手套等手套的状态,尤其难以进行物品的取出。在上述这样难以进行物品取出的情况下,虽然能够拿起收纳容器整体并将其翻过来,从而将收纳的物品取出,但在将收纳容器以位置固定状态安装在作业车等上时,由于无法拿起收纳容器整体将其翻过来而取出收纳的物品,因此存在更难以将上述小件物品那样用手难以抓住的物品取出的担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收纳的物品易于从收纳空间内取出的收纳容器。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本专利技术的收纳容器,构成为具有收纳部主体,其通过底面和与该底面连通的周壁面而形成上部开口的收纳空间;盖体,其对该收纳部主体的上部开口开闭自如,其第1特征结构为,所述底面,以凹部和凸部分别沿规定的第1方向和与所述第1方向交叉的第2方向交替排列的形态且所述凹部和所述凸部配置成锯齿状的形态,形成为凹凸面。采用第1特征结构,即便在收纳容器内收纳例如螺母和垫片等难以用手抓住的物品时,由于所述底面以凹部和凸部分别沿规定的第1方向和与所述第1方向交叉的第2方向交替排列的状态形成为凹凸面,在底面上存在物品进入凹部的状态,在该凹部的横侧形成有凸部,因此会使物品横跨凹部和凸部而载置的情况变多。其结果,在凹部和凸部之间的底面的弯曲部分中,在与物品之间形成有缝隙,从而易于用手指抓住物品。然而,即使以凹部和凸部交替排列的状态形成为凹凸面,如果这些不形成锯齿状, 例如,如图22所示,在底面上以分别沿规定的第1方向和与第1方向交叉的第2方向排列成整齐地列状的状态设置多个凸部6、且在凸部6之间的低的区域中形成凹部5的话,会有难以取出物品的担忧。添加说明的话,如果为如图22所示的结构,会存在凹部5分别沿第1方向和第2 方向连续而形成的区域A,例如,如果物品是以收容在凹部5内的状态载置的小形的物品, 则即使要用手指去抓住以收容在凹部5内的状态载置的物品,物品也会沿着较长连续的凹部5逃脱,存在难以抓住的担忧。与此相对,采用第一特征结构,由于底面以凹部和凸部配置成锯齿状的形态来形成凹凸面,因此不存在凹部连续而较长形成的情况,要用手指抓住以收容在凹部内的状态载置的物品时,即使存在物品向横向偏移的情况,由于无论向任何方向偏移都会存在凸部, 因此物品位于凹部和凸部之间的底面的弯曲部分,并在底面与物品之间形成有间隙,从而易于用手指将物品抓住。其结果,即使在收纳容器内收纳有用手难以抓住的物品的情况,物品与底面之间形成间隙而用手指易于将物品抓住,从而易于将收纳的物品从收纳空间向外部取出。本专利技术的第2特征结构是,除了第1特征结构外,还将所述底面沿所述第1方向分割成多个带状底面分割区域,该多个所述带状底面分割区域各自以所述凹部和所述凸部沿该底面分割区域的长度方向交替排列的状态,形成为波面状,多个所述底面分割区域各自以与相邻的底面分割区域之间在所述长度方向上相互错位的状态,形成所述凹部和所述凸部,所述凹部和所述凸部配置成锯齿状。采用第2特征结构,将底面沿第1方向分割成多个带状底面分割区域,该多个所述带状底面分割区域各自通过以凹部和凸部沿着长度方向交替排列的状态形成为波面状,以凹部和凸部配置成锯齿状的形态形成为凹凸面。而且,在各个的多个底面分割区域中,由于在凹部和凸部之间的底面的弯曲部分和物品之间形成有间隙,因此易于用手指抓住物品。本专利技术的第3特征结构是,除了第2特征结构外,多个所述底面分割区域,还分别以所述凹部和所述凸部交替排列的状态且描绘成光滑的曲面的状态,形成为波面状。采用第3特征结构,由于多个底面分割区域分别以凹部和凸部沿其长度方向交替排列的状态且描绘成光滑曲面的状态形成为波面状,因此在收纳容器内收纳难以用手抓住的物品的情况下,可以沿着以描绘成光滑曲面的状态形成为波面状的底面分割区域的长度方向一边挤压该物品一边使该物品移动。其结果,在将收纳的物品移动到作业者易于取出的位置的状态下,物品和底面之间形成有间隙而用手指易于将物品抓住,从而使收纳的物品易于从收纳空间向外部取出。本专利技术的第4特征结构是,除了第2特征结构和第3特征结构外,所述底面还形成为具有窄幅的边和宽幅的边的长方形,分别将所述第1方向设定为沿着所述底面的窄幅的边的方向,将所述第2方向设定为沿着所述底面的宽幅的边的方向。采用第4特征结构,由于使带状的底面分割区域的长度方向在沿着底面的宽幅的边的方向的状态下,以凹部和凸部交替排列的状态形成为波面状,因此作业者能够更加准确且容易地使收纳的物品沿底面分割区域的长度方向移动到易于取出的位置。因此,可以有效利用形成为长方形状的底面的结构,更加易于将收纳的物品从收纳空间取出。本专利技术的第5特征结构是,除了第2特征结构 第4特征结构中的任一种外,在所述底面分割区域的形成有所述凹部的部位和与之相邻的底面分割区域的形成有所述凸部的部位的边界部分上,还形成有沿着所述周壁面的纵壁面。采用第5特征结构,当用手难以抓住的物品位于底面分割区域的凹部时,在要用手指抓住以收容在凹部内的状态载置的物品时,如果没抓住而物品横向偏移并逃脱的话, 物品虽然在该底面分割区域的凹部内移动,但是一旦到达该凹部的端部,就可以通过在与相邻的底面分割区域之间的边界部分上形成的纵壁面,阻止物品进一步地横向偏移。在阻止这样的横向偏移的状态下,推压物品向底面分割区域的长度方向移动时, 在凹部和凸部之间的底面的弯曲部分中,与物品之间形成间隙,易于用手指抓住物品。因此,即使要用手指抓住物品时物品横向偏移而逃离,在利用纵壁面阻止物品的横向偏移的状态下易于用手指抓住物品,从而可以易于将收纳的物品从收纳空间向外部取出ο本专利技术的第6特征结构是,除了第1特征结构 第5特征结构中的任一种外,形成所述底面的底板部的容器外方侧的表面的至少一部分还形成为平坦面。在将收纳容器载置并支撑在支撑台上时,支撑收纳容器的支撑台的被载置面一般形成为平坦面,如果采用第6特征结构,通过使底板部的容器外方侧的表面的平坦面上形成的部位载置在这样的平坦的被载置面上,以该状态进行支撑,从而可以稳定地载置支撑收纳容器。附图说明图1是收纳容器的立体图。 图2是收纳容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收纳容器,构成为具有:收纳部主体,其通过底面和与该底面相连的周壁面而形成上部开口的收纳空间;盖体,其对该收纳部主体的上部开口开闭自如,该收纳容器的特征在于,所述底面,以凹部和凸部分别沿规定的第1方向和与所述第1方向交叉的第2方向交替排列的形态且所述凹部和所述凸部配置成锯齿状的形态,形成为凹凸面。

【技术特征摘要】
2010.03.29 JP 2010-0750301.一种收纳容器,构成为具有收纳部主体,其通过底面和与该底面相连的周壁面而形成上部开口的收纳空间;盖体,其对该收纳部主体的上部开口开闭自如,该收纳容器的特征在于,所述底面,以凹部和凸部分别沿规定的第1方向和与所述第1 方向交叉的第2方向交替排列的形态且所述凹部和所述凸部配置成锯齿状的形态,形成为凹凸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纳容器,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底面沿所述第1方向分割成多个带状底面分割区域,该多个所述带状底面分割区域各自以所述凹部和所述凸部沿该底面分割区域的长度方向交替排列的状态,形成为波面状,多个所述底面分割区域各自以与相邻的底面分割区域之间在所述长度方向上相互错位的状态,形成所述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东川嘉孝松田真一郎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久保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